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游庐山日记江西九江府 山之阴为九江府 山之阳为南康府

徐霞客游记(升级版) 作者:朱惠荣 著


游庐山日记江西九江府 山之阴为九江府 山之阳为南康府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略呈椭圆形。高踞长江南岸,可东瞰鄱阳湖,为我国著名风景胜地。山上多巉崖峭壁,奇花异树,云雾变幻不定,气候凉爽宜人。尤以水胜,多飞瀑、溪涧,亦有深潭、平湖。山上建有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文化宫、疗养院等,并有环山公路联系各风景点,交通颇便。万历四十六年(1618)徐霞客溯长江水行,在九江登陆,游今江西、安徽境内的庐山、白岳山、黄山、九华山。《游庐山日记》是他这次游庐山留下来的游记。

徐霞客于八月十八日到九江,次日从北麓登山,同游者有族兄雷门、白夫。二十三日从南麓的开先寺别庐山。在山上五日,游遍各主要胜景。他为历险探奇,舍大道不走,取道石门涧,攀百丈梯到天池,“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为登庐山绝顶汉阳峰,“攀茅拉棘”;为考察三叠泉,“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他两游石门,绕路遍历五老峰,对很多胜景,往往从不同角度反复观赏,务求“全收其胜”。徐霞客旅游探险的精神和精细考察的方法,令人叹为观止!

戊午[1],余同兄雷门、白夫[2],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3]。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4]。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廓。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5]。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注释】

[1]戊午:指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

[2]雷门:名应震,徐霞客族兄,与徐霞客同岁,曾任兵马司指挥,能诗善游。

[3]九江:明为九江府,治德化,即今江西九江市。位于长江南岸,南至庐山仅36公里,有登山公路可直达山上旅游中心牯岭镇。

[4]东林寺:在庐山西北麓,东晋高僧慧远创建,为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唐代高僧鉴真曾到过东林寺。现虎溪桥、三笑堂等皆能看到。上文“西林寺”,距东林寺不远,尚存一座唐代六面七层古塔。

[5]建昌:明为县,隶南康府,治今江西永修县西北的艾城。ft

【译文】

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我同族兄雷门、白夫到九江。换乘小船,沿长江向南航行,进入龙开河,行驶二十里水路,在李裁缝堰停泊。登上陆地,走五里路,经过西林寺,到达东林寺。东林寺正对庐山的北面,南方面对庐山,北边倚靠着东林山。东林山不很高,是庐山的外廓。山中有条大溪,从东向西流,中间有驿路作为分界,是九江到建昌的要道。东林寺前门临溪水,进门是虎溪桥,规模很大,正殿已经毁坏,夷为平地,右边是三笑堂。

十九日 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又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请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中攀陟五里[6],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7],即石门也。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8],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9],僧容成焚修其间。从庵后小径,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狮子岩。岩下有静室。越岭,路颇平。再上里许,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犹不辨。逼之,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10],盖毁而新建者。由右庑侧登聚仙亭[11],亭前一崖突出,下临无地,曰文殊台。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侧岐路东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12];北折而东,曰佛手岩[13]。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佛手岩穹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端石歧横出,故称“佛手”。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访仙台遗址也。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14]。竹林为匡庐幻境[15],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16],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17],何论竹林?还出佛手岩,由大路东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溪上树大三人围[18],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

【注释】

[6]陟(zhì):登高。

[7]屼(wù)立:高耸秃立。

[8]咫(zhǐ)尺:距离很近。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9]精庐:旧时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的地方皆称“精庐”或“精舍”。后亦用以称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的地方,成为寺院的异名。

[10]天池寺:明代又改名“护国寺”,覆以铁瓦,受到特别尊崇,日军占领时被毁。即今庐山大天池。山上有一方池,池水终年不涸。池旁长亭即为天池寺原址,附近还有天池塔、天心台等遗迹,寺西平台即文殊台。

[11]庑(wǔ):堂下周围的廊屋。

[12]白鹿升仙台:今名“御碑亭”,在仙人洞西北锦绣峰上,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御制周颠仙人传》石碑今存,高约4米,覆以石亭。

[13]佛手岩:岩石参差,像人手伸出,因名。中有“一滴泉”,终年滴水不断。清代为道士主持,改祀吕洞宾,因改称“仙人洞”。至今仍称“仙人洞”。

[14]竹林寺:仅有竹林小径称“仙路”,石上刻“竹林寺”三字,但四周无寺,此即传说中的“竹林隐寺”。

[15]匡庐:即庐山。相传周时有匡俗兄弟七人在山上隐居,周威烈王派使者来访,匡氏兄弟早已离去,仅存所住草庐,故名“匡庐”。又称“庐山”为“匡山”。

[16]钟梵声:佛寺敲钟敬佛诵经的声音。

[17]海上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以黄金、白银为宫阙,亦称“三岛”。因山形似壶,故又名“三壶”,即方壶、蓬壶、瀛壶。此处泛指虚幻飘渺的仙景。

[18]“溪上树大”句:古树今存,俗称“三宝树”。孔雀杉二株,笔立于众树之上,高约40米;银杏一株,枝桠伸得低而宽。旁边石上有刻记:“晋僧昙诜手植婆罗宝树。”ft

【译文】

十九日 走出东林寺,顺山麓向西南方行走。走五里路,跨越广济桥,开始舍弃官道,沿溪岸向东走。又走二里路,溪流迂回,山峦四合,雾色浓厚有如霏霏小雨。有一人站立溪口边,问他路,得知由这里向东上山为天池大路,向南转登上石门,是天池寺侧面的小路。我熟知石门风景的奇异,路很险要没法攀爬上去,于是请那人做我的向导,相约二位兄长自己到天池寺等待。于是向南渡过两条小溪,经过报国寺,从青绿色的石条阶上,在芬芳的云气中攀登了五里路,仰望浓雾中有一对石峰高耸兀立,那就是石门了。一路上由石岩缝隙中进入,又有两座石峰相对着屹立。路在石峰缝隙中宛转曲折,往下俯瞰陡峻的山涧旁的那些山峰,在铁船峰旁的,都从山涧底高耸屹立,直上云天,并立的山峰距离不过咫尺,争雄竞秀,而层层云烟在重叠的翠峰间缭绕,澄映于四面山峦之外。山峰下汹涌的涧水,浪如喷雪,声如奔雷,腾空起伏,震荡山谷,人的耳、目因为这些景色而狂喜过望。石门内对立的双峰倚靠着岩壁,都构筑有层楼高屋。徽州人邹昌明、毕贯之新修建了精庐,僧人容成在其中焚香修行。从庵后的小路,又走过一道石门,都是在石崖上上下攀踏,石磴穷尽则手挽藤条攀援,完全没有藤条的地方则安置木梯登上去。这样走了二里路,到达狮子岩。狮子岩下修建有静室。翻越山岭,路很平坦。再往上走一里多路,找到了大道,就是从郡城南面来的那条。经过石阶向上走,一座大殿已在眼前,因为雾浓的缘故,从远处辨认不清。逼近它看,只见红的柱子、彩漆的栋梁,这就是天池寺了,大概是毁坏后新建盖起来的。从右边的廊房侧面登上聚仙亭,亭前面有一山崖向外突出来,向下看,见不到地,叫作文殊台。走出天池寺,从大路左面登上披霞亭。由披霞亭侧面的岔路向东爬上山脊,行走三里路,由这里向东再走二里路,就是大林寺;由这里折向北面往西,叫作白鹿升仙台;折向北面再往东,叫作佛手岩。白鹿升仙台三面岩壁直立,四旁有很多高大的松树,高皇帝御制的《周颠仙庙碑》在山岩顶上,有石亭覆盖它,形制很古朴。佛手岩穹隆而高高地屹立着,深有五六丈,岩前端的岩石横岔向前伸出,所以称之为“佛手岩”。顺着佛手岩侧面的庵向右走,山崖的岩石有两层从深坞中突出来,上层平坦,下层逼仄,是访仙台遗址。台后面的岩石上写着“竹林寺”三个字,竹林寺是庐山中的梦幻境地,可望而不可即;台前面,每当风雨之中,时时会听见佛寺的敲钟声、敬佛诵经声,所以因此而当作竹林寺。当时刚好云雾迷漫,即使是山坞中的景色,也像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一样,又何必再论说竹林寺呢?返回来走出佛手岩,从大路往东走,抵达大林寺。大林寺四面山峰环卫,寺前面有一条溪水环抱。溪岸上有棵大树,树粗有三人围,不像是桧树也不像是杉树,枝头结满了累累果实。传说这是宝树,来自西域,原来有两棵,其中一棵已被暴风雨拔倒毁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