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国学术界对非裔美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不仅受美国学术界关于非裔美国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的影响,也大体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批评与接受,并至少部分地反映了我国的文艺观与文学批评思想。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不仅影响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也反映在我们对外国文学的阅读、理解与接受上,我们对非裔美国文学的译介与接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学传统及其相应的变化。
毋庸置疑,翻译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甚大。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的翻译高潮,无论是汉代以来印度佛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还是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与技术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大量引入,都丰富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构成,拓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外国文学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先贤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及其为我所用的思想。1897年,严复等提出欧美、日本等国家在“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肯定了小说的社会价值;1898年,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提出“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倡导把外国文学作品作为宣传武器来为改革社会服务这一宗旨;1907年,鲁迅撰写的《摩罗诗力说》不仅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而且号召国人学习拜伦等革命诗人的斗争精神。先贤们“别求新声于异邦”的主旨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渴望了解外国文化与文学的大的社会氛围,也成为后来者尝试学习、借鉴、追寻的目标。
但是限于清末以来我国比较封闭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知识分子对外国文学的接触范围有限,我国对外国文学的认识、译介在开始阶段比较局限,介绍得也比较零散,不甚系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钱钟书先生在“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中指出,在中国引进西方文学的过程中,朗费罗“比同用英语写诗的莎士比亚远远领先,也比他自己翻译的但丁远远领先”就是一个极好的事例,说明我们当时对英美文学的认识与介绍还在初始的摸索阶段。沈弘与郭晖教授经过梳理,认为翻译成汉语的第一首英语诗歌应该是由传教士翻译的密尔顿的十四行诗《论失明》,1854年刊登在香港出版的中文月刊《遐迩贯珍》(比朗费罗1865年日记所记载的中国高官所赠汉译《人生颂》更早一些),仿佛既告诉了我们当时对外国文学的接触与接受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也仿佛表明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诗歌”体裁的偏爱,这与我国素来重视诗歌的创作与赏析的文学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当然,无可否认,后来林译小说的影响力空前,各类体裁与主题的翻译小说的出版大量涌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小说创作,也提高了小说这一文类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独有偶,我国对美国黑人文学的接触、了解、翻译与研究等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之前有过一些介绍,但是直到1933年夏天,美国著名黑人诗人休斯(Langston Hughes)访华,成为我国引人注目的重要文学事件,美国黑人文学才被关注。休斯访问苏联与日本后,来到上海、南京等地访问,虽然在上海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他与宋庆龄、鲁迅等民国要人的交往,引起当时媒体的极大关注,当时已经有译者准备翻译他的小说《不是没有笑声》(Not Without Laughter,1930),引发了之后我国读书界对美国黑人文学的持续关注与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早在1901年,林纾为《黑奴吁天录》所写序跋中对黑奴汤姆的同情,以及由此生发的对黑人民族遭受奴役的同情,进而联想到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可能遭受同样被奴役的命运的感慨,仿佛都在告诉我们林纾等人试图通过翻译此书,来达到警醒国人的目的。这不仅反映了林琴南作为敏感文人的个体的感受,也是当时遭受列强环伺的中国人与中国知识界的感受,也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反映了我国对外国文学与文化的接受心态,并具体体现在我国对美国黑人文学的认识、译介与传播上。中国读书界与学术界对美国黑人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不仅反映了美国黑人文学的现状与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学人对美国黑人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态度,或者说,我国在介绍、接受外国文学与文化方面的“拿来主义”思想也预示了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理解与接受。
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裔美国文学已经逐渐由边缘向中心位移,非裔美国文学的创作多元,研究也越来越体制化,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与特定批评术语的研究领域: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非裔美国文学及其批评传统的确立,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性与性别问题的重视,发展至当下,对种族及族裔问题的新的思考,都为我国的非裔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虽然中美两国学术界都关注非裔美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种族因素,尝试理解、分析种族的文学再现及其影响;虽然中国的研究者可能对非裔美国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化、习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有“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差异与距离,在研究方面仿佛总有步美国学术界后尘的痕迹,但是中国研究者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他们具有跨国界的视野,有更加直接的对比意识,以及利用其为本国社会、文化甚或意识形态立场服务的目标。
本书收录的论文、访谈与书评等紧紧围绕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展开。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力图全方位地展现非裔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段,分析其主要特点,同时对比、呈现中国学术界对非裔美国文学的理解与接受;第二部分的各篇论文分别聚焦种族与族裔观念的内涵与变化及其文学再现,围绕非裔美国文学中“空间”的政治意义,自传与种族再现等主题展开;第三部分的访谈与书评,依然重点关注“种族”问题,特别是对种族问题的新的认识,以及对文学选集,文学批评及其对种族政治的新理解与新认识。
我国19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鲁迅提出的“拿来主义”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国人放眼看世界,以兼收并蓄的姿态发展、壮大自己的主导思想;在此历史语境下,笔者尝试以对非裔美国文学的关注,加入这一历史洪流,希望能够对深化国内的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进行更多的尝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文化建设。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