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石油战争:十面埋伏(4)

目标中国 作者:恩道尔(Engdahl, F.W.)


资源冷战

小布什政府在非洲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设立新基地,同样也是出自对石油的兴趣。该基地距几内亚湾200公里,可以控制从安哥拉到刚果、加蓬、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整个几内亚湾地区,而这里恰是中国近期外交和投资的重心。

中国进口的苏丹石油主要来自苏丹南部,该地区在2011年宣布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这为五角大楼插手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尽管华盛顿一直在幕后为南苏丹独立出钱出力,但表面上仍小心谨慎地与其保持距离,不愿成为第一个与之建交的国家。到2012年1月,局势变得清晰起来,南北苏丹无法就石油收入分配达成一致,南苏丹宣布停止向北部输油。与此同时,南苏丹新闻部长本杰明宣布已与肯尼亚达成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修建一条通往肯尼亚港口拉姆的输油管道,他还强调,大约1个月左右资金就能到位,工程预计在10个月内完工。[9]

肯尼亚是美国非洲司令部的桥头堡,让南苏丹的石油改道肯尼亚,华盛顿就能对中国的海外石油来源做手脚。南苏丹占到原苏丹石油总产量的90%,所以不难理解,南北分治后每天运往中国的35万桶原油为何戛然而止。类似的手段不一而足,目的都是为了破坏2006年后不断深化的中非关系。

虽然中国在非洲的石油战略极其明智,但美国的非洲司令部正步步设防,令中国在非洲举步维艰。

美国在非洲发动代理人战争,秘而不宣的目的之一是阻止中国获取那里丰富的矿产资源。1997年,洛朗·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推翻了蒙博托32年的统治,扎伊尔共和国随即更名为民主刚果共和国,当地人则称自己的国家为刚果-金沙萨。

刚果东部与卢旺达和乌干达接壤,毗邻东非大裂谷,基伍省的矿藏尤为丰富,是地质学家公认的矿产宝库。

除了石油,刚果还有世界半数以上的钴、1/3的钻石、3/4的钶钽铁矿,这种铁矿是电脑芯片和印刷电路板的重要原料,制造手机、电脑及其他现代电器必不可少。

美国矿业集团为卡比拉上台可谓立下汗马功劳。集团总部曾设在阿肯色州的霍普,那里也是克林顿家族的地盘。集团的主要股东均为克林顿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期间的密友。在蒙博托倒台前几个月,盘踞在扎伊尔东部的卡比拉早已和几家美英矿业公司谈妥,其中就包括美国矿业集团。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下,蒙博托的独裁统治被迫中止。

1997年4月,也就是蒙博托逃亡的前一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建议,为迅速恢复当地经济,应当“尽快全面暂停货币发行”。卡比拉上台后仅几个月,该组织就敦促新政府冻结公务人员的工资,以便“恢复宏观经济稳定”。由于通货膨胀,普通民众的工资降至每月3万新扎伊尔,才相当于1美元。

加拿大经济学家乔索多夫斯基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举无异于将当地民众推入贫穷的深渊。虽然打着战后经济重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给刚果内战火上浇油,近200万人在战乱中死亡与他们不无关系。

华盛顿对洛朗·卡比拉其实也不是那么满意,所以他在2001年也难逃被暗杀的厄运。洛朗·卡比拉的继任者是其子约瑟夫·卡比拉,也是刚果首任民选总统,看起来他比父亲更注重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