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实践中,这一专门性机构在运作中被不断调整,渐渐改变为助餐模式:先是一些街道将助餐任务发包给扎根于社区的连锁餐饮便利店或有资质的社区餐饮店。接着,有的街道依托街道养老院,通过增加空间、扩建食堂、增加人手,拓展建立了老人日托中心与老人助餐服务点。后来,一些街道进一步改变助餐模式,摸清社区餐饮信息,将资质良好、适合老人餐饮的店家纳入助餐服务菜单,由老人自行选择,符合政府救济范围的,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现在有的街道更进一步将老人助餐点或网络发展为在全社区范围内针对特定群体如学生、白领等的助餐服务。
总体上,当前上海的老年助餐服务点出现了政府自建、定点发包、网络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以及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在这一组织创新案例中,政府行政化的惯性在实践过程中被自下而上地矫正、调整,无疑,日益强化的社会自主性推动了养老服务的实践创新。它使得养老服务实践逐渐向社区开放,向市场开放。
面对新的形势,未来的养老服务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力量,当前的养老服务组织与管理改革要积极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社会组织的持续、广泛、深入参与是必经之路。
(4)草根群体与社区老人的公共空间
1990年以后,在上海,一大批人,其中包括数以百万计的下岗转岗职工,也即“4050”人员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他们在渐渐老去的过程中,也由以往的“有事找单位”,逐步改变成了“有事找社区”;同时,少子化与强竞争使得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加上看病难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身到社区的体育文化活动中。
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发展得很快,尤其在中心城区,原来呈点状分布的群众活动团队现基本弥散于市区各角落。
这些草根群体中,有一些团队由街道的社发科、宣教科、司法所等街道组织管理,更多则由居委会组织或监管。也有街道将这些草根群体纳入老年协会的层级体系中实施管理。但最近,对草根群体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各街道已纷纷成立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草根群体也被重新归入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管辖范畴,老年协会则由负责志愿者的服务项目组织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