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则

幽梦影(精装版) 作者:[清] 张潮 著;韩中华 注


第三则

原典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原评

黄九烟曰:今人“一介(1)不与”者甚多,普天之下皆半边圣人也。“利之不庸”者亦复不少。

江含徵曰:先恶后善,是回头人,先善后恶,是两截人(2)

殷日戒曰:貌善而心恶者,是奸人,亦当分别。

冒青若曰:昔人云:“善可为而不可为。”唐解元诗云:“善亦懒为何况恶!”当于有无多少中更进一层。

注释

(1)一介:指微小的事物。

(2)两截人:前后不一之人。旧题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哲宗》:“哲宗竟如两截人:绍圣以前,贤君也;绍圣以后何如主,不忍言矣。”

译文

没做过善事也没做过恶事的是圣人,善的行为多、恶的行为少的是贤人,善的行为少而恶的行为多的是庸人,只有恶的行为没有善的行为的是小人,只有善的行为没有恶的行为的是仙佛。

评析

人性是有差别的,而在这则文字中,作者就以做善事和做恶事为标准,把人划分成了几大类。其中,圣人能够混同自然,委运任化,达到如孔子所言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除了圣人之外,还有贤人、庸人、小人、仙佛。贤人为善由己,日去其恶,日新其德,逐渐向更高的境界进发;庸人则只知道利己,先己后人,恶多善少;小人就更不堪了,他们为人自私,不肯给别人一丝好处,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是那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人;仙人佛陀则只闪烁着“善”的光辉,而没有恶的秉性。这是最理想的人。

当然,还有那些知恩不知报的人、前后不一的人、伪善奸诈的人、为做善事而做善事的人、无论善恶都懒得去做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在尔虞我诈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一切。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见贤思齐,心存善念,虽达不到圣人和仙佛的境界,但也不能心存恶念,因为只要我们能够多一些善,少一些恶,多为别人着想,那么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