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雨无声哺春情

抚摸记忆 作者:刘克宽 著


春雨无声哺春情

搬来嘉和宿舍的那一年,恰遇上让人感受强烈的倒春寒。

清明过后毒寒来袭,让停了暖气的城市人几经喟叹,轮番演练着“脱秋裤穿秋裤”的换季更衣动作。更有人用“刚脱了保暖裤,又换上厚棉裤”调侃着入春之后的季节反水滋味儿。

眼看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都到了,俗语说得好:“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的真正结束,气温回升应该明显加速。可大西北的寒流,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在天气预报中,这不免让人担心,盼了一个冬季的春天,总不能在还没感受到春风和煦的情况下,就匆匆地点个卯狠心而去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春季其实还真的没那么无情。节令毕竟有自己的内在科学性与更替交接的严肃规则。在这方面,老天也是有所顾忌的,尽管他老人家矜功恃气,动不动就会发点小脾气,然而,一旦平静下来,那还是有自己的原则底线。毕竟觉得节气到了,从哪个角度说都不好违信背约、延误农时。于是,终于在谷雨的前一天,布施了一场春雨,带着少有的温情,悄悄地潜入了宁静的夜里。

人们终于从依稀尚存的微寒料峭中,感觉到了温婉而清新的气息,于是才真正地确信,春天真的到了,这是真正的春天的雨。

那场雨酝酿得平心静气,真正下起来的时候,又是少有的从容透彻。一板一眼,不紧不慢,整整下了一夜,又加上一个白天。

正是因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倒春寒,使人们对迟到的春雨产生了空前未有的热情。一般的情况下,每年感受春季,人们印象深刻的,不是柳绿花红,就是燕归鸟鸣。所谓“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等诗句,都反映了“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自然现象。

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春到人间的最早的动静,是通过野草花木传达出来的。到现在还记得,在堂屋里的火盆旁圈窝了一冬,终于有一天,被奶奶牵着手,走出大门,趁着中午去村东的那棵古老的杏树下晒大阳。紧随在奶奶身旁,我一边走一边朝着远处老杏树方向的沟崖上观望,初识记下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的景象。过不了几日,慢慢地就发现,柳条绿了,杏花开了,天气暖了,燕子来了。

一年又一年,岁数不断增大,见识也越来越多,但在内心里,开春之时的这种自然氛围与情景,却并未随着时空的流转发生多大的变化。想起春天,首先浮上头脑中的景象,依然还会是柳树发芽、杏树开花。

记得最清晰的是刚上初小,从语文课本里学到了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老师说这是描写春天的名句。在肚子里装的字能够连猜带蒙地自我阅读时,放学回到家里,便从木箱里储藏的旧书中,翻腾出《绘图五言千家诗》和《绘图七言千家诗》等刻本读物来,又从里面读到了不少的诸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类的写春天的句子。

如此时间长了,慢慢地,内心里的春天,便沾染上了些许的书卷气。直到上了中学读了大学,习惯了用形象思维来审视这个世界的美,通过联想与想象来构建春天的景象时,便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之类的描绘春天的图景,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可能是钟情于文学的人的一种通病吧,阅读艺术性的文字多了,往往就会有意无意地与现实疏离,使心仪的迷恋与追求,长期生动在优美的虚构图景里。津津乐道、扬扬得意。而一旦退休闲下来,开始将身心融入世俗,才发觉,过往的岁月里,辜负了太多的大自然的馈赠。因为活在自我的内心里,构建的文字再高雅,与鲜活的自然现象比起来,都显得精瘦而单一。

挣脱了书卷气的束缚,回顾过往的春天,记忆最深刻的,竟然是自己小学时代的那些图画。特别是每到清明,全校的同学排着队,到龙阳村东的一处土坟前,去给烈士扫墓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同学们抬着老师用柳条和松柏扎制的花圈,来到烈士墓前,唱的一首歌,也是从写春天开始的:

山鸟啼,

红花开,

阳光照大路,

少先队员扫墓来。

……

那歌词的每一句,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也可能与清明这个节气有关吧,再加上我是少先队大队长,需要带领同学们向烈士宣誓:“接过革命火炬,将先辈们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从那时起,烙印在头脑里的春光春景,就与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教育融合在了一起。

政治意识的思维导向,固化为季节变换的代表性物象,慢慢地就在头脑中仪式化进而形式化。品味春天,按照诗书概念的导引,每每联想到的春之形春之色春之声,往往就会着眼于对花红柳绿、莺飞草长的赞美。而对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虽有概念上的抽象认同,从来就没有专心专情地付出过时间与精力,就更不用说细细地品味与鉴赏了。

空前凌厉的倒春寒,终于烘托出了春雨资质与品性的可贵。

一场迟来的春雨,下得如此透彻如此倾情,无法不让人欢欣鼓舞、注目叹赏。好似猛然领悟,春天的万千风景,原来都缘之于春雨这位幕后的摹画师,是它“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很显然,世人因为它的“无声”,就疏忽了它“润物”之于春天的奠基作用,这无论怎么说,都是有些不义气的。

真正理解春的世界,就不能忽视春雨的倾情奉献。感受万物的蓬勃生命,必须先感受为它们带来舒心欢畅的春雨。既然这场春雨没有因天亮而停歇,我便决意拿出时间,来一番气定神闲的倾情观赏,绝不再对它有所辜负。

早饭之后,我便坐在了入户花园的台阶上。

那疏密有致的雨帘,下得不紧不慢,好似悄无声息,如果你静心洗耳,又能听到细弱游丝的淅淅沥沥的声响。这场春雨,以静谧舒缓的姿态下着,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她的文静内敛而感染,享受着一种难得的空寂。你就是凝神屏息,都感受不到一丝风的气息。

盯着被雨淋得越发黛青的石板小路,我的脑海里一时竟浮现出了烟雨江南的图景。可理智提醒我,这是北方的春天的细雨,于是赶紧把“心远乐处景应妍”的思绪收拢起来,将目光洒向身边的雨中小景,开始体验“景若佳时心自快”的感觉。

小院里的菜园里,早就种上的黄瓜、豆角,由于前些天的倒春寒一直都不见动静,此刻却有几棵顶出了泥土,露着黄嫩的芽瓣。就是那些没有冒出来的,也在春雨的抚慰召唤下,显露出了明显的欲破土而出的迹象,那欲望中所传达出的生命力,让人不由地产生一种春情萌动的雨中幻影。

刚刚栽上的青椒苗,昨天还在担心它们会有一个较长的挪移返青的过程,被这春雨一淋,现在却都一棵棵精神焕发地挺拔着,自我炫耀似的。还有那长势正旺的蒜苗、油菜和韭菜,一畦畦的浓绿四射,那情态、那气色,透显出的是一种吃饱喝足后的天真乖巧。

菜园里正在萌芽和茁壮生长的种种绿植,在细雨中表现出的春心萌动和春情勃发的状态,使人不得不相信,世间万物,无论何时何地,最能够让人心动神迷的,说到底还是生命本身焕发出来的天然魅力。而这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正是以自身奉献给大地为代价,哺育了这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

梳理着越来越稠密的雨丝,我将目光投向小院里的柿子树、樱桃树和石榴树,它们都纹丝不动地立在雨中,静静地享受着多天来少有的舒畅和惬意。我明白,它们是在春雨的哺育下,快速地发育成长着,以积聚起足够的心神精力,一旦雨过天晴阳光灿烂,便开始倾情地释放生命的本能,以开花结果的方式,去创造夏天的浪漫,充实秋天的收获。

就连平时无风也摇曳的那一丛毛竹,这时候也文静得不行。在平时,那轻飘的竹梢竹叶,有时候你从它身旁走过,步伐快了都能惹起轻轻的摇摆,可此时却保持着少有的亭立沉稳之态。雨点打在竹叶上,也只是轻微地低低头,温顺地让那雨滴顺势滑落,让人感觉到一种闭着眼睛不想睁开的疏懒。

我站起身,打着伞走出了小院,来到门前的海棠树旁,观赏那雨中的海棠花,少许的花蕾还如胭脂般殷红,而那些早开的花瓣,原先的殷红都已经变淡,呈现给人的,是一种白里透红的自然。细细观察,你就会从白里透红的自然色韵里,体味出一种淡然、怡然与悠然的情愫。雨中的海棠花,没有了盛开期的浓烈,却更能让人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静雅之气。

还有那果实初现的杏树,花期已过的桃树,加上近处的楝子树、杉树、针叶松,远处的垂柳、琵琶、广玉兰等,放眼望去,无一例外,一棵棵的都纹丝不动,空前温顺地任凭着密集的雨丝尽情梳洗。

看到眼前的景象,我内心一时充满了柔情。

是啊,春雨本身之于大自然,就如同人类的慈爱母亲,竭尽自己的温柔与挚爱,把世间万物哺育得体壮心健,欲满情熟,然后放手让它们去迎接未来的日子。

沐浴在春雨里的花草树木,菜棵根苗,就如同一边吸吮着母亲的乳汁,一边贪恋着母亲的抚摸,恣意地撒娇,无所顾忌,将一切都抛在了脑后,尽情地享受这柔性亲情。

这种情深意远的境界,只有春雨才能创造出来。

是的,春雨默默无声,它有着伟大母亲一样的胸怀和奉献精神,它对世间万物的爱,是深藏在内心里的,表现在行为上,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用尽了自己的全部深情。想想慈母之爱,哪个不是这样?为了子女的茁壮成长,甘心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宁愿把自身挤干了,也要把子女滋养成为品性出众、形象动人的小伙子、大姑娘。

春雨无声哺春情。这春情,是春天的情根,春天的情欲,春天的情态,春天的情茂。

情和欲是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物是人都一样。我们往往把整个生命割裂开来去认识,或者分割成几个部分来说事儿,实际上那都不是生命本身。生命是不可能被割裂的,换句话说,情欲的强弱程度,直接体现着生命力的强弱,创造力的强弱。

春雨无声哺春情。这春情,是春天的情怀,春天的浪漫,春天的力量,春天的创造。一句话,是春天的朝气蓬勃的生命!

人们为什么期盼春雨?就是因为它有牺牲自己来创造春天的可贵品性。春雨以自身的绵绵柔情,把世间万物从冬天里唤醒,继而又一次次地用自己的生命,无私地滋养哺育着花草树木五谷禾苗的生长壮大。

听着春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好似听到了《爱的箴言》那美妙的旋律:“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春雨无声哺春情。说的就是春雨在哺育生命,成就生命。春雨与其他季雨不同的是,它哺育的是情之根,命之源,所以难能可贵。

春雨的哺育是不求回报的,无私而大气。等到生命变得血气方刚、风姿绰约,去创造夏天的浪漫,收获秋天的成熟,焕发自身光彩的时候,春雨对人们来说,便成了遥远的记忆。然而它却印证着时下的一句话:我不在你的生活里,却在你的生命里。

世间万物生性不同,秉性各异,但如果离开了春雨,生命的根就扎不深,生命本身就不会有灵性。春种秋收也好,春华秋实也好,说到底,春都是基础,春雨都是关键。

当然,当春雨哺就了春情,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万物生长还是要靠自己。在此后的夏、秋、冬季里,风雨雷电、雪霜冰雹,都不可能再有春雨这般的温柔体贴、润物无声的品性。它们在为万物生长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往往也难免会带来损害。面对未来的种种考验,怀揣着春情之梦的生命,究竟能否过关,那就要看自己的历练和造化了。

春雨中的领悟:人同此情,情同此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