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气节文章:蒋士铨传 作者:陶江 著


引子

蒋士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诗词文曲,无一不工。今存诗歌五言、七言、古体、近体、乐府诗共四千九百余首,词二百零八首(附南北曲十二首),古文二百四十九篇,戏曲剧本十六部。蒋先生的于文之道,纵观横视都是个多面手,可谓全才。他是清中叶一位享有盛誉的戏曲家、文学家,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诗坛“三大家”。他以杰出诗人兼戏曲家之名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和二〇一五年六月,我曾两次前往蒋士铨的故乡铅山县考察采风,寻找先生的足迹。随后又先后前往蒋士铨母亲的居所——蒋士铨小时候生活过的余干县瑞洪镇考察采风;前往蒋士铨曾经生活过的鄱阳县考察采风。在掌握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后,开始了《气节文章——蒋士铨传》的写作。

蒋士铨一生著作等身,成就非凡。

他的戏曲成就得到历史的肯定。自清以来不少戏剧评论家都对蒋士铨戏曲的独特风格有过很好的描述,对他的至尊地位有过充分肯定。蒋士铨被誉为“乾隆曲家第一”“雅部之殿军”,成就卓越。他的戏曲中有着浓厚的“江右”情结,“在戏曲创作上追步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且又不因循守旧,而是独辟蹊径,以忠义节烈为作品的主题,有着显明的教化作用。蒋士铨不少剧本总是在开头和结尾以梦和仙境为引子,渲染剧本主旨。这种写作方法得到其后剧作家的仿效,成为一种新的戏剧创作方法。他的剧本创作与众不同的还有一点:剧本中的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都以生活的原生态形式呈现,打破以前剧本创作大团圆结局的写作路子。在他所创作的剧本中,主要人物都以悲剧了结。这成为正剧和悲剧创作的主要写作模式。蒋士铨在戏曲创作上选题独特,文词别致,重情弘义,重史扬忠,表现了他厚重的人格力量和正义观。

他的诗歌成就卓著。语词清丽,俊采飞扬,格调高昂,心智远大,铿然有声,气壮山河。蒋士铨的诗歌与戏曲齐名,时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清乾隆帝赞誉蒋士铨与彭元瑞为“江右两名士”。同朝诗人王昶说他“博通淹雅,自古文辞及填词度曲,无所不工,而最擅长者莫如诗。当其摇笔掷简,意绪触发,如雷奋地,如风决土,如熊咆虎哮,鲸吞鳌掷,山负海涵,莫可穷诘。故论诗于当代,以君为首;而论君之诗,以五七言古诗为极则”。道光时期黄钊也评价他的诗:“当乾隆间,随园效法香山,为广大教主;云松则别竖精进幢,间为六贼之戏,以扰禅定;而藏园叟如维摩面壁,不见不闻。近数十年来,标正宗者乃共推清容居士。”他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宽泛,词语独特,用典纵横历史空间,文字使用空阔,如果没有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文字功底,很难有如此的文词之妙。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追者。

他的词作洪亮铿锵,激越明快,跌宕起伏,表达哀怨幽深的情绪,又抒发激烈豪放的气势。他写亲情的词作,多给人情意绵绵之感。题咏山水词写得灵动而富有情趣,耐人寻味。他的词意境深邃,独创的锻词炼字之功,表现了文词的恢宏情韵和唯美色彩,在词的创作中独特的思路和创作方法,成为我国词作的一个里程碑。《铜弦词》是其代表作。清冯震祥把蒋士铨与王昶、吴锡麟、屠倬、孙原湘、郭麔六家词辑为《国朝六家词钞》;蒋氏词与乐钧、勒方锜、文廷式又被称为“江西四大家”,入选《清名家词》(陈乃乾辑),由此不难看到蒋士铨在清代词坛上的地位。

他的古文创作质朴无华,清晰流畅,情义文字,挥洒自如。

拙于仕宦、教授于乡的经历,率真、忠雅的性格,穷典朝衫的困窘生活,出口成章、著作等身的文学成就——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体现在蒋士铨身上。他在天地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坎坷的戏剧人生,其演绎过程既让人叹为观止又让人感叹天道酬勤。命运所赋予的文华总是显露出苦涩和不堪。重新浏览他对生命的思考,他对生活的评判,他对家国田园的挚爱,他对理想抱负的希冀,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他的忠义气节和雅致气质,也让我们在南国的夜空中看到了一线光亮正朝着一个遥远的星际驰骋。一个生命在人世的呐喊中随着岁月的脚步消失了,可留给我们的是一份厚重的文学“教科书”,读懂他,也许能给予我们很多很多……

写好蒋士铨的传记,我感觉把握人物特性是关键,其戏曲成就及诗文的透析是依据,故事传说为参考。重点表现蒋先生的人格、蒋先生的信念、蒋先生的气节、蒋先生的忠雅。以散文的叙事方式,按照人物命运走向、脉络,结合戏曲及诗文成就以及生动有趣的文雅故事,着重推介蒋先生的戏曲成就、诗文成果和高深渊博的学问根基,将一个优雅、大方、直率、无邪的蒋先生形象展现在文字中。

在主线不失真、重大事件有出处、情节有印证的前提下,安排章节时,力求细节推论合理,描述得当。尤其是在撰写过程中,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斟酌确定,孰重孰轻有分寸。尽量避免失真、失色,偏离人物的人生轨迹,实事求是地处理情节与细节的关系,为人物添彩、生色。同时尊重传主的性格特征,尊重传主的家风生态,尊重传主的学问成果,从而表达出我对蒋士铨先生的敬重和仰慕。

蒋士铨刚介正直、凛然无私的人格特征和他独树一帜的诗风、曲风,让我似乎感受到了他那特殊的文人气息,这种感觉让我触摸到蒋氏家族血液流动的脉搏,坚定了我的写作信心和勇气,在脑海中形成思路,夯实了写作方案。

先生的诗文戏曲永远是一份经典。我为先生撰写传记,冥冥中,心灵也受到洗礼。

读蒋士铨先生的诗文,是为我的文章补气,补文气、补才气、补文味。以前,也陆陆续续读过蒋先生的诗文,从没有产生过如此的感受。人的先天因素决定了自己生命的素质,而后天的学习积累却是天道酬勤给予的回报。蒋先生的诗文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一种心旌摇荡中忐忑不安。才华、智力的浅薄,只有在悟的境地中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够懂得天外之天的广袤,才知井底之蛙的无所适从。生命也许给了每个人一小块施展的天地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或把人推向庸庸碌碌,或把人推向进取拓展,两种不同的生存观,预示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所谓的命理学、相生学,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在激励着人走出穷途,去为命运做一份搏击。蒋先生的命运,说起来并不令人乐观,祖上留给他的上升空间是那样有限。从一个木柜中新生的一代,在命运乖蹇的窘境中,他没有迷失、没有自暴自弃,选择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赢得了机遇,获得了宛若鲲鹏翱翔的自由。在文字的海洋中,搭建起恍如魔方般的戏文、诗文。道法之功,蔚成自然,信口拈来,出口成章,文字在他的胸中升华成浩籍,载入史册。无怪乎人们称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无怪乎人们称他为“江右名士”。妙悟、神韵,用怎样的文字形容蒋先生的文学成就都不为过。

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道德文章,他的气节文章,他在应对现实生活时所表现的坚韧与不懈。尽管他对时弊的针砭是那样隐晦、那样无奈,但是,他所体现的人格力量却让人击节叹赏。

铅山的土地滋养诗文,成就了多少才人。辛弃疾豪放的诗情撼天动地,掷地有声。吕祖谦相邀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在鹅湖论诗铸文,成就了“四贤会”。诗与文的融合在铅山闪烁出一片风云际会的星光。根脉传承也多了几分文脉传承。山水间“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的地域风光足以让铅山引以为傲。这里所提到的“二宰相”指南宋陈康伯和明代费宏,“三状元”指北宋刘辉、元朝李谨斯、明朝费宏,“九进士”指北宋赵士礽及其家族子孙八人。诗文幻化成土地的灵光,祖宗牌位于是多了些赞语评说。

铅山在农耕文化时期虽然有过“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抬头只看山,低头不见路”的说法,可一旦工业革命透出萌芽时,山中的矿石使这个地方变成我国内地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基地之一。地下种金子的故事在这里似乎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它是铅山的精华,是铅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竭诚奉献。热闹的永平镇变成了挖掘宝藏人的栖身之处,也促发了这片大山中的热闹和繁华。而以货易物、以水载财的河口镇,又以它的水上便利成为货物的集散地。盛极一时的“八省码头”桂冠,让河口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地下有黄金、山中有宝藏,地上的宝藏是什么?在哪里?就在生兹养兹的人们的心里。蒋士铨先生作为铅山人的典范,捧出金子般的心,献出了从他心间荡漾而出的珠玑文字。他用自己独特的诗文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铅山有蒋先生这样宽厚仁慈、灵智奇慧的一代诗文大家,也算得上一份光荣。文字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才智,可一个人的举止却能体现一个人的德行,蒋士铨先生的文字功课做得足足的,他的人生功课也做得完美,算得上个绝代人物。在朋友遭难之时,解囊相助,以致自己穷困潦倒。这样的仁义之举,在蒋先生的一生中何止一次、两次!他用心灵编织文字,又用仁慈善待天下。用崇高来形容蒋士铨的举止,并不为过。他的人品、德行、素养,当然还有知识、智慧、才华,今天看来,那些与他同行者,难望其项背。

“船窗署斋,一灯侍侧,凡修己待人之道,诗古文词所以及于古,孳孳诲迪,未尝少倦。”这种为文的境界,有几位后学能与之看齐?我们不妨也把蒋士铨看作凡人,可他在为凡人的同时,也给自己打造了不平凡。平生只在文中往,不求显宦侍君王。蒋士铨以无望的心态作着有望的文章,怀才不遇的心境有过、抱怨不识的心态有过、不求显达的志向有过、甘囚文字的意向有过,凡人凡心,自有公道。

戏曲创作与诗文唱和是他一生的最大嗜好,沉湎于诗情画意氛围而享受生活,蒋士铨的豁达又体现了他人生的另一面。伟大的智者总是把自己的追求镌刻进自己的文字,让人去琢磨,让人去领悟。他老到的文字在文学的天地里如金石铿锵。他用文字为自己的命运抗争,用文字为忠诚家国而孜孜以求。人所呈现的个性张扬每每在面对痛苦和焦虑之际,表现得格外冷峻和不屑一顾。这就是蒋士铨,离开了这一点,也许便不称其为蒋士铨了。

畅读蒋先生创作的戏曲与诗文,就像是在读一本生命大书,他的每一个章节都是那样感动人心,映照着一位伟人所特有的文字天赋。歌唱能够用特有的韵律和动听的声音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文字的功用却是以无声的澎湃去感召人。蒋先生的感召就是一种引领,饱学的做派体现的是谦逊和做人的大气磅礴。

老天眷顾,铅山的山水养育了一位风流倜傥的诗文大家,也让传承的文字成了宗法牌位,享受着后来者的香火,生生不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