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才华横溢,剑术高明。为人热情豪放、放纵不羁,想象力奇绝;喜英雄、任侠,好美酒、功名。诗歌热情奔放、豪迈雄浑,以乐府、歌行及绝句造诣最高,创作了近千首诗作,其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起到巨大影响,被誉为“诗仙”;词作存世约二十余首,在情感、题材及艺术手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忆秦娥
箫声咽①,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②伤别。
乐游原③上清秋节④,咸阳古道⑤音尘⑥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⑦。
注
① 咽:形容竹箫吹出的曲调呜呜咽咽,低沉悲哀。
② 灞陵:汉文帝陵墓所在,今位于西安市。
③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是汉宣帝乐游苑旧址,在唐代作游览之地。
④ 清秋节:即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⑤ 咸阳古道:咸阳,秦朝都城,位于长安西北,是汉唐时期军事和商业要道。唐代人经常用咸阳代指长安,故而这里指的就是长安道。
⑥ 音尘:车马行走时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土,代指消息。
⑦ 陵阙:皇帝的陵墓和宫殿。
【词译】
夜深人静,不知从何处响起了呜呜咽咽的箫声,如泣如诉,惊醒了一位名叫秦娥的女子。苍白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房中,秦娥想起梦中与情郎相会的情景,忍不住愁肠百转,再难成眠。自从在灞陵桥边伤心地送他远行,心情就像风中摇摆的杨柳,年复一年,青了再黄,无所凭依,只能望眼欲穿地盼他回转。
可惜往昔的幸福时光一去不返。你看就算重阳节来临,乐游原上也是人影凋零,冷落凄凉。长安道上早没了往来传送消息的车马,以往的热闹场景变得沉寂。当微寒的西风吹过,残阳照在大地,只有那汉朝皇帝的陵墓和宫殿寂寞地守在这里。
【评析】
李白的这首《忆秦娥》虽然非常短小,但在词史上地位显著。古人对其评价很高,将之与李白的另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并称为“百代词曲之祖”。换句话说,这是词的老祖宗,此后各家流派各种词风各种词作都是从这两首词肇始的。不过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否确是李白,目前学界尚有争议,姑且先将它们归在诗仙大人名下吧。
该词描写了一名女子思念爱人的凄婉心情,但又不拘泥于儿女情长,反而将之放到了历史兴衰交替的宏大背景中,营造出一种历史消亡的悲壮感。词中的秦娥其实是词人自拟,托秦娥抒情怀,这也是李白诗词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里的气象指的就是这首词从宏大背景中体现出的一股悲凉之气。据此,有人推测这首词作于晚唐天宝后期,“安史之乱”开始,唐朝已然颓败。
上阕言伤别,是从个体的微观角度来表达词人的忧思之情。“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一开始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情态。一名女子在梦中与情郎相会,却被箫声惊醒,回忆过去,辗转反侧。实质上,这位秦娥就是词人自己的化身,他执着于追寻某个答案,然而苦思不得,不免心情郁郁。词人到底想追求些什么呢?从词的下阕隐隐约约能看出几分端倪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词人笔锋一转,从微观的个体脱离开来,将笔墨泼向宏观的历史。个人的悲欢离合被融入到历史的兴亡更替中去,传达了词人对现实与历史的反思之情,任你曾经多么兴盛繁华,最终都尘归尘土归土,只有残存下来的建筑还留有一点当时的痕迹。将上下阕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词人想要追寻的或许是一种兴盛的永恒,但这永恒并不存在,反而是最终的消亡才是永恒的。
全词意境高远,风格浑厚,富有哲理,与活跃在晚唐、五代时的“花间词”殊为不同,已开宋词之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