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唱响唱好新强音——做好新常态下经济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 编


唱响唱好新强音——做好新常态下经济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日报 田俊荣

走在舆论前沿的人民日报新常态报道

新常态,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基础性变化,也是经济报道的新背景和新课题。

近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对新常态的宣传可谓走在舆论前沿。人民日报在我国媒体中“第一次唱响了新常态”。2014年8月,在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的指导下,在副总编辑的具体指挥下,经济社会部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连续、密集地在人民日报第一版推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述评和评论。8月5—7日,连续三天在第一版刊发《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员文章3篇,提出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冷静理性地对待当前经济运行波动。8月4日、11日、18日,我们在第一版和经济周刊版以“1+1”的方式突出刊发《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述评3篇,在国内媒体中第一次将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和多挑战。8月26日、27日、29日,我们在第一版刊发《新常态下我们怎样发展》系列评论员文章3篇,围绕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现实,阐述了中央提出的“三遵循三发展”方针。这些报道是我国媒体首次对新常态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阐发。

人民日报在我国媒体中“第一次唱好了新常态”“第一次唱热了新常态”。

人民日报经济发展新常态报道见报后,在国内外产生轰动效应,“新常态”自此成为大众熟知的新名词。羊城晚报、东方早报、成都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等媒体纷纷全文转载,并发表社论、评论给予高度评价。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等1000多家网站进行了全文转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其官方网站进行了转载和推介。新加坡《联合早报》2014年8月12日刊文指出,最近“新常态”这个词突然在中国“爆红”,原因是人民日报连续刊登述评和评论。

通过这次新常态报道实践,我们有以下体会:

1.敢于抓大。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的经济报道,除了重视宏观、关注民生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研究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就是大家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矛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研究问题、抓准问题,报道才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服务大局才能服务到位。对于新常态等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基本问题,尤其要大胆抓、及时抓、深入抓、科学抓、坚持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党报要有这种气魄。

2014年5月和7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公开提出“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敏锐地认识到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有必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阐发,于是主动策划组织了《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述评。李宝善总编辑亲自点题,提出撰写两组相关评论员文章,从而使述评和评论相互配合,形成声势。事实上,抓这些重大基本问题符合党中央机关报的定位,也能发挥党中央机关报的优势。

2.善于阐发。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论述公开见报的只有两句话:“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和“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加以科学地阐发?我们反复研究中央的基本精神,并用一个月时间深入采访了十多位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家、官员和智库人士,充分梳理、归纳、吸收其见解,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和多挑战。报道见报后,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良好评价和广泛引用。

由此可见,对于一些问题,即使中央暂时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口径,如果能吃透中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我们自己的新概括、新阐发。这有利于为中央建言献策、提供参考,也有利于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

3.重于研究。《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报道提前一个多月就部署下去,为的是给记者留下足够的研究问题的时间。参加报道的同志向资料学,阅读了比撰写博士论文还多的国内外资料;向专家学,认真采访了众多一线著名专家;相互学习,专门举行专题研讨会,大家充分交流,收获良多。

这次实践告诉我们,要给受众一杯水,记者自己要有一桶水,研究问题的报道就是要在研究上下功夫,高出一筹的背后往往是苦出一头。

4.巧于用兵。《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报道采取了“课题组”“小分队”的操作模式:部领导点题策划,经济周刊版牵头落实,全部门抽调人员参与采写。

人员抽调秉持三原则,一是“跨界”,打破采访室别界限,《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报道的6位记者分别来自商贸采访室、财经采访室和工业采访室;二是“搭配”,即每篇报道新老搭配,由资深同志和年轻同志共同合作完成,前者参加过多次重大报道,能保证报道的质量和水准,后者的参与能增加报道的采访面和信息量,同时也能从资深同志身上学到采写经验和技巧;三是“精干”,每篇报道参加者仅限两人。这样“排兵布阵”把搞报道和带队伍结合起来,有利于让更多同志面向全局研究经济问题,做全面发展的T字型记者,也有利于年轻同志更快成长。

5.强于造势。新常态报道在刊发上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通过“1+1”的方式将周刊的深度优势和人民日报一版的“招牌”优势结合起来,增强了报道的影响力;二是将专业部的述评优势、专业评论优势结合起来,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三是报道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推出,将人民日报报道的质量优势和数量优势结合起来,增强了报道的震撼力;四是及时向人民网等新媒体推介稿件,将传统媒体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结合起来,增强了报道的传播力。正是这四个“结合”,使人民日报新常态报道反响格外热烈,从而正确、有力地引导了社会舆论。

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至关重要

最近,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然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股市却一度高歌猛进、持续走牛。有人说这是“改革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陆续展开;有人说是“资金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楼市分化加剧使大量资金涌向股市;有人说是“政策牛”,企业的杠杆率能通过直接融资而逐步降低,因此政策呵护、利好频出。其实,股市上涨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那就是“预期牛”:投资者普遍接受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对经济增速放缓这一以前认为的最大“利空”也有了平和、积极的共识。

预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可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对未来看得清、有把握,企业就能有序投资,百姓就能无忧消费,各种创新和创造活动也能更有热情。反之,如果预期不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没有全面把握,对局部风险和短期困难不作理性分析,大量市场主体被“羊群效应”裹挟而不能自拔,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悲观预期,就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新西兰中央银行行长格雷姆·惠勒有句名言:“如果能平稳调整预期,就不必费周章调整政策”,就道出了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动力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做好经济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加强预期管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

1.做好经济报道,把拐点讲足,有利于引导受众树立平常心。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过去不少人习惯以速度论形势,往往因此而判定经济形势不好。如果通过经济报道阐明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做不到”“受不了”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必然会换挡回落的道理,就有助于使受众和全社会保持战略定力,不再“唯GDP之乐而乐,唯GDP之忧而忧”,而是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当然还要通过报道让受众和全社会明白,也要坚持底线思维,防止在速度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

2.做好经济报道,把亮点讲够,有利于引导受众增强信心。应当通过大量的经济报道让受众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速不能反映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全貌,难以从中看出投入是多是少、环境是优是劣、物价是高是低、就业是好是坏等各种因素。评价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速度指标,更要看到速度之外的东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果抛掉以速度论形势的陈旧眼镜,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深化,一些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中国经济画卷依然亮丽。

3.做好经济报道,把疑点讲清,有利于引导受众消除担心。从风险层面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这并非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出来。对于这些风险和挑战,主流媒体不应回避绕行,而应主动出击、设置议题,通过准确客观地评估经济下行风险、楼市风险、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风险隐忧,引导受众辩证看待应对风险的条件和机遇,从而稳定和锁住市场预期。

4.做好经济报道,把难点讲透,有利于引导受众坚定决心。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就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清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会触动利益,而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通过经济报道在全社会营造攻坚克难、改革向前的氛围,有助于改革涉过“险滩”,啃下“硬骨头”。

5.做好经济报道,把痛点打通,有利于引导受众更添安心。宏观经济大环境连着百姓生活小环境。新常态下,发展速度、结构、动力变了,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会呈现新变化。新常态的意义绝不止于宏观经济层面,而是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应当通过大量的经济报道,推动打通民生“痛点”,让就业路顺起来、钱袋子鼓起来、保障网建起来,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经济发展中受益,有更多的“获得感”。

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要有新思维、新作为、新办法

新常态,刷新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也重构了经济宣传的“背景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

1.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要有新思维,即科学认识新常态。时下,对于新常态的理解还有不少误区。一些国人认为,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是“窘态”;一些外媒则趁机唱空中国,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一蹶不振,是“衰态”。其实,无论是这些国人的“恨铁不成钢”,还是那些外媒的“恨钢不成铁”,都是对新常态的误读和故意曲解。

我们认为,新常态是四个“态”:它是“富态”——富裕之态,是“长态”——长期之态,是“动态”——变动之态,是“进态”——进取之态。

所谓“富态”,就是说新常态是“好常态”,不是“坏常态”;是进步,不是退步。新常态下,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说,速度和质量效益达到了一种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能出现的状态,是我们多年来追求的状态。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这是经济规律使然,并且这样的速度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仍拥有巨大的实际增量,仍能满足就业、民生等需要。

所谓“长态”,就是说新常态有长期性。潜在增长率放缓、资源环境约束具有长期性,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也具有长期性。新常态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它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状态,必须破除速度期待、路径依赖,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打一场持久战。

所谓“动态”,就是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都将出现趋势性变动,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动力转换是关键。依靠投资拉动、出口带动、要素推动,资源环境不允许,要素成本不允许,民意更不允许,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这两大新动力。

所谓“进态”,就是说新常态不等于眼下的现状,“双中高”也不是躺着就能来的,新常态是干出来的。如今,对新常态有这样一个误区:好像一说新常态就意味着不用干事了,经济增速下滑也不用管了,甚至成为一些地方不作为的借口。这种看法显然是极为有害的。

在新闻宣传上,“以其昭昭”方能“使人昭昭”。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才能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也才能防止传播各种不当认识,给境外势力可乘之机。

2.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要有新作为,即牢牢巩固新常态。新常态是趋势,但目前还在形成、发展之中,新老因素交织、矛盾问题交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巩固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常态,需要我们及时、充分地报道各地方各部门和全社会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机遇、新作为,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信心、解疑惑、鼓干劲。我们认为,下一步可以在五个“破解”上加大报道力度: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如何破解“速度焦虑”?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但先进生产力产生、扩张有难度,落后生产力萎缩、退出也有难度,如何破解“结构胶着”?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不会一下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何破解“动力拉锯”、避免走老路,同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常态下,如何破解“改革漂浮”,真刀真枪改革攻坚,不折不扣抓出成效?

——新常态下,如何破解“心态犹疑”,引导干部群众摆脱迷惘失落、焦虑不安、消极无为等精神状态,做到保持定力、科学作为?

最近,人民日报组织报道组对浙江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采访,并在第一版头条和第六版整版推出了特稿《浙江爬坡新常态》,全景式地展现了浙江在这五个“破解”上的探索和突破。比如特稿生动地反映了浙江干部群众在破解“速度焦虑”上的心路历程。浙江也曾有过“速度焦虑”:速度回落究竟有没有底?就业增收会不会受影响?楼市金融会不会有风险?速度回落到底能不能承受?然而,透析速度看经济,浙江坦然了:增速换挡符合客观规律。国际上,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增速普遍回落,浙江人均GDP已超1.1万美元,增速放缓势在必然;增速换挡不会“高台跳水”。经济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浙江经济的草根特性、浙江群众的务实肯干、浙江干部的变革自觉蕴藏着顶住下行压力的巨大潜力;增速换挡浙江能够承受。就业不降反升,房价基本企稳,担保链风险正在化解,从现在开始,只需年均增长6.5%,就能践行2020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的承诺。跳出速度看经济,浙江更是释然:质量效益稳中有进;民生福祉稳中提升;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哪个老百姓早上醒来会想GDP呢?还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终,浙江明白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提质增效,从而使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新的平衡。

3.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要有新办法,即更好报道新常态。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度”:

抢速度。新常态是大势,是大事。服务大局是人民日报的基本职责,也是党报经济报道的核心竞争力。要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苗头、新态势、新情况、新问题,快速反应,及时报道,同时把握好时、度、效,力求真实、准确、全面、理性。

挖深度。要在“两头”上下功夫:一头是在理论上深一深,一头是在实践上落一落。一方面,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有望随着形势的变化、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内涵,因此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要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加强学习、求教专家。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也是一门全新的实践课题,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还要在基层调查上下功夫,多报道基层的探索、喜悦、纠结和突破。

提鲜度(鲜活、鲜亮)。要用互联网思维改进报道,文章短一点,语言活一点,标题亮一点,版面好看一点;还要积极拥抱新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