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中国道路制定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作者:陈学明 著


第二章 中国道路制定了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在被时代精神不断雕琢后,呈现在某一个时空中的集体意识。它的基本功能是用来凝聚和召唤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所以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统一的价值观,但是用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的文明进程却是每个国家共同的愿望。

一、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价值观的引导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在国民精神气质锻造、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塑造中的意义和地位,认为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消除社会隔阂、铸就社会思想共识,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在国际上的声望、形象以及吸引力、同化力和感召力,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态度,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一般都能做到内涵有原创性、形式有亲和力,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就基本内容而言,各国的核心价值观普遍高度凝练且相对固定,贴近民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力求融合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每个公民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如果谈到美国核心价值观如何定型,美国人一定会提到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人人平等权利的伟大总统林肯。美国社会学家韦恩·贝克认为,当代美国人拥有“十种备受各种人口、宗教及政治派别推崇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如尊重他人、机会平等、自由、正义和公平、追求幸福、象征性的爱国主义(对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的情感寄托)以及批判性的爱国主义(美国民众出于爱国和希望国家实现崇高理想而批评美国的政策)等。许多学者认为,这十种核心价值观为美国实现政治和谐提供了新的“工具”,而且都能从林肯那里找到渊源。

英国人曾在工业革命时期让外界看到过什么叫“道德沦丧”。事实证明,缺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是很难取得长久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现在仍时常让孩子们读《艰难时世》《远大前程》等经典小说,经常翻拍一些讲述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阴暗面的影视作品的原因。他们经常强调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核心价值观,认为这样做能使英国人认识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宝贵,并能持久传承。

俄罗斯人同样重视价值观的建设。自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逐渐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价值观,强调苏联的文化传统、道德观、行动准则、价值取向与整个世界完全不同,在实现大国、强国梦的进程中,要普通百姓遵循“先强国,后富民”的战略路线,“用革命精神进行建设,用勒紧裤带对待生活”。尤其当希特勒进攻苏联后,为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战成为苏联人的全民共识,在讴歌爱国主义的大量文章中,出现了《无脚飞将军》这样的战地报道,作家波列伏伊在作品中使用“苏维埃人”来称呼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们。这种在战火中表现出英勇无畏、自我献身、顽强意志和铁一般纪律的“苏维埃人”,很快就被社会所认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苏联解体,“苏维埃人”不再是苏联的核心价值观,苏联进入了一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失去了核心价值观,此前形成的良好价值观被低俗、自私、投机和冷漠所取代。普京意识到,从“苏维埃人”到“俄罗斯公民”,最迫切需要凝聚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因此,从2012年起他就在不同场合宣称:“俄罗斯现在没有一个诸如‘苏维埃人’那样统一的思想。如果现在有人能提出一个这样的思想来,那就太棒了!”他一直用“爱国主义”和“强国梦”来激励俄罗斯社会的团结。

近年来,不少国家仍在不断热议“价值观词汇”。这进一步说明,没有一个文明社会敢放松价值观的建设。新西兰不畏强权来捍卫本国价值观中“生态可持续性”的理念,才让这个南半球岛国成为“自豪的小国”。现在价值观教育已被新西兰教育部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所有新西兰人从进入小学就开始耳濡目染有关价值观的内容——优秀、创新、多元化、平等、生态可持续性。教育部对每个要点都有详细解释,如“创新”被定义为“保持好奇心,批判性、创造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生态可持续性”被定义为“保持对环境和谐的关心,诚实而有责任心”等。

中国提出振奋国家信心、凝聚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德国学者W.阿勒曼认为,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人在砸碎各种旧观念的同时也担心国家出现价值观危机。如果没有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就无法凝聚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明确新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国的需要,就像一场“及时雨”。

二、多质态的中国社会应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

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13亿民众共同为之奋斗,但怎样才能凝聚起全体中国人的意志和共识?党的十八大给出的答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早在2006年3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党就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观念的提出,继承了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规定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中,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和汲取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并赋予其“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地位。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侧重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侧重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侧重个人层面。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每个词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这里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目标的追求,又有价值的导向,还有行为的准则,是维系一个国家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追求的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和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和重要特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体系中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其具体内容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而中国社会又是一个多思想、多质态的社会,在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因此,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养足健康阳光的精气神。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多一些心灵的沉静;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多一些内心的坚守。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因而它自然站在了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

这一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先进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其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鲜明特征和根本标志,就是强调一个社会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后,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这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未来社会的最高价值。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只有在这种社会中,个人才能在社会关系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类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可见,“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和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根本方向和理想图景,它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唯有站在这一人类价值共识的制高点上,社会主义才最具先进性和进步性,才具备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历史证明,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当然,它除了要包含理想性的价值诉求之外,还要体现现实性的价值要求,这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这种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加以推进和发展。

这一价值观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说,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今天,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而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以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又从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出发,把历史与时代、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和新诠释,构建既与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相传承、为中华儿女普遍认同和遵循、高度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又与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相一致、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承接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民族性、传承性,充分展现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持久魅力和独特风貌。

这一价值观还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只有积极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才能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增添新内容,做出新贡献。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它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上的直接联系,又要看到两者在本质上的根本对立,需要采取辩证的科学态度。如果离开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坚实的历史基础;如果看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就会失去应有的无产阶级本性和社会理想。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保持开放的心态,把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作为重要的价值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肯定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现实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进行了批判扬弃和实践超越,从而构建了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共识制高点上的、最具有先进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理想、愿望和追求,成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共同价值准则。

人类文明的形成有赖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从宏观角度看,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内核和灵魂,代表着该社会对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价值判断;从微观角度看,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导向、情感激发和价值标准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我们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优良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一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就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可以预见,当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确立之后,要将它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使它逐步进入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深处,融入这个社会的文化血脉和精神信仰中。这样就能持续地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逐步形成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尺度,并最终形成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和价值信仰,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根本价值准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