从冈布隆、底夺、堆巴、拉隆、底热等地采来石头以及各种金、银、铁等矿石,从帕岗绷取粉刷红宫的红土,从查叶巴取平地的阿嘎土,从尺布取片石,从宗堡东面的农田取填压地基的土,从岗雍采集花岗石,从工布及交热的森林采集木材……然后,手工打造这宫殿。打造宫殿的基本手艺到现在也没有失传,维修布达拉宫人们依然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因此,我看见了1645年宫殿建造之际的某些场景,人们正在维修布达拉宫金顶的某个部分,用阿嘎土铺平屋顶,阿嘎土是一种风化石,西藏建筑的地坪、屋顶大多是用阿嘎土造成的,这种石头一夯就酥化,加入水不断的夯就逐渐变得比水泥还坚硬。大约100多姑娘和小伙子站布达拉宫屋顶的一脚上,排成两组,每人拿着一个有长木把子的夯子,唱着夯歌,一边夯地一边前进,前进时地面震荡,旋即夯平,反复进行。一组夯地的时候,另一组休息。夯地时高吭夯歌,夯歌使大家动作协调,也减轻疲劳。依据劳动内容的变化,夯歌也不同,有轻轻自打夯歌、中间力大夯歌、边打歌、前进后退歌,起浆歌等,形式有对歌、清唱、庆歌、数歌等。如果不知道是在夯地,你肯定以为这是一个集体的歌舞。布达拉宫可以说是在歌谣中建造起来的,在西藏,歌谣依然像人类童年时代那样,是劳动的一部分,人们在劳动的时候总是有歌谣相伴。夯地的民工中有几个姑娘来自山南,当我们走下布达拉宫的时候,她们忽然飘出宫殿,从后面包围了我们,这些仓央嘉措的同乡,大胆热情,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她们已经两人一个地用结实的手臂把我们搂住了。大笑,然后成为朋友,姑娘们在布达拉的顶上修补屋顶,工作一天可以挣30元,但工作并不是每天都有。春天的时候由村里的小伙子开着手扶拖拉机把她们从山南送到拉萨打工,冬天再把她们接回去。姑娘们在布宫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集体住在一起,已经来到拉萨打工两年,从来不生病。后来我们一起进入藏式的小餐馆吃饭,在漆黑的馆子里听她们唱各种各样的歌,然后告别,姑娘们在宫墙下转经的人流中消失了。就像一阵好风,一个白日的梦。我相信她们的祖先中也有人在布达拉宫干过活。
布达拉宫的外观看起来就像巨大的堡垒,它属于西藏传统的宫堡式建筑。在松赞干布以前的时代,诸王彼此割据混战,因此堡垒式的可以防御的建筑盛行。在西藏,垒石为室的技术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布达拉宫是这种垒石宫堡式建筑风格的杰作,事实上布达拉宫四周就有四个可以御敌的大碉堡。宫墙的基础部分宽12米,越往上越来越窄,收分式,到最高处已经不到一米,像宝剑之锋,锥角非常锋利,据说,一头羊顺着这个墙角滑下去,就被划成两半。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据说墙体里灌了生铁汁。布达拉宫外部固若金汤,内部是一个活体建筑,无数木料和石头,一座森林和一座大山撑起了它。没有一根钉子,全部是榫铆结构,所有木结构都可以拆换而不影响主体结构。例如拆换二层的梁,不会影响到三层。24小时在不停地运动磨合,以柔克刚,在大自然的变化中,不断地调整着与各个季节的关系。尼玛次仁先生说,在秋天大风起兮的时候,如果抱着宫中的柱子,可以感觉到布达拉宫在轻轻飘摇,犹如大树。如此高大的建筑,粉刷相当困难,人们把配置好的颜料从高处往下流淌下来,低处则是泼洒。藏历的9月22日是降佛节,这一日到来之前必须把布达拉宫粉刷一次,因为这一天佛祖要率领众神降临人间,要把人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诸神来了不想再回去。这一天,人们很早就要起床,睡懒觉的人在神看来就是尸体。说,哦,这里有一个尸体,那里有一个尸体。
布达拉宫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曼荼罗形式。曼荼罗是梵语Mandala的音译,有“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含义,曼荼罗起源自古代印度,它是某种想象中的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