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有东西都变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简而言之,不仅仅是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获得话题的媒介。
例如,我前天去牙科医院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我看到医院人很多,便问:“今天怎么了?怎么这么忙啊?”院长并没有使用“忙”这个字眼儿,而是退了一步,开玩笑地说:“顺序没有安排好啊。”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词语来,就会变成连专业人士也甘拜下风的演说家了。
因为及时把信息输入头脑当中了,所以需要时就能派上用场。
这样的话,就算是从书本上借来的,但由于变成了自己的话,也会变得十分具有说服力。
在应对问题上也是如此。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很难想出很好的答案。即使是水平很高的厨师,如果冰箱里的材料太少,表演拿手本领的可能性就很小。为了想出各种各样的创想,拥有丰富的思考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被大家公认为“能干”的人大多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很精通。他们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兴趣,在众多领域的“抽屉”里,经常补充丰富的材料。因此就能拥有很多创想,工作也很能干。
无论你做什么,一开始肯定不知道什么对工作有用,什么对工作没用。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没用的东西几乎不存在。
自主思考新想法时,先拉出自己脑子里的抽屉,整理还没成型的丰富的材料,再对其进行组装,最后就产生新的创想了。
有无思考能力就取决于你拥有多少材料。
那么,在什么样的抽屉里装入什么样的材料好呢?那完全是自由的,也就是什么都可以。抽屉里的材料,或者说感兴趣的领域越多越好。音乐、运动、经济、教育或科学,什么都可以。在脑子里准备很多抽屉,接下来只要顺手把材料放进去就行了。
“博采众长”才是重要的。
材料随处都有。材料可以是与人见面聊天时听到的,可以是看书得到的,也可以是通过互联网这样强大的武器得到的。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开始时不要挑挑拣拣,什么材料都行,只要把它装入抽屉就可以。
就如抱有“自己是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只要读经济有关的书就行”这样想法的人,绝对产生不了有趣的创想。正因为材料里有很多的东西,才有可能从中得到有趣的想法。
可能有人会说这意思就是“要加强杂学”,确实如此。但请注意实际上是没有杂学这门学问的。这个社会所有的学问都属于杂学。能学到杂学的也就只限于有观察力、拥有宽阔视野、养成了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习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