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贺舒婷在《你凭什么上北大》一文中,谈到自己高考时的状况说:“我曾无数次面临崩溃的边缘,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背了整整六遍你就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流泪,我真的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我们的孩子在高压下的中高考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困境——阶段性的情绪低压之中,特殊时期的他们最需要我们的共情与援手。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地给我们监护人出应用题的过程,也是促进我们不断学习与思考的过程。我们的文化中提得比较多的往往是父母为子女奉献了多少,换位思考,会发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同样获益。孩子的信赖以及协助他们克服困难也让我们获得心理满足。因此,孩子问题的抛出,恰恰为我们了解自己的解题能力与走进孩子内心提供了机会。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对应方法。心理学家发现,青春期的孩子的共性是:思维中绝对成分比较多,辩证成分比较少,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错,没有“灰色区”,容易走极端。家长这个时候可以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总是排在班级的后几位,不受老师待见,孩子开始逃学。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逃学就是“坏孩子”“问题孩子”了,却不知道,这恰恰是孩子用行为发出的呼救信号——学习环境已经令他无法呼吸,他只能逃走。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时,就会感同身受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每天内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一是孩子很不容易,他的成绩拖了全班后腿,可能经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成绩好的同学的白眼,让自己很自卑自怜,即便这样,每天还要去上学,去面对,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家长并不了解。二是孩子逃学了,说明他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逃了以后他知道结果肯定更不妙,新的压力又压下来,不敢回家见父母,更不敢面对老师,他会变得无所适从。此时如果遇到不懂教育,不体恤孩子的父母的一顿暴打,后果可能就是孩子干脆自暴自弃。
这样的关键时期,父母就应该是孩子的“人生护航舰”,站在孩子的角度先和孩子沟通,肯定孩子心理能力很强大,每次考完试都要被各科老师点名批评,还要每天去上学真不容易,恐怕连父母都难以做到。孩子想用逃学来结束每天面对的不喜欢的学校生活,要肯定这也是一种方法,但除了这种方法,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比如是愿意在家里自学,还是转学换个新环境,这两种方式也各有弊端,自学能不能做到自觉,不懂了问谁?失去集体生活,是不是也是人生缺憾?换个学校成绩依然上不去还是要受到老师批评怎么办?“所有事都可以协商”,这是著名的谈判高手——英国的凯宾?卡纳迪的话。在和孩子讨论了可能的几种方案后,孩子如果说还是想回到自己学校念书,接下去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各科老师好好沟通,请他们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制订出一套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方案,哪怕发现一丁点的进步也积极鼓励。
只有让孩子沐浴在关爱与支持的环境里,才是最好的选择。失败是成功之母,后进也恰恰是前进的动力。后进孩子一旦发力,各方面的表现总是令人刮目,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所以家长朋友们,当孩子出现状况时,我们应该警醒:他们是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