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努力做到中庸之道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这是非常有名的对话,体现了孔子的哲学高度。
“过犹不及”是孔子对中国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中庸之道的核心。
我们理解它的来源,是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好一点?”
子张叫颛孙师,子夏叫卜商,师和商都是他们的名。子贡比他们入门早,比他们两人年长,所以能够直接称他们的名。这两人等于是年轻一辈的新秀,也就是后起之秀。
孔子说:“师性子急,做事肯使劲,但用力过大;商是一个慢性子,不太刻苦,需要别人带动,没有那么主动积极。”在孔子看来,两个人一个“过”,一个“不及”。
我们区分一下“过”和“不及”。比如说学习,肯定是个好事。“不及”的状态就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没有那么积极,需要学就学一点,不需要就不学。“过”的状态是爱学习爱到盲从,别人讲什么自己都轻信,别人让自己喊口号就喊,别人让自己交钱就交,这就类似于被洗脑了。我见过有的人说,创业成功了以后,突然发现学习很重要,一年挣的钱全都交了学费。一年花几百万元去上各种各样的学,学到最后公司倒闭了。
比如说努力,这当然是优点。“不及”就是不努力,毫不进取;“过”则是进取到不择手段,aggressive(好斗的)到不择手段。
以上就是“过”和“不及”这两个状态的解释。子贡问:“师是不是更好一点?”子张属于“过”,就是更努力、更使劲。子曰:“过犹不及。”也就是说,过和不及一样,都是有问题的,无法简单地衡量哪个更好。
既然这两个都不够好,那好的地方在哪里?在中间,要追求合适。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去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度,做什么事都能合乎“度”。
生活没有趣味,当然不合适;玩物丧志,也不合适。对孩子特别好,没有问题;好到溺爱,肯定不行;整天批评教育他,也不行。所以要找到一个中间、合适的度。
这种“合适”,有个成语叫恰如其分,人们很难掌控,当然也没有绝对的“中庸”。但正是因为很难掌控,都在追求这种处世境界,反而有趣味。如果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都恰好掌控、丝毫不差,那便少了很多巧合、拼搏和趣味,生活就变成了公式,也就太无趣了。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调整,尽量地靠近中轴线。在中轴线左右来回地摇摆,一会儿过,一会儿不及,尽量把过和不及的幅度不断地减小,最终活到中庸之道,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