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家夫子王昌龄

唐诗趣谈 作者:王士祥 著


说起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我们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高适、岑参的名字。这两个人物在当时确实是写边塞诗的高手,后来的文学史家还干脆把盛唐边塞诗派称为“高岑诗派”。但是我们不能只知高、岑二人,不知其他,因为在边塞诗歌创作中还有一位“大佬”级人物,也是唐代诗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王昌龄。

王昌龄在当时是属于学习好的“学生”,因为他不仅考上了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科,而且还考上了开元二十二年(734)的博学宏词科,相当于“双学位”。要知道进士科并不好考,考中博学宏词科的更是凤毛麟角。王昌龄的诗歌在当时绝对数得着,要不也不会被圈内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说“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凭这句话就能想象王昌龄的诗歌成就了。唐朝有个殷璠,编了一本《河岳英灵集》,王昌龄的诗他选了16首,数量上排第一位,这也说明了王昌龄的诗歌成就。与高适和岑参擅长古体诗不一样,王昌龄主要擅长绝句,所以他又被称为“七绝圣手”。

既然是“七绝圣手”,咱们就来看一首他的七言绝句吧。《出塞二首》(其一)被人誉为“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也就是七言绝句中最好的作品。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超越时代的控诉战争、呼唤和平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诗歌。第一句话从修辞方法上叫互文见义,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山,不仅勾画出一幅边关冷月的景象,而且告诉人们战争一直都没有消停过。明月高挂夜空,在见证着人类历史上的战争灾难,不禁让人想到那首民谣:“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人民流离失所,这便是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

为了不使“几家飘零在外头”的悲剧重演,当时那些“最可爱的人”一批批一代代毅然走向了战场,用他们的生命在为家人争取着和平。他们虽然战斗在那“遥望玉门关”的孤城,忍受着“大漠风尘”的域外荒寒,经受着“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艰难困苦,但依旧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的豪言壮语。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战士走向战场也就等于走向了死地,就像高适在《燕歌行》中说的那样,“战士军前半死生”。像古乐府诗中所说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幸运者是极少的,所以王翰在《凉州词二首》(其一)中才说“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所发出的“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慨叹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抗敌御侮任用将领方面,这位“七绝圣手”王昌龄有话要说,他觉得所用边将不得其人,所以才会出现外敌入侵的现象,也就是说本来该很牛的大将结果是“菜鸟”。假如让当年的“飞将军”李广来镇守边关,可以肯定的是敌人连侵犯的想法都不敢有。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广是汉代的大将,威震匈奴,简直是匈奴的克星。阴山就在今天内蒙古的中部,汉朝时的匈奴要想侵犯中原必须越过这座阴山。如果李广将军在,敌人连阴山都不敢越过,那就意味着不敢有侵犯的想法,没有战争了。不仅王昌龄这么说,高适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燕歌行》结尾中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但是,从王昌龄“但使”这个词语所表现出来的语气上我们能够感受出来,这只能是一种浪漫的假想。既然李广不再,也就意味着“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人间悲剧还要继续上演。所以我说这首诗是小文体表现的大问题,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地的局限,具有跨时代的人文关怀,表现出了历代人们对和平共同的心声。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其一)],既然有战争,就会有走向战场的战士,也必然会因此出现独守空闺的思妇。王昌龄在女性心理表达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人们把这种诗歌叫作“代言体”。比如他写的一组《长信秋词》,就非常细腻地刻画了被皇帝疏远的班婕妤内心的苦闷,而且怨而不怒,分寸拿捏得很好。在这类诗中,那首《闺怨》写得让人感慨万千: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里的女主人公开始心里挺没数的,一点也不知道发愁,在春光大好的日子,她浓妆艳抹登上高楼。她要干吗呢?欣赏外面的大好春色。和《诗经》里那位“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女子比比,这里的“女一号”确实有些不着调。女为悦己者容,欣赏她的人不在眼前,还把自己打扮得跟那花大姐似的,真是够自恋的。不过,纠结马上来了。当她看到外面花红柳绿,游人往来如织的时候,特别是看到那些在夫君的陪伴下出来游春的女子时,她感到了孤独寂寞,于是才有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反思和感叹。

作者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主人公的夫君去干什么了,但既然是“觅封侯”,应该不是读书人的常规路径,因为李贺在《南园》中说“若个书生万户侯”,怎么样才能封侯呢?李贺的答案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看来应该像岑参说的那样,“功名只向马上取”了。万一再遇到一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夫君,“少妇城南欲断肠”还不知道何时结束;即便是夫君归心似箭,一旦遇到“力尽关山未解围”的情形,恐怕也只能是“征人蓟北空回首”了。

王昌龄有才,诗歌写得好我们不能否认,因为诗歌写得好,所以他认识的人也都是当时诗坛上的大腕,比如王之涣、孟浩然、李白,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孟浩然,就是拿生命与这位“七绝圣手”交往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被贬官,路上经过襄阳,他就顺道去拜访了圈内的好朋友孟浩然。有朋自远方来,孟浩然自然很高兴,陪着王昌龄连吃带喝。可是他光顾着心里高兴嘴上痛快了,忘了自己不能这样。原因是他患有疽病,背上长了个疮,这种病不能吃发物,不能生气。其实,孟浩然的病马上就要痊愈了,结果王昌龄这一来,孟浩然不管三七二十一陪着他胡吃海喝,吃了很多海鲜,结果疽病复发,一命呜呼。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孟浩然多么看重王昌龄,从这件事我们又可以感觉到王昌龄不注意细节,他对孟浩然的病难道就一点也不知道?

正史记载,王昌龄确实不注意细节,比如《旧唐书·王昌龄传》中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不注意细节也就算了,还不长记性,不知道吸取教训,所以多次被贬。有一回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说后还给他写了一首诗寄了过去,就是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自己的好朋友被贬到遥远的地方,李白写下这首诗寄过去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杜鹃鸟的叫声已经很悲切了,正好衬托出自己听说朋友被贬时的压抑悲愤之情,再加上如烟似雾飘飞的柳絮,更让人心生悲凉。

好像悲凉一直在伴随着王昌龄,这个小小的龙标尉王昌龄也没有干多长时间,离任之后迂回到了亳州,结果就死在了刺史闾丘晓的手中。 《唐才子传》中是这样记载的: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刀火之际”就是战乱时期,也就是“安史之乱”期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闾丘晓动了刀子,辛文房没有讲,不过一个“忌”字却让人浮想联翩。后来,代理宰相张镐按察河南,替王昌龄报了仇。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张巡在商丘被安史叛军大将尹子奇围困,张镐命令闾丘晓发兵救援。因为闾丘晓平时对部下很苛刻,因此大家都很讨厌他,就压着公文没有及时上报给闾丘晓看。这就是故意整他呢,不过这样可坑了当时商丘的老百姓和张巡了,结果商丘被攻陷,张巡也死了。这下闾丘晓就摊上大事了,因为没有及时救援犯了军法。

张镐对闾丘晓恨得牙根痒痒,就把闾丘晓判了个死刑。开刀问斩之前,闾丘晓说家里有80岁的老母需要奉养,希望张镐能够饶自己一命。张镐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那意思是说:“你杀王昌龄的时候想没想过王昌龄的母亲由谁来奉养啊?告诉你,我杀你是二罪归一,一是触犯军法延误军机导致商丘失陷,二是你嫉贤妒能杀害王昌龄。”虽然张镐有点借自己之公报王昌龄私仇的味道,但毕竟王昌龄可以瞑目九泉了。我们从这件事可以说,这位“诗家夫子王昌龄”通过诗歌树立了特有的人格魅力。

注释

①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5月版,第258页。

②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444页。

③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444页。

④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97页。

⑤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第365页。

⑥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605页。

⑦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第274页。

⑧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444页。

⑨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1446页。

⑩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4401页。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5050页。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第661页。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5月版,第257页。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5月版,第257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