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鲁迅成功因素浅析 2

百年滄桑話翰林 作者:邸永君


成就鲁迅的第二个原因,是家庭变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五十九,明年六旬“万寿”,清廷决定开恩科。故于此年秋,各省行乡试。所谓恩科,是于正科之外,逢国有新皇登极、万寿、凯旋等喜庆之事而临时增设之科举考试。本次浙江乡试正考官殷如璋,与周福清同为同治辛未科进士,属同年。所谓“同年”,是指同一年中式之意。清朝官场,甚重同年,由此结成关系网。周福清见有机可乘,便备一万两银票一张,为其子[即鲁迅之父周伯宜(1860—1896年),生员,闲居在家]和亲友五人打通关节。其时殷如璋所乘官船,刚行至苏州。周福清自认与如璋交情深厚,命自家听差持银票拦截殷如璋于苏州。但事有不巧,其时副主考周锡恩和苏州府知府王仁堪也在座。原本无事,通关节乃司空见惯,然周家听差周阿顺却颇不通世事,递上银票之后,见没有动静,竟在船下高喊:“收了银子,怎么也不给回条,让我回去怎么和主人交代!”此事就此戳穿,殷如璋自不好瞒过,便连人带信交于苏州府,周福清以科场行贿,被捕入狱。

周福清行贿案人赃俱在,且科场案发,治罪从严。周福清运气奇差,原本刑部拟呈“杖一百,流三千里”,光绪皇帝却想抓个典型,便一反惯例,将改为“斩监候”,也就是等待斩首,押入杭州死牢中,等待秋后处决。鲁迅之父伯宜也因此案被革去秀才功名,取消乡试资格,不久便在抑郁苦闷中撒手尘寰,年仅三十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