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分析《红楼梦》文本所反映出的多义性创作主旨、多重性人物性格、多维度叙事结构、多元化审美意蕴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从而揭示出这部经典小说的文学性特质,从而达到文献、文本、文化的整合。方法的创新:本文在运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批评方法优势、挖掘和开发其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的同时,积极吸纳和借鉴当代西方新的文艺—美学方法,有选择地运用了当代西方的解释学、接受美学、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叙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和具体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阐释。内容的创新:按照韦勒克的文学史观:文学史应该是文学自身的历史,即文学作品审美的语言结构的发展史,那么我们就应该回归文本,将《红楼梦》从史学著作复归文学著作,立足于小说的内部研究。因此,本书的立足点限定于《红楼梦》的文学批评史研究,梳理本世纪以来《红楼梦》文学批评研究的线索,亦即对小说文本的“内部研究”进行整理、概括、归纳,从实际出发研究曹雪芹的生花妙笔,抉示出小说创作主旨、人物形象、叙事结构、语言表达等所表现出的超妙、精深、神采和警策,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艺术特色和美学特质和审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