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官能吏的故事
包公斩国舅
包公巡按到寿州暗访查案,到了后才知这里的县官不在城里,他便问随从:“知县去了哪里?”
有人悄悄告诉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
老包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本来他是来私访的,因此就未动声色,找个小客店,把家人包兴与行李安排下;自个带着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马不停蹄地直奔瓦埠湖。刚到瓦埠湖边,他就被县官逮住了。县官问道:
“你们五个人是干什么的?”
“贩盐的。”
“叫什么名字?”
“我叫包大,他们是张二、赵三、王四、马五。”
“给庞国舅背纤吧!”
县官不容分说,就把纤绳塞到他们手上。
老包来到湖边一看,果然有十条大官船一字儿排开,桅杆上挂着“庞”字大灯笼。
原来,庞国舅是当朝的一个大奸臣,他仗着是皇上的亲戚,无恶不作。吃饱了饭无事干,尽在床上想主意残害百姓。前一个月,他用花言巧语哄皇上说,瓦埠湖的银鱼好,做汤特鲜!哪个皇上不爱吃呢?听他一奉承,就派他来“采办”。是的,瓦埠湖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那里民谚说:“岗上樱桃冲里米,瓦埠银鱼天下美。”还有寿州城里的糕点,都是誉满全国的食物。庞国舅讨了这份职务,就带着儿子下来了。
他哪里是为皇上采办?他是“借着中秋买月饼”,更要肆意地捞一把!搞得瓦埠湖两岸的百姓,鸡飞狗跳,家破人亡,纷纷出外逃荒。
这不是,船上装的不仅是搜刮来的金银财宝,银鱼狗肉,还有沿途抢来的一些貌美的民间妇女,每条船都是沉甸甸的。
农谚说:“三九四九,到处冻个大疙瘩。”冬日水浅逆风,可苦了背纤的人,一个个冻得脸面生疮,脚手开裂,有些人架不住,就倒在了瓦埠湖的两岸。老包当然未玩过这“猴”,如今也只得忍着。
一天,船在一个集镇边靠了岸,庞氏父子带着爪牙上岸了。老包闲着没事,就一条船一条船地看看。在第五条船上(正是庞氏父子坐的)坐着一个少妇,姿色出众,穿戴非凡,可是满眼泪水,在那里抽抽泣泣的,异常伤心。老包问道:
“大姐,你是庞家何人?有什么伤心的事?”
那妇女惊觉,四顾无人,放声大哭,继而说道:
“妾乃李秀才之妻。我丈夫新近中举,回家祭祖,没有躲避,叫庞子瞧见,把我抢到船上。我夫就写了副对联,云‘曰忠,曰孝,口口声声敬皇上;又抢,又夺,桩桩件件害百姓’,告到知县那里。哪知知县为虎作伥,不但不理,反把我夫交给他们,他们把他杀死,剁成肉泥,每天洒一点到湖里去喂鱼,惨啊!”
老包听了也异常气愤,只是不动声色地说:
“大姐,听说开封府包大人铁面无私,你给我个凭记,我替你告状去!”
那少妇一听,忙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包了点船头筐子里的肉泥,又从身上拿了一条罗帕包着扔给老包,说:
“大哥,我谢谢你!这一生不能报,来生当牛作马再报!我之所以苟且偷生,正是为了这一天。”
老包向少妇点点头,收下那包东西,听到人嘶马叫,知道庞氏父子回来了,就赶忙跑回第一条船边,把罗帕包交给马汉,说:
“悄悄地快回寿州城,宣布巡按大人到!”
“是!”
马汉接受了使命,悄悄地溜了。
庞氏父子一回到船上,那少妇“通”的一声,跳到了湖里。爪牙们折腾了半天,也未捞到尸体。
船到寿县,只见旌旗蔽日,“肃静”、“回避”两面大牌横在路中,市尘喧嚣,人声鼎沸,要知县赶快迎接巡按包大人!知县吓慌了,连滚带爬地从船上下来,就跪在旗子下,连称:“死罪,死罪,有失远迎!”连头都不敢抬。
庞国舅假惺惺地也从船上下来,说:
“包卿,辛苦了!包卿,辛苦了!”巡按大人“包”的旗子下,无人答话儿。庞国舅正在那儿张望找寻,冷不防,老包从他的身后过来,挽着他说:
“庞国舅,想不到我老包给你背了三日纤吧?哈哈!”
庞国舅回头一看,包拯赤着脚,背上绕了纤绳,他开始“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继而坏点子又上来了,对爪牙们喝道:
“混蛋,怎么把包大人拉来背纤!”
随即亲手拿下纤绳扔掉。家人包兴帮老包穿上袍服,他狗颠屁股似地忙着。老包说:
“国舅,这次为皇上采办银鱼辛苦了!‘曰忠,曰孝,口口声声敬皇上’!”
“哪里,哪里。”
“‘又抢,又夺,桩桩件件害百姓’!”
“包大人,你说的我不懂。”
“嘿嘿,不懂?你‘猪鼻子插葱——装象’!我问你,李秀才在哪儿?”
“我不认得他!”
“昨日船上跳水的那少妇是谁?”
“是丫环!”
“哼哼!王朝,把罗帕包当国舅面解开。”
“是——”
王朝解开罗帕包,包里是李秀才妻子的一张状子,还有李秀才写的对联和李秀才被杀的肉泥,血迹斑斑。庞国舅不敢瞧看,晓得事情不妙,双膝跪在地上,叩头如小鸡吃米,口口声声哀求道:
“包大人,请看皇上的面子,饶了我这一遭吧!下次再也不敢了。”
老包说:
“呸!升——堂!”
“喳——”
老包提笔判道:
“庞氏父子,荣膺显爵,身受皇恩,豺狠狼贪,残害百姓,虽皇亲国戚,亦罪不容赦,虎头铡且把威使。知县身为百姓父母之官,助纣为虐,狡而多诈,是宜刀割首级,示众三日,立即押赴瓦埠湖畔执行!”
“喳!”
一声锣响,庞氏父子和知县就一命呜呼!
郑成功在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派何廷斌前往高山族聚居的山村了解情况,并向当地民众说明义军来此是为了赶走荷夷,收复国土,拯救人民的。
原来,荷夷利用传教士散布谣言,说“国姓爷”打来,为的是抢夺财物,见土番就杀,见番舍就烧。吓得高山族同胞人心惶惶,把粮食都藏起来,把壮丁送往深山石洞里躲避,不敢呆在村社里。
何廷斌回来把详情报告以后,郑成功屈指一数,登陆已经十二天,该到高山族同胞那里走走看看了。于是就携带烟、布,由何廷斌带路,往新港、目加留湾、萧垄和麻豆四大社去了。
一路上,何廷斌向郑成功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物产资源。高山族的酋长,召集全村同胞,载歌载舞,欢迎郑成功到来。酋长恭恭敬敬地献上了四项礼品:黄金、白银、稻草、泥土。
郑成功收下泥土,高兴地说:“我们都爱土地,这是祖先开拓的土地,闻到泥土的香味,我们的心就贴在一起了。”
酋长问:“四项礼品,黄金为先,怎么不收金,只收土?”
郑成功满脸笑容,回答说:“土地里面出黄金呵!”
酋长说:“那么就请再选一项礼品,作成双吧!”
郑成功就又收下稻草,激动地说:“我们一起在土地上耕种收获,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该多好呀!”
酋长明白了郑成功的心意,再也不劝他收金银了。另外,民间还流传着郑成功帮助当地同胞发展生产的故事。
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常常带杨英他们在高山族聚居的山林察访。一路上,他只见刀耕火种,农作活儿未免吃力费事,心里惴惴不安,说道:“应该帮他们改进农技!”
杨英提出了倡议,给高山族村社每处送去一付铁犁铁耙,一头耕牛;同时选派一些熟悉农耕的士兵,赶牛犁田耙地,好让高山族兄弟看得懂,学得来,推广农耕操作技术。
水虞厝是最早学会使用耕牛犁田、深耕细作的地方,这里年年农业丰收,粮食成倍地增加,日子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喝水不忘掘井人,农业收成好,当然忘不了郑成功的恩德。因为水虞厝和虞溪两岸,住了一些来自晋江、泉州的居民,开拓荒地。郑成功特地送来了八头水牛,鼓励发展农耕。这八头水牛越繁越多,替附近的高山族兄弟耕田犁地,处处生产都有了好收成。不久,当地人募钱盖了座大庙,要给郑成功塑像。可是长辈们说:“郑成功再三嘱咐,开发祖祖辈辈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大事,决不能把功劳归给他一个人。”
为了尊重郑成功的叮嘱,水虞厝的大庙就塑了一头大水牛,让人们祭祀。不过每当人们朝拜大水牛的时候,都会记起郑成功赠牛送犁耙的功绩,都会讲述郑成功造福于台湾人民的故事。
欧阳修巧对赖秀才
从前,有一个赖秀才很喜欢作诗,可是他只会作上两句,不会作下两句,你说他,他还不服气。有人告诉他:在欧阳县里,有一个欧阳大庄,庄里有一个先生,名叫欧阳修。此人出口成章,不管什么诗都会作。这个赖秀才听说后,就赶快跑着去找他。
走到半路上,他遇了一片干棒帐子,就作诗了:“远看黑嚓嚓,近看赛麻杈。”完了,没词了,又走。走着走着,又遇见一道河,河里有一些老白鹅,就又作诗了:“忽遇一道河,一群老白鹅。”没词了,又走。走着走着,又遇见一道沟:“忽遇一道沟,去找欧阳修。”他嘴里说着去找欧阳修,就来到了欧阳庄。
在庄头上,他遇到了一个老头,说:“老先生,这是什么庄?”
“欧阳庄。”
“有个欧阳修老人,你知道在哪里吗?”
“你找他做什么?”
“我听说这个老先生会作诗、对诗,我找他教教我。”
“你有什么诗难对,说给我听听。”
“别的我也不说,我就说说我走在路上得的。”
“你说吧。”
“我遇到一片干棒帐子,就作了首诗:‘远看黑嚓嚓,近看赛麻杈。’”
老先生说:“未结黄金果,先开玉白花。’这不就对上了吗?”
赖秀才说:“是不假,俺怎不会说呢?”
老先生也不理他,问:“还有什么?”
“忽遇一道河,一群老白鹅。”
“鹅在水面上,黄爪泛绿波。”
“忽进一道沟,去找欧阳修。”
“修也不知你,你也不知羞。”
对完了,赖秀才知道自己被骂了,就问:“你这位老先生学问这么高,你叫什么名啊?”
“我就是欧阳修。”
钱王除神
钱塘江的潮水一直就很大,潮头又高,来势又猛,因此两岸的堤坝,总是这边才修好,那边又被冲垮了。
“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湖水给人民带来的灾害,从这句话里就可以想到了。
到唐朝末年,有个吴越王叫钱镠的,勇猛无比,当时人们都称他为“钱王”。
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感到各种事情都还容易办,就是这道江堤难修。每次江堤刚刚要修好,一下子大潮又把它冲垮了。钱王生起气来,限期叫手下人一定要修好。钱王手下的人很着急,只好把实情报告钱王道:
“大王,这江堤还是不修吧。因为江里面有个潮神,专跟我们作对,等到我们把江堤修得差不多了,他就兴风作浪,鼓起潮头,把它冲塌了。”
钱王听了满肚火,气得胡子一根根都直竖起来,瞪着眼厉声喝道:
“哼!你们这些没用的家伙,为什么不把那个潮神拖上来给宰了?”
手下人慌忙说道:“他是个潮神,跟海龙王住在一起,我们哪能够去找他。何况他来的时候,随着潮水翻滚,全身都在潮头的海水里面,我们看不到,更没有法子去捉拿他。即使乘着铁打的船去寻找,一碰到潮头,也会给它吞没了。”
钱王听了,两眼直冒火星,大吼道:“呸!难道就让这个小小的潮神来胡作非为?”他想了想,说:“好,让我亲自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这一天,给我派一万名弓箭手在江边,我倒要去见见这个潮神!”
你知道钱王为什么选八月十八这一天?原来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这一天潮头最高,水势更是排山倒海,凶猛无比,潮神这天总是骑着白马,跑在潮头上面。
八月十八到了,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钱王一早就到台上观看动静,等待潮神到来。可是那一万名弓箭手,却陆陆续续,迟迟还未到齐。钱王就问为什么还没有到齐,还不排好阵势?
有个将官,上前跪下来道:“大王!弓箭手来江边时,要经过一座宝石山,这地方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何况过山又得爬上爬下的,因此来得慢了。”
钱王听了,喝道:“呀呸,这样岂不要耽误了大事!说罢,立刻跳上千里驹,飞也似的来到了宝石山前,一看,果然如此。他连忙跑到山顶上面向四下张望,只见这山的南半边有条裂缝。于是他坐了下来,把两只脚踩在山的裂缝处,用力一蹬,这山竟然给他一下蹬了开来,中间出现了一条宽宽的道路。那些将士见了,人人喝彩,个个欢呼。没多久,全部弓箭手就通过这条大路,到江边聚齐了。从此,那个地方就叫做“蹬开岭”,钱王的一双大脚印子,至今还深深地陷在石壁上面哩。
钱王又飞快地骑着马到处巡视了一番,等他再到江边大王台上的时候,一万名弓箭手早就排好了阵势。沿江的百姓,受尽了潮水的危害,修堤治水,哪个不欢喜,谁人不尽力?如今听说钱王射潮神,都争着来观战助威,几十里路长的江岸,黑压压地挤满了。钱王见了这般声势,胆子更加壮起来了,忙叫人拿来笔墨,写下两句诗:
“为报潮神并水府,
堤塘且借与钱城。”
马上把诗丢进江水里去,大声呵道:“喂,潮神听着!你若答应这事,就别再发潮水了!假如你执迷不悟,仍然发潮水来冲堤,那就莫怪我手下无情!”
岸上的百姓以及弓箭手听到,都欢呼起来,那声音就像雷鸣一样。大家都对着江水,聚精会神,观看动静。
可是潮神并没有理睬钱王的话,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飞疾滚来,愈来愈快,愈来愈猛,等到近时,就像冰山爆炸,雪堆崩裂,奔腾翻卷着直向大王台冲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喝令:“放箭!”话音一落,他抢先就“嗖”声一声射了出去。
这时,只见岸边万箭齐发,直射潮头。百姓们都跺脚拍掌,大声呐喊助威。一万支箭射了,又是一万支箭;一万支箭射了,再是一万支箭;“嗖嗖嗖”,霎时射出了三万支箭,射得那潮头不敢再向岸边冲击过来。钱王又下令:“追射!”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向西南退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直到今天,潮水一到六和塔边就小得多了,而在六和塔前面,江水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像个“之”字,因此人们又叫这个地方为“之江”。
从那以后,江堤才得以造成。老百姓们非常感谢钱王,说他为民除了一大害,因此把江边的堤坝,叫做“钱塘”。
尧王嫁女
尧王有两个女儿,大闺女娥皇是养女,小闺女女英才是尧王亲生的。尧王很喜欢他的两个女儿,每次出巡,总是带着她们一起去。
尧王经过多次考验,觉得舜是个可靠的人,就将国君禅让给他,又决定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这就是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尧之二女,舜之二妃”。
娥皇和女英要同时嫁给了舜,姐妹二人心里都很高兴。惟有尧妻心存一桩愁事,她总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女英为正夫人,让养女娥皇为偏房,尧王坚决反对。尧王出了三道考题,以才定先,能者为师,智者为导。尧妻只好同意。
第一道考题:煮豆子。
尧王给两个女儿各十粒豆子,五斤柴火,先煮熟者胜。
姐姐娥皇长年做饭,很有经验。锅内只倒了少量水,杯水车薪,时间不大,一会儿就煮熟了,柴还有余。妹妹女英却相反,盛了一满锅水,水多柴少,柴火烧尽,水还未热,当然豆子更谈不上熟了。尧妻心里真不好受,嘴里却无法说。
第二道考题:纳鞋底。
尧王笑着让老伴取来一双鞋底和两把绳子,分给两个女儿,每人一只鞋底和一把绳子,谁先纳成,谁就为胜。
姐姐娥皇常纳鞋底,又熟练又有窍门;她把长绳子剪成短节,纳完一根再纳一根,不到半天工夫,一只鞋底就纳成了,还纳得平平展展,又好看又耐实。女英用长长的一根绳子纳,很费劲,绳子不时打结,半天连半只都没纳好,还是歪歪扭扭,针脚也稀,又不平展。尧王不言语,尧妻心里非常生气,暗暗盘算,准备对策。
临出嫁动身之前,尧王又出了第三道考题:比谁快。先到历山坡舜帝的住地者为胜。
这时尧妻说话了:“娥皇是姐姐,理应坐马车,三马一车更排场。女英是妹妹,理应骑走骡,单人骑骡更一般。”尧王明知有偏,想据理力争,可是出嫁的时辰已到,来不及了。只得如此,让她们去吧。
妹妹女英骑走骡,抄小路飞快跑,姐姐娥皇坐马车慢慢前进。事有凑巧,女英走到半路,走骡突然下驹了。气得女英骂道:“该死的骡子,偏在这时候下驹,真误我的大事,以后别下驹了。”所以,骡子从此再不下驹。骡子下驹的地方,也因此得名为“落驹村”。
这时,娥皇的马车也赶到了。娥皇见妹妹急成这模样,知道出事了,立即下车把女英拉上马车,一同奔向历山坡。
舜帝和娥皇女英成亲后,对两个妻子百般疼爱,没有偏正之分。姐妹两人也齐心协力辅佐舜帝治理天下,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李良审鹅
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后,在返回长安途中,路经沛县。南北征杀十余年,第一次回到家乡,重见故乡父老兄弟,真是无限的感慨。这一天,高祖在沛宫摆宴,款待乡亲父老,乡亲们都为本乡出了个皇爷而高兴,正当尽兴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问道:“门外为何如此吵嚷?”高祖话音一落,县令一旁“刷”地站起,伸过头去往外侧耳一听,才慢慢安下心来,转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头道:“皇爷恕罪。令早卑职来拜皇爷,遇一乡民拦路喊冤,状告本城店主霸鹅。因奉皇诏,卑职不敢耽搁,……不想他们闹了上来,使皇爷受惊,卑职罪该万死,罪该万死!”高祖听后沉思起来,他听说这个县令昏庸无能,靠着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亲眼看看这位县令的本领!高祖暗暗拿定主意,连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为大,尊县不妨即速审理!”没等县令回答,高祖就已离开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处为堂,我等暂且一避!”
县令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心中连连叫苦。你想,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多大的胆量敢在皇帝面前审案?何况这样的一个无能之辈!县令不敢推托,只好硬着头皮擂鼓升堂。那乡民被差役带到堂前跪下,哭诉道:“……二十只鹅为小民所养,指望卖鹅来购买农具开垦荒地,养家糊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鹅,反诬小民刁赖……求老爷为民做主哇!”
县令听罢,装模作样,手指店主大喝一声:“店家,你平白无故霸鹅,该当何罪?”谁知那店主没有害怕,听到喝声就扑腾跪在地下,连忙分辩:“老爷容禀:小店家闻高祖皇爷将要返乡驾临,就备鹅二十只,孝敬老爷以备皇爷受用,不料这乡野流贼,仗着如今皇爷法宽,爱民如子,就胆大包天,来得我店,见鹅起意,生出这谋鹅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爷明察。”县令听完,觉得店家说的也有理,心想,这可怎么了结呀……随后眼珠一转:咳,村夫流民,判轻判重谅他也不敢怎样,再说,本县若连一个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爷面前,不是显得大大的无能了吗?想到这里,忙吩咐两边:“野夫民贼,骚扰本县——给我拿下,重责四十,收入南牢,听候发落!”那乡民毫无惧色,连声高喊冤枉,被差役强行架出。
其中的破绽,高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这样一批“青天”,将要造成多少冤案啊,我这汉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会败在这批人的手里……高祖忍着怒气走进大堂,冷冷地问:“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断明了?”
县令一听高祖这口气,知道不妙,吓得浑身发抖。停了一会儿,高祖又问:“此案审理得如何了?”县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吓得面色如土,哪里还敢哼一声,急忙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高祖抬头环视一周,微微一笑道:“诸位父老兄弟,县令大人不作回答,想必案子没有结果!既然如此,店主岂能逍遥?”说着又向众人摊开两手,轻轻说道:“战场识良将,治世出英才。你们谁能明断此案?”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皇爷想招贤理案呀!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敢站出来冒这个大险呀,众人只是你瞅我瞧,谁也不吭一声。
这时,角落里一个身体瘦弱,双目炯炯的人一声高呼,双膝跪在案下道:“皇爷万岁,万万岁,恕小民无罪。我愿意来试一试!”
刘邦闻言大喜,忙离座向前双手搀起。大家一见此人,不免一惊:“这不是书生李良吗?”李良直起身,对高祖说:“要将两家唤回,当面说清;并速将白鹅送上,我要审鹅,鹅供为证!”
“审鹅?”众人大吃一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是审鹅!二十只全审——请备二十支笔,二十块帛,要鹅一一招供!”李良说得如此平平静静,连高祖也暗暗吃惊,不禁疑虑重重:此人莫不是疯魔中邪,天下哪有审鹅一说,鹅岂能写字招供?
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转身对高祖躬身一礼,说道:“请皇爷万岁明天审察!”
第二天,李良开堂审鹅。高祖上坐,店主和乡民跪在堂下,沛城众位父老兄弟列坐两旁,门外还有不少人等候着观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便回头高声吩咐:“将二十只鹅的招供呈来!”
话音刚落,二十个差役一人捧着一块帛,从后堂急急走上来。这时,大家的双眼瞪得像一对对铜铃,目光“刷”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细细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鹅屎外,别的什么也没有,更没有什么“招供”!许多人由失望变得紧张起来,个个都在为李良担心。
这时,李良站起来,对着布帛看了一会儿,忽地,他皱起了眉头,一声猛喝:“店家!如今真相大白,你开黑店,霸占民鹅,二十只鹅已将实情供出,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店家自知理亏,吓得两腿筛糠,瘫倒在地,最后只得点头认罪。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转脸对惊呆了的乡民说:“老乡,现在物归原主,把你的二十只鹅赶走吧,换回农具,多开荒地,好好地过日子去吧。”
李良见众人还愣在那里,不知究竟,就指着帛微笑着说:“城里人养鹅,鹅吃的是粮食,屙的是黄屎;乡下人养鹅,鹅吃的是青草,你们看,这块块帛上,不都是青青绿绿的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只见高祖伸手拉住李良,连声称赞道:“好,好!这才称得上是沛县的青天!”从此,李良便成了沛县县令。
李良在沛县任职多年,百姓安居乐业。直到现在,人们还很怀念李良这个青天县令。
李世民选贤
唐太宗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有人为了讨好他,就向他告发魏徵,说魏徵在李世民同兄弟间争权争利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时,曾多次劝说李建成早定计划下手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魏徵面不改色,很从容地说:“太子(李建成)如听我的话,不会遭今天杀身之祸。”太宗非常佩服他的胆识和忠诚,认为魏徵是个贤才。不仅没生气,反而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后来直至丞相。另外,还选用了一批李建成、李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跟随李世民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随李世民那么多年,现在他当了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仇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老关系来作选贤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怎么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清官海瑞除二张
一天,海瑞正准备备轿出巡,忽然有人击鼓喊冤,就只好改变主意,立即升堂。
告状的是一位山村民女,十七八岁,长得非常漂亮,名叫黄珠珠。她衣衫褴褛,头发散乱,痛哭流涕,手脚还带有血迹。
原来,兵部尚书张鏊有两个侄子,名叫张魁和张豹,他们俩奉命从南京来到兴国筹买木料,欲图霸占黄珠珠。黄珠珠宁死不从,父母被话活打死,她趁混乱逃到县城鸣冤告状。
海瑞听了,非常气愤,当即安顿了黄珠珠,决定捉拿张魁、张豹。但这两个贼手下有很多家丁,怎么才能抓到呢?海瑞经过再三考虑,想出一条妙计。
第二天,海瑞带着几个衙役,抬着山珍海味来到张魁、张豹住的地方。一进门,海瑞就说:“二位辛苦,下官失迎了!今天特来慰劳。”张魁、张豹根本瞧不起海瑞,但一看这些山珍海味,便连声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说完,一同坐下攀谈起来。
海瑞擅长辞令,取得了张魁、张豹的信任,就邀请他们进城做客,并说:“城里有美女,二位如有雅兴,下官愿效劳。”
第二天,张魁、张豹早早来到县衙,果然见有两个浓装艳服的美女出来迎接。张魁、张豹的骨头都酥了,正要上前纠缠,忽听一声“拿下!”左右涌出两班衙役,将他两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海瑞立即升堂问罪,两人不肯招认,海瑞叫黄珠珠出堂作证,才无法抵赖。但两人自认为是兵部尚书的亲侄儿,海瑞不敢把他们怎样,竟哈哈大笑,斥问海瑞:“海大人,你知道我们是谁吗?”海瑞火冒三丈,大声回答:“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说完,吩咐左右将两人各打四十大板,送进死牢。
张家的家丁赶忙回家禀报张鏊。张鏊听后,心急火燎,连忙派人送来亲笔书信和白银千两,并以升官进爵相许,要海瑞立即放人。海瑞严辞拒绝,执行刑期一到,便斩了张魁、张豹。
不久,张鏊便勾通宰相严世藩,以“通匪”的罪名把海瑞抓了起来,打入监牢。直到严世藩死后,海瑞才被释放,重新被重用。
“簸箕”轿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郑板桥一到潍县就坐了“簸箕”。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柴地”,豪门、财主、地痞、流氓串通一气,为非作歹,搅得民不聊生。凡是上任的县官,不是和他们一块儿胡作非歹,就是落一身罪名,赚个不白之冤,被他们挤跑赶走。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八怪”之一,又长得貌不出众,当然明摆着要受“算计”啦。在他到任之前,人家就设好了圈套,单等县太爷一到,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天,郑板桥到底来上任了,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轿夫们又施礼又鞠躬,郑板桥欢欢喜喜上了轿,谁知,人刚进去还没坐定,那轿子就发疯般地“飞”起来了,活像老太婆簸簸箕,左右摇晃,上下颠簸,直把个郑板桥筛得前仆后仰,跳起落下,头上碰出了疙瘩,腚上磕起了饽饽,要不是轿栏遮挡,早从里面抛出来了。原来,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簸箕计”,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而且四人小轿十六人抬,忽跑忽住,乱颠乱颤,换着班地折腾郑板桥,还一边走,一边哼着怪调子:
今日老爷乍到,
先坐簸箕小轿;
往后不听使唤,
拿你乌纱撂高;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这其中的“机关”哪能不明白?“哼!瞎了眼的东西,看我饶得了你!”他心里这么想着,两手紧紧抓住轿栏,两眼不住地从轿窗里往外瞅。“有了!”他心里不禁一喜,高声朝外边叫道:“住轿!”
轿夫只好把轿下落了,阴阳怪气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郑板桥走下轿来,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那场边堆垛的是何物呀?”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禀告老爷,那叫土暨。”
“暨有何用啊?”郑板桥故意问道。
“老爷熟读圣贤书,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暨,是此地人用来支炕的;炕,是此地人用来睡觉的。”
“好好好!”郑板桥叫道,“快给我把暨抱到轿里,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
轿夫们一听,愣啦!另一个赶忙打一躬说:“启禀老爷,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
“呸!那玩意儿老爷我早睡腻了。”郑板桥打断了轿夫的话,“休再啰嗦,一人两个,给我搬到轿中!”
他们心想,不搬就是违老爷之令,治罪不轻呀!只得乖乖听候吩咐,不多不少,一人两个,将暨搬到轿里。这都是些大模子暨,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沉,再加上一个人,可真够抬的!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汗流满面。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高声吩咐道:“快颠起来,快唱起来!老爷我就爱坐这个‘簸箕轿’呢!”轿夫们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难开口”,只顾“呼哧呼哧”地大喘气啦!郑板桥却来了精神,他坐在轿里,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叫你簸簸箕,
你偏喘粗气;
抬到衙门里,
一人三板子!
轿夫们听了,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了。
岳阳楼的传说
唐朝开元四年,有个姓张的大官被贬到岳州(今岳阳市)来当太守。张太守到了岳州之后,愁眉紧皱,痛苦不堪。有一天,他带着几个人出去巡视,顺便散散心,可是转了半天,也没找到个风景好的地方。
太阳落山的时候,太守带着随从转到西门外湖边上,看见前面有个圆形石台,上面建了个小亭阁,亭上挂着“阅兵台”匾额。原来这里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兵时修的。张太守登上阅兵台,远望无边无际的洞庭湖,顿时感到心胸开阔多了。一个随从对张太守说:“老爷,这里既可登高望远,又可观赏湖光山色,如果在高处筑座楼阁,那该多好呀!”
张太守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打定主意,只等良辰吉日,动工建楼。第二天立即出榜,招聘名师巧匠,担任工程总管。
有一天,从潭州(今长沙市)来了一个青年木工,名叫李鲁班,自称擅长土木设计,无论什么亭阁楼台,宫殿庙宇,都能设计得尽善尽美。张太守便命他主管工程,限他一个月之内,画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盔顶的楼阁图样来。
李鲁班成天躲在房子里,画了又画,算了又算,整整搞了七七四十九天,纸样画了一大堆,不是绘成一座土地庙,就是画成一个过路亭。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一点结果。
张太守气极了,他对李鲁班说:“眼下工匠来了这么多,只等你的图了。真该死,你误了我的大事!再宽限你七天,到时候交不出来,绝不轻饶你!”
李鲁班吓得冷汗直冒,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个人坐在湖边上哭起来了。木工、石匠见他哭得实在伤心,都跑去劝他说:“哎哟,你这个青年人哪,何必这样认真呢,不知道就不知道嘛,好好地在张大人面前认个错就是了。”
也有人说些风凉话:“既然取名鲁班,就一定有鲁班的本领,设计一个小小楼阁算得什么!”
李鲁班听了这些话,便诚恳地说:
“各位师傅,我在乡下也做了六年手艺,茅屋瓦房盖过百十来栋,真没有想到画个楼阁图会有这么难呀。事到如今,只好请众乡亲帮帮忙,往后再重重地报答诸位。”
这时,有位白发老人站到人群前面来了。这位老人家,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两个月来,他每天都在工地上转来转去,问长问短,他对李鲁班说:“我看真鲁班也是从小苦学出来的,如果光躲在房子里画图,是难得画出个好楼阁来的。还是要和别的师傅多多商量才好。”
“看样子,你一定也是个木工师傅了?”李鲁班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你老人家见多识广,请你费神帮帮我的忙好吗?”
老人说:“我没有画过图,只不过呢,我这里有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的。”老人把背着的包袱打开,里面装的是一大堆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还编了号码的木柁柁,他随手往地上一摊说:“若是还差点什么的话,到连升客栈的楼上找我就是了。”说完之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鲁班抱起那堆木柁柁,蹲在工棚里苦思冥想,摆来弄去,竟连饭也忘记吃了。
有个年轻木匠见他这样入迷,抓起几个木柁柁往草堆里一丢,说:“哼,那个老汉疯疯癫癫的,说不定是个吹牛皮大王,你也真的相信他?”
旁边几个老木匠连忙说:“年轻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人家年纪那么大了,他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你凭什么说他吹牛皮?”
老木匠们一个个坐下来和李鲁班一起按着木柁柁上面的号码,慢慢地摆弄起来。他们摆了又摆,突然,大家高兴地齐声喊叫起来:
“快来看呀,一座顶漂亮的楼阁模样儿做好啦!”工匠们听见了,跑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座壮观的楼阁模型。不一会儿,整个工地的人都围过来了,人人夸赞不已。可是看来看去,还有个飞檐少了五个斗拱。大家按号码仔细一查,不多不少缺了五个木柁柁。刚才那个丢木柁柁的青年木工,也跑来了,毫不在乎地说:“整整一座楼阁的模样儿都做出来了,差这几个木柁柁愁什么!等我来照样做几个补上去就是了。”哪知道他做了一天一夜,木头砍了百多块,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不是长了半分,就是短了半分。这时,他才想起被自己丢掉的那几个木柁柁,心中很觉得过意不去,只好对大家说:“实在对不起大家,只怪我太不懂事,那少了的斗拱,就是先前被我丢掉的那几个。”
“丢在哪里?快带我们去找回来。”大伙齐声问道。
“就在前面茅草堆里。”青年木匠领着大伙在那一片野草丛里找来寻去,好容易找出了四个,还有一个却怎么也找不出来,野草都扯光了,也不见木柁柁的影子。
这时,张太守听说楼阁模型造好了,急急地赶来一看,果然气派不凡。他高兴极了,连声称赞说:“如此壮观、雄伟,真可谓天下第一楼矣。”
“启禀老爷,此楼模型还差一个飞檐斗拱。”
“此楼模样出自何人之手?快快请来将斗拱补上。”
“禀老爷,是个白发老人,不知姓名,只知他住在连升客栈。”
张太守领着大家急急忙忙奔到连升客栈,要找白发老人。老板娘听说张太守亲自来找人,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慌慌张张跑出来说:“哎呀,这个老头子进店两个多月了,白天从不落屋,夜间就在楼上劈呀锯的闹到半夜。我还以为他帮人家做家具,谁知道他只给那些孩子们做些好玩的。”
“快快打开楼门,让我去看个究竟。”张太守那个急不可待的样子,把老板娘吓坏了,她连忙把楼门打开。让张太守查看。
张太守上楼一看,没见老人的影子,只见床上摆着一张绘制得精致美观的楼阁图样,桌子上还有十几个木柁柁。老师傅们认真地翻了一阵,发现桌上正好有缺少的那个号码的木柁柁,连忙拿回去一摆,便构成一份完整无缺的楼阁模型了。张太守和大伙拍手大笑起来:
“这才是真鲁班来了,一定要把他找到。”
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张太守连忙派人到岳州城内城外四处查访。头天没找到,第二天还是没影子,直到第三天清早,忽然有人前来报信,说有个白发老人在湖滩上用石头砌了一个拱洞,又在拱洞上面砌房子。张太守听了,领着几个人连忙赶到湖滩。可是那个白发老人又不见了,只见那石头砌成的拱洞上面,架起了一个非常美丽壮观的楼阁,张太守指着湖滩上的楼阁模型,赞叹道:“此人才智非凡!看来用拱洞做楼基可算别具一格。这真是得天之助也!”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者人,手握一把尺子,正在对面高坡上丈量土地,张太守连忙问众人:“前面可是……
李鲁班高兴地叫喊起来:“正是他,正是那位老师傅呀!”
张太守赶上前去,一边行礼,一边说:“久仰师傅技艺超群,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敢问师傅莫不是姓鲁?”
白发老头连连摇头说:“我姓卢,鲁班是我的师傅。”
“令师今在何处?请求指点,下官有事求见。”
白发者头指着前面许多木工、泥匠说:
“你看他正在那里向老师傅们请教哩。”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个异样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正在和工匠们谈论着什么。张太守领着大家赶过去一看,那些正忙着做事的木工泥匠,仿佛人人都像刚才看见的那个卢师傅,但又分不清哪个是真正的鲁班。待他们回头再去找那个姓卢的师傅时,只见地上留下一把尺子,上面清清楚楚刻了“鲁班尺”三个字。
张太守急忙登上当年鲁肃的阅兵台,面对八百里洞庭湖水高声呼喊着:
“鲁班师傅——,请你再来哟——”
湖面上,顿时远远近近响起了一片“来哟——来哟——”的回声。
这时,西边天上,红霞万朵,仿佛有个白发老人,乘着一只白鹤,向水天尽头飞升而去。
木工、泥匠师傅们按照那白发老人设计的式样终于造成了楼阁,并以西城门拱洞作为楼基。人们把三层飞檐拱取名为“鲁班斗”。由于这个楼阁位于天岳山之阳,所以大家就称它为“岳阳楼”。
吴王夫差的故事
从前,扬州这个古城属于吴国的地盘,非常荒凉,处处杂草丛生,蚊虫成群。而现在,这里却是一个花红柳绿、稻谷丰产的宝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流传着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那还是在远古时候,中国被分成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它们之间连年不断地打仗,老百姓被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不得安生。如果一遇到灾荒,就更苦啦!吴国也和别的国家一样,经常派军队去攻打周围的邻国。有一年秋天,吴国遭了水灾,眼看到手的秋谷全部给水淹没了,连谷种都没有收到。
老百姓整天饿着肚子,吴王夫差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很是着急,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亲自领兵攻打北方的齐国,抢些粮食回来度荒年。
一天傍晚,他领着人马走到一个山沟,迷失了方向。他立刻派几个士兵到附近去找个向导来带路。自己则坐在马上等着。不大一会儿功夫,士兵们回来报告说:周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眼看太阳落下山,夫差干脆下令叫人马扎下营盘,等第二天再去找人。
他正准备下马休息,突然看见远处有一个人从草地上飘飘悠悠地向他走来。他感到很奇怪,就手提宝剑向前迎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年轻的姑娘,那姑娘好看极了,黑黑的头发披到了双肩,圆圆的脸像红红的苹果,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不等夫差开口,那姑娘就在他的马前施了一个礼问道:“大王,你到哪儿去?”夫差望了望她,答道:“孤王要到齐国去筹粮!”姑娘又问:“那么,你怎么不走呢?”
夫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她,并请她带路。姑娘听夫差说完,满口答应下来。她朝夫差笑了笑说:“不过,我在没有给你带路以前,请大王告诉我几件事情。”
夫差听她答应带路非常开心,就说:“好,你说吧。”姑娘把手指了指天空问道:“大王,你说天上有没有太阳?”夫差原以为她要问什么难题,一听问的是这个,便哈哈大笑说:“有啊!”
姑娘又问:“大王,你说地上长不长稻谷?”
夫差说:“长啊!”
姑娘接着问:“那么你为什么要到齐国去抢粮呢?”
夫差被姑娘问得怔住了,只好把遭遇水灾筹粮度荒年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姑娘听了夫差的话,跪下叩了一个头说:“大王,我们都是黄帝的儿女,分散居住在四面八方,天下的百姓全是一家人,一家人怎么能互相仇杀呢?”夫差想不到这个年轻姑娘竟敢当面责问他,刚想发作,举剑把她砍了,但转念一想,还得用她带路,只好忍了忍气,大声吼道:“不去打仗,叫我拿什么给百姓吃呀?”
姑娘不慌不忙地说:“大王,只要你使百姓安康,我就会帮你忙的!”
夫差听了半信半疑。心想,口气不小,小小年纪能帮我什么忙?姑娘见夫差怀疑的样子,便转身举手朝地上一划,说也奇怪,大地裂开了一个长长的大口子,一片金光闪闪。夫差连忙跳下马来一看,口子里装的全是饱满的稻谷,足足可供吴国吃好几年。他惊奇极了,忙问姑娘是什么人?这些稻谷又是从哪儿来的?姑娘微微一笑:“大王,我是你脚下的臣民,这稻谷是我每年在收割以后从田野里拾来堆藏到这里的,现在就送给你吧!”
姑娘说完就变成一只蛤模,一蹦一跳地走了。夫差恍然大悟,感动极了,朝着蛤蟆爬去的方向鞠了一躬,打消了去攻打齐国的念头,命令士兵把稻谷搬出来,除留下一些做种外,全部分给老百姓度荒。
吴王和士兵们原地住下来,开垦荒地,播种农田。没过几年,吴国就繁荣富强起来了。
李世民三请张古老
大唐初年,边关告急的战报一夜五次飞到长安。这可把唐王李世民急坏了,决定御驾亲征,他和元帅尉迟恭带了二十万大军直奔东北边境。
人人都知道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黑脸大帅尉迟恭,打仗时确实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就是脾气很急。本来这行军就紧得风吹一溜烟,可他还下令急行,恨不得日夜连轴转。这会儿正是夏初的时节,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眼看离北边的燕山还有百八十里了,忽然天上乌云密布,跟黑锅底似的。“咔嚓——”一声雷响,下起瓢泼大雨来,大道上拖泥带水,队伍人困马乏,走不了啦,只好就地扎营,盼那日头早点出来好行军。谁知这雨没完没了,一下就是十来天,可把唐军窝住啦!李世民、尉迟恭愁得不得了。军营里的粮草眼看要光啦,后边的粮草车还没影。这二十万人出征,扯地连天,人吃马喂的,可不是闹着玩呀!尉迟恭一连下了十道令箭去催粮草,可回来人报告说,半路河里都涨满了水,粮车被阻,难以通过。你说要命不要命!
远水解不了近渴啦。大雨刚一停,尉迟恭就派人到附近征调,谁知老百姓受够了兵抢马夺,见当兵的就躲。尉迟恭没办法,只好到李世民那儿去请旨。
李世民也折腾得几宿没合眼,听了尉迟恭的禀报,他沉思了一下说:“不要派人了,咱们一起去!”
李世民、尉迟恭和几个谋士便走出了军营,转过了几个土岗子来到一个村里。老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做买卖的,没人再躲。他们刚要找人询问,忽然土岗子前边传来一片孩子的喧闹声:
唐王,唐王,
打仗缺粮。
计算不周,
愁坏心肠。
尉迟恭听见这儿歌就火了:“这都是村里的刁民成心跟万岁作对,等我拿他几个来!”他这一喊,像半空打了个响雷,把孩子们全吓跑了。
“慢着。”李世民一把拉住了尉迟恭,“儿歌不会轻易出,村里说不定会有高贤,咱们不妨登门去请教。”
“这?”
他们正说着,过来几个扛犁的庄稼人,上前一问,几个人都乐了:“这儿哪有什么高贤哪!”他们上下打量了唐王等人说道:“看你们几位老客像是远道而来吧?还不知道我们这里的事情。在这方圆左右,谁有难事都问张古老。张古老脾气古怪心眼好,你们有什么难事去问他吧!”
“他住哪里?”
“北边的后骆驼港!”
唐王大喜,要尉迟恭赶回军营,备厚礼去请张古老。
尉迟恭嘴上领旨,心里满肚子不高兴:“一个乡巴佬,也至于这么大举动。”他回到军营,派士兵拿大令去传。谁知去了一个时辰,士兵独自回来了,说张古老不肯来。尉迟恭火冒三丈:“我去把他绑来!”说着,骑上马就奔后骆驼港去了。
李世民听说尉迟恭去拿张古老,知道糟了,急忙赶到大帐,见尉迟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就问:
“你请的人哪?”
“早没影了,要是找到他,非把他……”
“住口!十万军马困在此地,你却任意胡来。叫士兵备马,你随我去赔礼!”
唐王一行人直奔骆驼港而来,可到了张古老的住处,还是不见人影,问遍了村里人都摇头说不知道。
尉迟恭说:“你看,万岁来了他也走,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不,请人要有诚心,刘玄德能三顾,咱们不能三请吗?只要能找条生路,来十趟八趟也值得!”
尉迟恭笑着说:“刘玄德请的是能人诸葛亮,而主公请的是乡下老头,值得吗?”
“休再多言,明日再来!我就不信诚心打不动张古老!”
谁知又往来了两天,张古老的门上还是挂锁无人。尉迟恭埋怨道:“我看这张古老根本就没什么能耐,成心躲我们呢!”
李世民长叹一声:“看来天不助我这无道之人,难道只有退兵不成!”
晚上,李世民闷闷不乐地在帐内召集各营将官商议计策。众将领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帐子里沉闷无声。
正在这时,忽然军士进来禀报:“启禀万岁,帐外来了一个老汉,自称是张古老,要见万岁和元帅!”
“哎呀,来得好哇!”李世民惊喜万分,“众位爱卿,快快出迎!”
帐外,月光下站着一位白发长须的老头。他见了李世民,慌忙参拜:“老汉我是个乡下老朽,却蒙万岁几次到寒舍,心里实在不忍呀!”
尉迟恭心里好恼:“这个乡巴佬,果真古怪透了。三次请你你不来,今天又自己找上门来,实在是不可思议呀!”
李世民连忙给老人让了座,把北征遇雨缺粮的事说了一遍,求父老们想想办法。
张古老说道:“万岁为国为民的一片心意,百姓已经知晓了。只是眼下麦子未熟,乡亲们家中存粮又不多,即使全部征来,也不够用呀!”
“唔,原来这样,那就只有退兵了吗?”
“不!”张古老站了起来,“老汉今天就是为此事来的。要解决这二十万军马的粮草,只有前面河套中那千顷沙滩!”
“沙滩?”众人迷惑地望着张古老,“这沙滩寸草不生呀!”
“不,有一种鸡鸣谷,只要水分适量,专能在这沙滩中生长。这谷子据说还是神农氏见这一带多沙地而留下的。这谷子,晚上播下,明日鸡鸣天亮就能发芽,正午就可结穗,所以叫鸡鸣谷。因秧苗矮小,收成少,种的人就不多了。万岁如果将千顷沙滩播下,三两日之内就可解这危难!”
“噢,有这样的神谷?只是谷种从何而来呢?”
“老汉我均已备齐,万岁不必担心。”
“好哇!还有这耧耠之物一夜能备齐吗?”
“万岁,你来看!”张古老说着,领着李世民和众将出了军营。走出不远,就听前面一片喧闹声。月光下,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扛着耧耠、曲辕犁,牵着牲畜的人还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张古老指指人群道:“老汉得知万岁亲征抗敌,三日来走遍了四乡,邀集众乡亲今晚在此相聚。只要军令一下,立刻就可下种。”
众人听了张古老的话,又惊又喜,李世民更是激动万分:“父老乡亲之情,理当重谢,老丈更应加封呀!”
“不,不!”张古老摆摆手,“百姓只盼有个圣明之主,能使我们安居乐业,别无他求呀!”
尉迟恭不解地问道:“老丈既然有此鸡鸣谷,为何让它拖到今日呢?”
张古老摸摸胡须笑了:“将军还不知道这鸡鸣谷,地干不生,水旺不长,必须在雨后三日方可下种。我如果在三日前拿来给将军,将军心急如火,必定立即下种,那岂不误了大事吗?万岁、元帅,快快传令吧,不可再耽误了。老汉我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去。
望着老汉的背影,尉迟恭想起了当初的莽撞,心中十分懊悔。他急忙传令各营将士前去帮助百姓们播撒鸡鸣谷。将士和百姓一齐动手,一夜之间全部播种完毕。
到了鸡鸣天亮,沙滩上果然一片葱绿。时间到了正午,千顷谷地,一片金黄。众人高兴地说:“真是神谷啊!”
谷子收割了,士气大振,李世民和尉迟恭下令一鼓作气,继续进兵,不久把敌兵打败了。边境上从此太平安稳,唐代官兵和百姓都很感谢鸡鸣谷,更感谢张古老老汉。
武则天与牡丹花王
牡丹是百花中的王,她的品种很多,生长在全国各地。但是全国各地的牡丹要数洛阳牡丹最好。洛阳牡丹为什么比其他地方都好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哩!
武则天废了唐睿宗后,自己当了女皇,改国号为周,称号是圣神皇后。武则天把反对她的人都给整垮了,最后打败了徐敬业、骆宾王的大军,取得了天下。
这年冬天,鹅毛大雪下个不停,长安城里一片洁白,嫔妃们讨好地对武则天说:“万岁治国有方,威震四海,如今天下太平,瑞雪纷飞,明年定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十分高兴,命宫娥们摆宴,她要饮酒赏雪。不一会酒宴摆上来了,武则天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她一时高兴,就走到院里观赏起雪景来了。她看到后宫院内白花花的一片,花草树木也都披上了银装,虽说瑞雪兆丰年,但总觉得颜色单调,草木凋零,心里就有几分不痛快。这时她已经有点醉意,宫女劝说:“天色不早,万岁起驾回宫吧,明晨再来观赏。”
武则天也觉得难以支撑,就由宫女搀着回宫了。但她心里还有点不高兴,就叫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写下了一首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写完,她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一清早,宫女们慌慌张张地禀报:“启禀万岁,上苑的百花连夜开放了!”
武则天觉得很奇怪,一看案上的诗,她就明白了,这是百花奉旨开放了。武则天心中大喜,就带着宫女们到了上苑。
上苑的百花正在寒冬中休养生息,准备来献花。忽然接到武则天的圣旨,命她们连夜开放,一个个惊慌失措。只有花王牡丹全不理会,她劝大家说:“武则天太专横,她已经乱了人世,还想来乱花时,不要理她!”百花说:“姐姐法力高强,抵挡得住;我们道行浅薄,不敢抗争。”
牡丹仙子冷笑说:“武则天再厉害,也不过是人间凡王,我看她能把我怎样!”说罢,牡丹仙子仍然在雪中休养生息,其他百花不敢抗旨,只得仓皇开花了。
清晨,武则天带领宫女来到上苑,看到百花破雪绽开,万紫千红,满院生辉,武则天心里十分得意。突然,她看到花木丛中,还有几株披霜裹雪,没有开放。仔细一看,全都是牡丹,不由得勃然大怒:“大胆牡丹,如此放肆狂妄,竟敢抗旨慢上!速将她逐出长安,发配洛阳邙山。”
就这样,牡丹被武则天贬到邙山。但洛阳人爱花成性,看到邙山上添了新花,家家户户都来移栽培植。待到来年,牡丹仙子也不辜负洛阳人的爱戴,加倍出力,把各色牡丹开遍了邙山上下和洛阳城内外。
这年,武则天到洛阳游春,看到邙山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催轿到上边一看,原来大家都在观赏牡丹。那牡丹和往年长安宫里的可大不一样啊!她们有千层叶瓣,万种颜色,千姿百态,娇艳无比!武则天一看,心里更加有气,怒骂:“好个牡丹,我把你发配洛阳邙山,叫你永世孤单,不料你这般卖弄风骚,招蜂惹蝶,这回我叫你断种绝代!”说罢,就命人放火烧山。游人散了,武则天也怒冲冲地走了。
再年春天,武则天得意洋洋地来到邙山,想看看牡丹的焦枝枯叶,但她到了那里,却大吃一惊。原来,这年的牡丹比往年开得更艳丽,游人也比往年更多!她细看牡丹的枝叶,只见杆茎上带有黑印,想必就是去年烈火焚烧的痕迹了,她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说:“天意不可抗,民意不可违。牡丹气数未尽,难与抗争!”
没过几年,武则天老死了,而洛阳牡丹却年复一年,越开越旺。后来人们把被烈火焚烧过的牡丹称为“焦骨牡丹”。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据说,当他还是一名武将时,就已名扬四海、威震八方了。可是,这样一条英雄好汉,曾因一文钱竟被逼得就地打滚。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次,赵匡胤领兵打仗,因寡不敌众,吃了败仗。他单枪匹马冲出重围,跑了一段路程,只觉得又饥又渴,肚里咕咕直叫。想弄点什么吃的,又偏偏前不邻村,后不靠店。没办法,只好拖着青龙宝棍,无精打采地骑在马上往前走。
他走啊,走啊,走了好远,仍不见一个人影儿。赵匡胤心想:好家伙,难道今天要饿死不成?就在他眼睛发花、恍恍惚惚将要栽下马时,突然前面出现一个黑点,定睛一看,像是一个棚子。于是他打起精神,拍马赶去。黑点越来越近,果然不错,是一个看瓜的棚子,棚子前边是一片青绿青绿的西瓜地。满地的大西瓜,使他顿时流出了口水。他翻身下马,拖着那条青龙宝棍,来到瓜棚旁边,正要开口买瓜时,一摸口袋,竟连一文钱也没有。怎么办呢?继续赶路吧,怕是再也支持不住了;说明没钱吧,又觉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在瓜地边转过来,走过去,也没有想出啥好办法来。停了一会儿,他想了一个混账的办法:到瓜棚只管让称瓜吃。吃罢,如果卖瓜人要的价钱贵,就吓唬一顿,骑马便走。主意拿定,他就三步并作两步进了瓜棚。只见瓜棚下坐着一位胡须雪白、面容慈祥的看瓜老人。赵匡胤粗声粗气地说:“老头子,拿瓜来吃!”看瓜老人急忙站起来笑着说:“军爷请坐,我去给您挑瓜。”老人说着进地挑了一个大西瓜,抱到赵匡胤面前,说:“军爷,请吃吧!”
赵匡胤虽说饥渴得很,恨不能一口把西瓜吃掉,但又怕卖瓜的人瞧不起自己,就强鼓起肚皮子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怎么不称一称?”老人听他这样说,就过了秤。称罢用刀切开,拱手递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老人坐在旁边也不答话,一边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瞧着赵匡胤吃瓜。
不一会儿,赵匡胤把一个十斤重的大西瓜吃了个净光,他用手抹了抹嘴,对着老人瓮声瓮气地说:“这瓜多少钱一斤?”边说边在心里合算:他就是说个公道价钱,也要说他瓜贵,有意诈人,吓唬吓唬,便扬长而去。
卖瓜的老人看出了他的用心,笑着说:“军爷,自己的瓜,过路人口渴了吃个瓜,从来是不要钱的。”
“胡说!你是有意小看人,难道说我给不起你的瓜钱吗?”赵匡胤说着还故意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如果军爷真的过意不去,那就按别人吃瓜的价钱,一文钱十斤吧。”老人慢慢地说了一句。
这一下可把赵匡胤给难住了。人家不要钱,自己硬要给;价钱又极便宜,可该怎么办呢?他不自觉地又摸了摸口袋,依然是没有分文。此时,赵匡胤脸红了,汗珠也从鬓角上渗了出来。卖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在等着接钱。赵匡胤服软了,走上前去哀求道:“老伯伯,我忘了带钱,你有什么活让我干干,顶瓜钱好吗?”
卖瓜老人轻蔑地瞟他一眼,说:“年轻人,你一来我就看出你饥渴难忍,而又空无一文。可你又装腔作势,出言不逊。如果你真有悔改之意,就请你在地下打个滚儿顶瓜钱吧。”
赵匡胤无奈,只好在地下打了个滚儿,满脸通红地上了马。一路上,他不住地长叹:“哎,真是没有一文钱,逼倒英雄汉哪!”
朱元璋寻访常遇春
元朝末年,连年灾荒,加上赋役多如牛毛,弄得人民痛苦不堪,怨声连连。这时,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已经大乱。朱元璋见元朝这样腐败,就立志把它消灭,夺取天下。有道是:“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嘛!所以,朱元璋带了军师刘伯温和武将胡大海四处奔走,暗暗寻访大将,以便时机成熟,马上动手。
一天,他们三人来到浙江嵊县境内,一走两走,来到了苍岩旁边的小江桥畔。朱元璋见桥墩里有一件黑糊糊的东西,就叫了起来:“呀!那是什么?胡大海下去把它捞起来一看:“呵,还是一只鞋呢!”刘伯温忙快步上前:“是呀!这鞋那么长,唷!它还是鸡葛屯打的呢!看来这人定非寻常之辈。”朱元璋高兴地说:“对呀!那个人要穿这么大的鞋,必定力大无比,说不定还是个栋梁之才呢。快!我们赶快寻访。”于是,三个人一忽儿东村进,一忽儿西庄出,一会儿访山农,一会儿问渔民,但一时仍没有着落。
有一天,他们翻过七条岭,绕过八个岗,来到了一个小山村。朱元璋叫刘伯温去向村边的一户人家求宿,那屋主人说:“老弟,我家有间小屋,本来倒可将就住下,只是家里没有这么多蚊帐,屋后就是竹园,蚊虫特多,恐怕委屈你们……”这时,朱元璋高声说:“不要紧!我老朱在此住宿,叫蚊虫去叮竹好了。”就这样,他们三人,白天出去访问,夜里住在他家。这样接连宿了八夜。
在这八天里,他们就以这个山村为中心,到四面八方去细心查访。他们从一个樵夫那里得到消息:这里不远处确有一个高大魁梧、力大无穷的能人,那个人一餐要吃一斗米饭呢。还有个人讲得尤其活灵活现,说他有次去砍柴,亲眼看到了那个人,在河边用钢叉乱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他看到这小水潭里有两条大鲫鱼,想捉回去给他母亲吃。问他是哪里人?叫啥名字?他说是“秤柱坑”人,叫“常遇春”。
朱元璋一听,高兴极了,忙带刘、胡二人,攀山越岭而去。走了好半天,但见山越来越陡,树越来越茂,不多时,见前面半山里,有几间竹椽草屋,并有一片小逍地,屋门虚掩着。胡大海上去将门一推,突然“呼”的一声,跳出两只斑斓大虎,张着血盆大嘴,朝他步步逼来。吓得他张口瞪目,忙拿扁担要打。朱元璋一见,忙上前喝道:“孽畜!我老朱在此,休得无礼!到山里去玩吧!”这真是“卤水降豆腐,一物降一物”,那老虎被朱元璋一喝,马上伏在地上,驯服得像绵羊一般,接着就自去了。三人进得屋来,但见草屋虽小却井井有条。这时,只听屋里有人问道:“春!谁和你一道来了?”一看,原来里面坐着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婆。朱元璋忙上前说:“老大娘!是我们来了。”老太婆却大吃一惊:“啊!你们是谁?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啊?”她想,自己和儿子逃难到这里,一晃已有好几年:自从自己双目失明之后,为了看好家,她儿子特地到山里活捉了两只老虎,把它养起来管门,从此就没有一个外人进来过。怎么今天有人能进来呢?朱元璋恭敬地说:“老大娘!门口的那东西见了我们摇头甩尾地蛮客气呢!如今我叫它们出去玩一会。”老大娘晓得这几个不是寻常之人,忙热情地请他们坐下,问他们三人到此山窝做啥?于是,朱元璋就向她详细地讲述了天下大势,讲明这次出来就是来访贤求士,要她答应常遇春一道出去打天下。常母听了这番言语,既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有人出来消灭元朝,统一中国,他儿子可以干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担心的是自己年迈失明,这一来生活不便,何况他儿子又是个孝子,一定不肯出去的。这怎么办呢?急得她坐立不安。但常母经过慎重思考之后,觉得还是应该让儿子出去。就对朱元璋等三人说:“我春儿性情鲁莽,为了说服他,我倒有个主意,不知使得使不得?”刘伯温忙说:“什么好主意?”常母说道:“我儿归来,你就说是我失散多年的弟弟好了……”话音未落,外面果然响起了沉雷般的响声:“妈!怎么啦?两只山猫呢?”朱元璋一望,只见常遇春身高一丈,方面大耳,熊腰虎背,气宇轩昂。心中大喜,忙上前去打了一躬。可常遇春一见三人,也大吃一惊:“啊!我说山猫怎么不见了?原来是你们搞的鬼。呸!你们是哪里来的山神野鬼?敢到太岁头上动土!赔我山猫,不然,休想出门一步!”说罢挽袖将拳,就要动手。常母忙喝道:“春!不要无礼!你道他们是谁?喏!这是你的娘舅!唉!我们姐弟被元兵冲散已二十来年了。快来见礼。”常遇春忙过来向刘伯温赔礼。接着,刘伯温就从朝廷到百姓,从天文到地理,山南海北地谈了起来。常遇春虽赞同改朝换代,夺取天下,但他说:“我妈已年过七旬,又是双目失明,尽管有处安身,可我眼前确是无法分身。且待我妈百年之后,我一定同来共举大事。”这时,常母晓得儿子的脾气,就说:“春,你另外别无亲人,日后你走要听娘舅的话。春!客人远道而来,家里没什么小菜,快去弄点山货回来再说。”常遇春连声说是,就向三人拱拱手。接着,往外一纵,转眼不见了。把胡大海也惊得直瞪双眼。这时,常母庄重地理理双鬓对朱元璋说:“好!我就把春儿交给你们了。不过,要他如今就去,还得想个办法才行。我看只要如此如此……不过,这要委屈你们一下。”他们三人听了,都觉得是个好办法,就按照常母出的主意,故意装成被反绑在屋外的大树上。
等他们三人伪装好后,常母又一一查过,然后,就摸进后面那间草屋。但不多久,猛听得“啪”的一声,接着就有浓烟喷出,霎时火光冲天。朱元璋想不到有这一下,急得似乱箭攒心,但又动弹不得。这时候,只见常遇春左手挟着一头野牛,右手拎着两只野猪,攀山越涧而来,后面跟着两只简直像猎狗似的管门老虎。他一见火光,猛地惊呆了,忙把野物一抛,狂奔而来。老远连声高喊:“妈!天呀!我的妈呀!”当他从火堆中寻出他妈尚未烧尽的尸体时,忙跪在地下,抱尸号啕大哭。
这时刘伯温流着眼泪对朱元璋说:“常母真是位识时的良母,为了解除儿子的后顾之忧,竟自焚而去,真是个巾帼英烈啊!”朱元璋连连点头说:“是呀!日后我老朱如坐龙庭,一定要好好册封这位深明大义的良母呢!”
常遇春呢,开始也曾怀疑这是三个远方来客所为,但当他怒气冲冲地找到三人时,却发现他们都被反绑在树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刘伯温就按常母的交待讲了起来:“你出门不久,突然闯进一大批元兵,一见我们三人,就拉我们到屋外盘查去了。据说一个当官的逼你妈交出十只鸡,你妈求告说真的没有,可那些狗贼们蛮不讲理,伸手一巴掌,将你妈打倒在地。当我们三人赶过来和他们评理时,这班野兽仗着人多势众,反把我们团团围住,硬把我们反绑起来,说我们多管闲事,要活活饿死我们呢!后来这伙贼人就把你妈妈活活地烧死了,唉!这世道还是人过的吗?如今,你已被元兵害得家破人亡,又无后顾之忧,就安心跟我们打天下去吧!”朱元璋接着说:“是呀!你妈不是讲过,叫你听娘舅的话嘛!如今国恨家仇,都逼着你造反,你就跟我们一道走吧!”
从此,常遇春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成天总是疑神疑鬼的,担心有害他的性命,夺他的皇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连年遭灾,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星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都当成了不祥之兆。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他就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一批杀掉。他杀人越多,疑心越大。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寿,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战。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来报,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朱元璋一听,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
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火烧庆功楼。随即传谕下去,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做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举行典礼,并亲自开列了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多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名堂。庆功楼建好之后,他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堆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心中就格外的清楚了。
刘伯温虽然看出了破绽,但既不敢劝阻,又不敢声张,他思索了一会,感到事不宜迟,便立即写了一道奏折,上呈朱元璋,借口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确曾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出了不少好主意,于是皱了皱眉头,说:“就让他去了也罢。”随即用朱笔批了一个“准”字。
刘伯温获准还乡,便收拾细软,捆好行装,临走的时候,许多大臣都赶来欢送,他满心酸痛,强忍眼泪,不敢透出半点风声。但是,等到他看见徐达时,再也忍耐不住了,泪珠一下滚了出来。徐达心中暗想:刘丞相突然告老还乡,今日见了我,又偷偷地凄然落泪,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于是便寻个机会,悄声问道:“刘丞相,敢是出了什么事吗?”
刘伯温连忙看看左右,见没有什么人在注意他们,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将军切莫多问!等庆功表贺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一步,事后便知,千万要记住啊!”徐达听了,不敢再问。只好忍痛分手。
刘伯温走后,不久便到了朱元璋所选定的庆功表贺日期。这一天,庆功楼前,鼓乐喧天,爆竹震响,不一会儿,文武老臣们都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春风满面。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来了。见了众位老臣,显得分外的亲热,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又是夸奖,又是赞扬,满脸喜气横生。太监、侍从前来向朱元璋奏道:“酒宴已备,请皇上及众位大人入席吧。”朱元璋转脸望望窗外,窗外早有检校和锦衣卫人员打出暗号,示意已经准备就绪。朱元璋便高兴地说道:“众位爱卿,既然酒宴来了,我们就快喝酒吧。”众位老臣一听,更加高兴,随即一个个都入了座席。只有徐达站在朱元璋的近处,一步也不肯远离。
朱元璋眼看众位老臣都入了席,心中大喜,便命人将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斟满了酒,又带头端起酒杯说:“众位爱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战,功勋盖世。今日特为众位庆功,略表朝廷心意,众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饮一番呀!”说着,高高举起酒杯:“来,我先陪众位干了。”
说罢一饮而尽。众位老臣激情满怀,便齐声欢呼道:“谢主龙恩,愿圣上万岁!万万岁!”也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朱元璋又假装高兴地说:“好!痛快!痛快!”随即命人:“快再斟酒!”酒又斟满,朱元璋又陪着大家喝了下去。三杯酒过,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众位爱卿,恕我少陪,你们只管尽情地喝,稍迟我再来看你们。”说罢,便慢慢走出楼门。
徐达一看朱元璋走了,也连忙离开了席间,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是徐达,马上吃惊地问道:“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下来干什么?”徐达低声地哀求道:“万岁我主,您当真要一个不留吗?”朱元璋听了,两眼一愣,知道徐达已经发现了秘密。眼珠转了两下,轻声说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说罢,给徐达指了一条去路。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功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大臣都惊叫起来,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住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撞,却怎么也撞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不一会儿,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像火人一般,楼上楼下,一片火海。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没被砸死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霎时都化为灰烬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尽都肉销骨化,命归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大杀功臣的阴谋毒计呀!
花木兰攻山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山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在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石一齐往下打,没有不被打退的。
话说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一连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只得把兵马先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
当时花木兰从军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想念爹娘,想念乡亲,恨不能一脚踏平摩天岭,班师回朝。她坐在大帐里闷闷不乐地想计策,可总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
这天夜里,她带军卒打着灯笼去查哨,突然传来“咩——”的一声羊叫,把她吓了一跳。她忽然想:我何不用羊灯计破摩天岭呢!
第二天,她便让兵卒四处买羊,在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打发人找来扎纸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她又在附近访问当地山民,找出了一条登山的小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花木兰让士兵们把每只羊角上挂上灯笼,赶进龙潭洼。羊群漫山遍野往摩天岭跑去,匈奴守兵一见,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擂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逃,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右贤王吓坏啦!他们怎么能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乱了阵脚;花木兰乘机从小路攻上去,把匈奴兵将杀死一多半。右贤王领着残兵败将,一气跑回北国,再也不敢侵犯了。
花木兰以她聪明的才智和勇敢的斗志,攻下了摩天岭,把匈奴抢的东西分给百姓,班师回朝了。
兵士巧治大臣
从前,有一个皇帝很爱戴戒指,他还在他最喜欢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有一次,他戴着这枚戒指到国内游玩,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它给丢失了。
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国臣民:谁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并且送到他手里,皇帝绝不吝惜金银,赏给来人一笔巨大的奖金。
有个兵士很走运地找到了那枚戒指,他拣起戒指放在手中,站在那儿暗自思量:
“现在我该怎么办?如果拿到部队里去宣布,事情会传到长官那儿;戒指就会从下级长官传到中级长官,又从中级长官传到高级长官,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到皇帝手里?而且,决不会就这样完了的,说不定戒指在路上还会从别人手上转来转去,那么,我岂不是落了一场空!还是我亲自到皇帝那儿去一趟好些。”
于是,兵士直接到皇宫去了。
宫门的卫兵用刺刀挡住了他,问道:
“上哪儿去?”
“是这么回事,老兄,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想亲手交给他。”
卫兵收起刺刀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卫兵队长跟前,又不许他往前走了。
“你干什么去?”
兵士回答说:
“我找到了皇帝的戒指,送还给他。”
卫兵队长也让他进去了。
兵士走到皇帝的宫殿跟前,被一个自尊自大,满身挂着金光闪闪的勋章,穿着华丽衣服的大臣看见了。
“你怎么敢跑到这儿来呢?”大臣问道。
“是这么回事,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
“把它拿来,我转交上去。”
“不!”兵士说,“不行,我要自己亲手交给皇帝本人!”
“我是他最宠信的大臣!”
“我不想和你争论这点,只要能把戒指交给皇帝本人就行啦!”
大臣跳起脚骂了一顿。可是,兵士说什么也不肯把戒指交给他。大臣看见恐吓没有用,就说:“好啦,我替你去呈报皇帝,不过有一个条件,皇帝给你的任何奖赏,要分一半给我!”
“奖赏不会太多吧?”
“很多。你没见过皇帝就像没见过自己的耳朵一样!”
“嘿,这真是少有的运气!”他想道,“那么,分一半给他也行!”
“可以,”兵士对大臣说,“依你的办吧,我把皇帝的奖赏分一半给你,不过请给一张两人对半的字据。”
大臣很高兴,十分满意,自言自语地计算着,会有多少金子到他的口袋里来。他拿起笔就写了张字据交给兵士,写完字据就到皇帝那儿去报告了。
皇帝走出来,从兵士手中取回了自己的刻名戒指,很感激兵士,说:“兵士,谢谢你拣到的东西,我皇帝说的话是神圣的,你将会从我这儿得到一笔巨大的奖赏。”
他把自己的司库叫来,对他说:“赏给兵士一千卢布!”
司库数好了钱,可是兵士拒绝收下,说:“我不需要这种奖赏。”
“你要什么奖赏?”
“最好是朝我背上打一百棍。”
“兵士,你怎么啦?莫非你疯了不成?”
“我没有疯,反正别的奖赏我是不要的。”
皇帝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想和他争论,就叫人把棍子拿来。
兵士开始脱衣服了,他先解开制服上所有的纽扣,解完了纽扣,说:“这恐怕不妥当……”
“怎么不妥当?”
“我先领皇帝这份奖赏不太妥当。”
皇帝很奇怪:“我一点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解释一下!”
“我还有个伙计呢。”
“什么伙计?”
“就是他!”兵士指着大臣说,“他向我勒索您的一半奖赏,要是不给他,他就不让我见您。”
大臣叫了起来:“兵士完全是胡说八道,我没有向他勒索过任何东西!”
兵士拿出那张字据给皇帝看,问道:“这是什么?”
皇帝笑了起来,说:“兵士,你想得真巧妙!把我的奖赏分给大臣一半吧!”
大臣不敢和皇帝争辩,于是,人们把他按在地毯上,用棍子痛打,兵士在一旁替他计数。数到五十棍时,他说:“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而您的大臣应当分得更多一些。这样吧,我把自己的一半也送给他。”
“嘿,你倒是个好心人!”皇帝说,“嗯,就照你说的办吧。”
皇帝命令再打大臣五十棍。
打到最后几棍时,兵士悄悄地从皇宫溜了出来,而贪婪的大臣却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
国王选太子
远古时候,有一个国王非常英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繁荣景象。可是有一件事,使他愁眉不展,那就是他年至花甲,膝下仍无一子。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吩咐发给每一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种籽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夜以继日,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疑惑。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
“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那些种子,但是它们仍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服装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时,他的脸上仍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
“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低着头,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子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
“这就是我的诚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
“孩子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种籽。无论你们怎样培育,也不会开花结果。”
听了国王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们,个个羞得抬不起头,你们心中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鲜艳的花朵,是因为换了其它的种子。
国王与神射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因为自己的射箭技术高超,便目中无人。他经常邀请国中很会射箭的人到宫里去比赛射箭,每次比赛的结果总是他自己获胜,而每次胜利都使他得意洋洋。他说:“世上还有谁能够赛过我的吗?”参加比赛的射手们往往奉承说:“陛下说的很对,世上再也没有谁能够赛过陛下了。”
国王不光对射手们这样说,而且同宫里的人谈起射箭的事来也常常这样说。
这位国王的射箭功夫的确很高超,因为他从来就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总是整天在御花园练习射箭。他的练习方法有点与众不同,不像通常那样射向箭靶,而是叫他的正宫娘娘头顶一枚梨站在树下,他由近而远地练习射击那枚梨。可以说他的箭法已经高超到能够箭无虚发的程度了。他每次射落那枚梨以后总要说一声“世上还有谁能够赛过我吗?”这时,给他当靶子使的那位正宫娘娘总是不得不回答说:“陛下说的很对,世上再也没有谁能够赛过陛下了。”正宫娘娘尽管嘴里这样说,可是心情却不那么轻松,国王射出的每支箭都使她心惊胆战一阵,生怕国王万一失手,一箭射在她身上,不死也得受重伤。国王的这种练习并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弄得正宫娘娘无时不在胆战心惊。日子一久,她人也变瘦了,瘦得简直是轻如鸿毛。可是国王却从来没有想一想正宫娘娘到底为什么会瘦成这个样子,也从来不把这事放在心里,还是照常练习他的射箭。
正宫娘娘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折磨啦,她很想设法逃脱这种苦境。她去求助于她的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姑丈。大姑丈给她出了个好主意。她决心按大姑丈给她出的主意冒一次风险,兴许真的能逃脱目前的苦境。
第二天,国王又照例去练习射箭了。头一箭刚射落正宫娘娘头顶上的梨,国王就照例说一声:“世上还有谁能够赛过我吗?”正宫娘娘依照大姑丈的指点壮着胆子说:“不错,武艺和陛下不分胜负的人可能有的是,只要陛下亲自去察访察访就会找到。那时陛下就会明白,像陛下这样武艺高强的人世上还有很多呢。”
国王听了觉得很新鲜,他做梦也没想到正宫娘娘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仔细一考虑,觉得这话也许有点道理,因此没发脾气,对正宫娘娘说:“你说的话也没错,还有点道理。但是我还不能放弃这样一个信念,就是世上不可能有超过我的人了。尽管这样,我还是应该亲自去察访察访。”于是便停止了射箭练习。
第二天,国王把所有事务交代给了几位大臣以后,便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悄悄溜出宫门,寻找武艺和他不分胜负的人去了。他一路上仔细察访,找了好久也没找到。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继续走了几个月,走到某处两村之间的一片空地上,看见有个年轻人肩挎雕弓,手执木片,头顶烈日在那里站着,好像在等待什么。微服私访的国王看见这般光景,觉得很奇怪,便凑上去问道:“小兄弟,太阳这样热,你手里拿着个小木片站在这里干什么?”
年轻人回答说:“我是个射箭手。前天我从很远的地方朝这边天空射来一支箭,现在这支箭还没落地,稍待一会就落地了。所以我在这里等着,准备用这个小木片去接住。”
国王听了越发感到惊异,很想证实一下这个年轻人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于是便和这个年轻人站在一处等着。一会儿功夫就听到“当”一声响,果然有一支箭从天而降,不偏不差正好插在那年轻人手里拿着的小木片上。这位射手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对国王说:“世上还有谁能和我相比吗?”
国王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暗思忖:“世上确实不可能再有能和他相比的人了。”国王这时才明白他自己过去那样目中无人是多么可笑。他本来想回答说:“是啊,世上再没有人能超过你的了。”可是还没开口忽然又想起正宫娘娘曾经对他说过的那句话来,于是回答说:“和你同样高明的人世上可能还有。但是究竟有没有,咱俩一道去找找看就知道了。”
年轻人说:“对啦,你说的很有道理,咱俩一块儿找找看吧。”于是俩人便启程上路,走了许多时日,来到一个大海边,看见有个人在那里不知搞什么名堂,很令人奇怪。这人肩上也挎着一张弓,翘首眺望着茫茫大海的彼岸,忽而跃跃欲试,忽而大笑大嚷,忽而又是暴跳如雷。国王和年轻人好奇地问那人道:“喂,朋友,你在这里忽而蹦蹦跳跳,忽而大喊大叫,忽而又跃跃欲试哈哈大笑,到底为啥?”
那人起初似乎不太愿意理睬他们,过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我是个射手,又是个药师。我到这儿来洗澡,远远望见大海对岸有两个女人在吵架,觉得有趣,所以才大喊大叫地时而喝彩,时而痛骂。”
国王说:“真是不可思议!你说你能望见一般人所望不见的大海对岸,那么我问你,你能望见王宫里的情形吗?你望望看,正宫娘娘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可以吗?”
那人把脸转向王宫所在处,望了望,说:“现在正宫娘娘病重躺在床上,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王宫里的人个个无可奈何,国王又不在,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说罢,把眼前这两个人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对那乔装打扮的国王说:“我知道您就是国王,对不?”说罢便鞠了个躬。
国王说:“不错,我就是国王,因为我自以为了不起,要想找找看世上到底还有没有射箭功夫赶得上我的人,所以才来到这里。我已经找到一个射箭功夫比我高明的人了,我希望你帮我看看,我回宫里去还来得及见正宫娘娘一眼吗?”
那人又把脸转向王宫所在处,望了望,说:“陛下现在回去也没用,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有个办法拯救正宫娘娘。我不光是个有一双千里眼的射手,而且还是个药师。我有一种药可以立即治好正官娘娘的病!”国王说:“就算你有灵丹妙药,又有谁能及时送到宫里让正宫娘娘服用呢?”
那人说:“陛下别着急,我自然有办法。”说罢,便从箭壶里取出一支箭来,在箭杆上写上“吃了这丸药,娘娘就脱险”的字样,然后又从口袋里取出一粒蚕豆大小的药丸来绑在箭杆上,于是弓开满月,飕得一声把箭射出去。
箭飞出去以后,国王邀请二位神射手跟他一块儿回宫里去。不几日,三人便来到京城。宫里的人喜气洋洋地来迎接国王。
国王一回到宫里就赶紧询问正宫娘娘的病情。朝中大臣七嘴八舌回答说:“自从陛下离开以后,正宫娘娘不久就病倒在床,奄奄一息,官里所有的御医都束手无策,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飞来一支神奇的箭,直插在病榻旁。箭杆上有字,还带来了一粒丸药。把这粒丸给娘娘吃下去以后,娘娘的病就慢慢好起来。现王娘娘身体很好。”
从此以后,这个国王再也不敢自吹自擂了。他开始相信世上不但有跟他同样高明的人,而且还有比他更高明的人。自此以后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叫正宫娘娘头上顶一枚梨当箭靶使,让他练习射箭了,同时还封那两位神射手做了将军。
周文王访贤
很久以前,周文王出外访贤,途经到一所村庄,觉得肚子饥饿,口中发渴,实在难忍,就坐在大树下休息。正巧,一位农妇,手提一瓦罐稀面糊糊,从这里路过。文王连忙问农妇道:“大嫂手提稀饭,去哪里呀?”农妇告诉文王:“丈夫在田间劳动,时已过午,去给他送饭充饥解渴。”
文王又饥又渴,见了瓦罐里的稀面糊糊,肚子“咕咕”叫得更厉害了,嘴里不觉流了馋涎。他请求农妇,让些给他充饥解渴。农妇把手里的瓦罐递给他。文王饥不择食,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顿时精神爽快,口中余味无穷,觉得比皇宫里的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可口。他谢了农妇,问道:“大嫂,这稀面糊糊是什么粮食做的?这么好吃。”农妇告诉他:“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只有芒麦成熟得早,用它救急,搭救性命。”文王点点头称赞芒麦的功劳最大,说它在所有的麦子中,应该占首位,以后就改名大麦。
正在田间劳动的丈夫,见日头偏西,妻子还不送饭来,就丢下手中的农活,回家吃饭。走到半路上,老远看见妻子与一个过路客人说话,随后妻子又从客人手中接过瓦罐,转身回去了。丈夫便以为妻子行为不端正,气得火冒三丈,追赶上去,抓住就打。
文王看在眼里,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想上前去辩白几句,又不知从向说起。丈夫发完脾气,到田间去了,农妇回家重新为丈夫做饭。这时,文王尾随上农妇,抱歉地说:“是我不该吃了你丈夫的饭食,害你遭了打骂。”
这农妇很会说话,她说:“客人莫见怪,我丈夫不是小气人,他怪我有失礼貌,没有把客人请到家里去招待,才打了我的。”
听了农妇的话,文王思忖道:“我专程四下里访问贤德人,眼前的农妇和她丈夫不就很贤德吗?”文王便解下一根玉带,递给农妇说:“大嫂今后若遇急难,就拿上这根带子到京城去找万岁爷,他会帮你解危的。”说完扬长去了。
文王回到京城,想起路途吃的大麦面糊,很香甜。就吩咐御厨师做给他吃。他吃了几口,觉得味道又苦又涩,淡而无味,远远不及路途上那农妇做的好吃。
一连三年过去了。那位农妇的家乡遭了天灾,实在无法谋生度日,才想起吃大麦面糊的客人留下的一根玉带来。夫妻便带上它,沿途讨米要饭,去京城找万岁爷。
到了京城,文王召见了他们夫妇,安置在皇宫住下,并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封夫妻俩为“贤德人”。
一日,文王又想起那顿大麦稀面糊糊来,传旨农妇为他做。农妇做了大麦稀面糊,端给文王。文王尝了几口,很不好吃。问农妇是什么原因?农妇告诉文王说:“饥时糠也甜,饱时肉也嫌。”文王听后拍案称好,说:“贤德人使我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饱时不忘饥时苦,富贵常记贫贱寒。”周文王不仅仅只听取这夫妻俩的忠言,他还广招天下贤德人,并且重用他们。文王把这种美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而使周朝江山稳坐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