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的大脑来说,要在争论中抱定一个立场是很难的。我们会认定一个答案不放手,同时还以为自己是客观的。认知科学通过研究大脑组织信息的思维结构——也称为思维范式(schemata)——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思维范式就像一张由相互关联的概念绘制而成的思维地图。举例来说,关于“学校”的思维范式,包含了“教师”、“书本”和“科目”等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又会引出其他概念,比如“科目”会让人联想到“数学”、“语文”等。认知科学发现,随着思维范式的不断发展,能进入思维范式的信息会越来越少。大脑这样么的理由很实际——我们会根据思维范式中的联系做出判断。如果头脑中的信息杂乱无章,或者某些信息没有在思维地图上出现,那么我们连做最基本的判断都很难。
设想一下,你已经在某个领域工作快十年了,现在要面试一份新工作。面试官把工作职责、工作规划、上班地点、工资待遇和其他相关细节一一说给你听。这些都很重要,但和这些同样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规划。你关于“职业”的思维范式,建立在你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之上,是你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这家公司提供的职位是你擅长的吗?他们的工作规划适合你吗?薪水符合你的需求和预期吗?公司规模适合你吗?你能适应这里的工作时间吗?当然,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但关键是,你面试的时候已经不是一个等着被填满的空口袋了。你关于“职业”的思维范式早在面试之前就存在了,它将影响你的判断。
问题就出在这里。固有的思维范式会引导我们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同时选择性地无视那些不符合范式的信息。
要想知道原因,我们就得回过头来看看什么能让大脑高兴起来。当我们固有的思维范式因新信息出现而暴露问题时,大脑做出的反应和受到威胁时一样。对威胁做出反应的杏仁核活动加剧,对奖励做出反应的腹侧纹状体活动减弱。大脑会感到不舒服,因为它不喜欢处于压力之下,不想进入防卫状态,而喜欢安稳的环境。分析新信息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感,这对大脑来说就是一种威胁。我们既不能让不符合思维范式的信息威胁到自己,也不能反驳或无视它。因此,我们可能把它归入“与自己无关”的范畴——这些信息不能完全被忽视,但也不会挑战或改变我们现有的思维范式。
认知科学研究者对大脑如何维护固有的思维范式很感兴趣。例如,弄清宗教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后,我们就能理解大脑追求稳定性的方式了。一般来说,大脑对内部稳定的孜孜追求与信仰有一定的关系。著名生理学家瓦尔特·布拉德福德·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对此的定义是:“大脑拥有自我调节、试图打造稳定氛围的本性。”
人类喜欢用“价值”给不同的信仰划分等级,比如认为相信上帝比相信2+2=4重要多了。但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有价值的信仰也好,没价值的信念也好,都会让大脑有同样的反应。无论我们从主观的角度赋予信仰何种价值,大脑追求的都是稳定和可持续性。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它的影响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