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小时候的普京,个性非常鲜明,很早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在学校里,他虽然是著名的“孩子王”,但却并不热衷于发号施令,而是喜欢独来独往,更愿意充当执法者,扮演法官的角色。他回忆说:“我当时的角色不是司法机构的作用,而是执法机构的作用。”
年幼时期的普京并不认为读书是成功的唯一道路,他乐于将自己弄成一个小混混儿的样子,而在这一点上,他得到了童年伙伴们的认可和帮助。
相比其他混混儿,普京的年纪更小,体格也差,但他丝毫不愿示弱。普京的一个朋友回忆说,如果有人胆敢惹普京,“他会立刻跳到那个人身上,又抓又咬,扯对方头发——他会使用任何方式,绝不允许有人侮辱他”。但是,他很少主动向别人挑衅,不喜欢惹是生非,“是一个讲游戏规则的人”。有一次普京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正在抢球的一个同学被人推了一下,一不小心手指戳到了普京的眼睛。当时这位同学担心普京冲上来将自己狠揍一顿,但普京没有,他表现得很有风度。这位同学向他道歉,普京接受了,两个人还成了好朋友。
普京的朋友们回忆了一系列打架的故事,他的一位儿时伙伴说:“那时候我们上八年级,有一天,我们在一个电车站里等车,一辆车停下来,但不是开往我们要去的方向。两个体格魁梧的醉汉下了车,企图挑个人打一架。他们对周围的人又推又骂。普京把他的包交给我,然后我就看到他将一个醉汉摔到了雪堆里,醉汉的脸先着地。另一个醉汉转过来面对着普京大喊:‘干什么?’几秒钟之后,醉汉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他已经躺在他朋友的身边了。正在那时,我们要坐的车到了。如果要我说一点关于普京的事情,那就是他从来不会让骚扰百姓的恶棍流氓逃脱。”
普京小学同班同学鲍里先科回忆说,普京在少年时代并不是同伴的榜样,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顽皮。他在课间经常在学校走廊里乱跑,还时常和老师顶嘴,和同学打架。可以这样说,一般男孩有的毛病普京都有。
不仅是他的小伙伴们,普京自己对他打架闹事的往昔也记得非常清楚,在他的自传中还总结了一套打架的哲学:
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告诉我的不啻街头是大学校,这大学校第一堂就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很好的教训。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点,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可以把人噎死。事实上,我这样欺负弱者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点,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那么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因为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我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谁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实在是有“示范意义”的教训!
第三点,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如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
第四点,我应该随时作好准备,一旦遭到恶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自己必须迅速还击;我还学会了,如果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放手一搏,就当是背水一战。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头完成的。
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
此外,我明确意识到,除非迫不得已,绝对不要惹麻烦。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你必须视作没有退路一样,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我的,但早在孩提时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对此就已经烂熟于心、很好掌握了。
此后,克格勃教我的还有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尊重每一个人!为求胜利,先成为强者!遭人欺负,立即还击!不打则已,打则必赢!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普京总结出来的这些打架哲学,透着男子汉的坚定、果敢和刚毅,洋溢着蓬勃的阳刚之气。普京忠实地履行这套哲学,后来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硬汉”总统的形象。
小普京好勇斗狠的性格当然也为他惹了不少麻烦:他曾多次激怒体育老师,与物理老师的关系也很僵。一次,因为忘记穿校服,普京甚至被物理老师赶出了教室。这样“爱自由”、不安分,理所当然地要引起老师们的干预,调皮的学生不喜欢老师们这么做,便常常要做出反抗的表示;调皮的学生之间也不免要发生冲突,于是,打架斗殴的事便接连不断。这一切普京都没少参加。一次,在快要上课的时候,普京还向别的同学扔黑板擦。因为打架,普京的父亲还被老师叫到了学校。
在普京小学的学生手册上,一个老师是这样写的:“今天普京在上课前把黑板擦往同学身上砸去。”另一位老师写道:“在学校里,沃洛佳经常帮助同桌检查作业,上课时经常爬到课桌下,因为不是一会儿钢笔掉了,就是铅笔掉了。课间休息时就爬遍所有的楼梯。”其他老师写的评语还包括“回家没有做数学作业”、“上音乐课时不听话”、“上课时大声说话”等等。另外,该手册还记录了普京在那一年中经常和学校的体育老师打架。因为淘气,普京当时的成绩一点都算不上优秀,在苏联时代的5分制学习成绩中,他的算术和自然课只得了3分,而绘画只拿了2分。不过历史、体育的成绩都是优等。
普京小时候的故事让许多人兴奋不已,因为一个成绩平平、调皮捣蛋、爱打架的普京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尤其让普通男人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让人觉得特别自然、亲切。习惯了完美领袖形象的俄罗斯人突然发现,原来总统的童年与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两样。畅销的《共青团真理报》在报道中感慨道:“总统是我们中的一员,在我们中长大,这给了我们希望。”
普京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变成了规矩懂事的孩子。据说普京脱胎换骨源于一次“同志审判会”。普京居住的那个院子里的居民,给他列举了很多诸如打架斗殴之类的不良习气,并强烈要求他彻底改掉这些毛病,否则就把他送到少年教养所进行劳动改造。这次“审判”对普京触动很大,使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下决心去除恶习、规规矩矩做人。从那以后,普京尽管偶尔也犯些小毛病,但行为举止的确变得相当端正,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在当时看来,这无疑是个十分大胆的预言。因为12岁之前的普京,和其他苏联小男孩相比,十分普通,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他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的教育环境,在当时都处于社会的中下流水平。可以这么说,童年的普京,只是一个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中茁壮成长的一分子,只是欧洲亿万个少年儿童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就是他十分爱好体育,而且成绩比较优秀。
维亚切斯拉夫·雅科夫列夫是普京小时候最好的玩伴,据他回忆,在那些年的学习生活里,一般同学之间根本就互不了解,所以,一起来的人之间都会互相照应。他们3个人——他,普京,还有另一位小名也叫沃洛佳的同学,就像《圣经》里的三位一体一样形影不离。雅科夫列夫说:“至于沃洛佳,体育运动才是他的一切,一放学他就急着往训练场赶。他可不是来学习的。上学训练回家,他和谁也不深交,也根本没有时间交朋友。”
普京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喜欢上体育课,他曾经学习拳击,不过因为鼻子被打坏,治好之后就放弃了这一爱好。在男孩子中,普京个子矮小,无法进入篮球队,甚至一般男孩子最喜欢的足球,他也没有机会练习。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弱者,一点儿也不自卑。
从11岁起,普京就开始学柔道,并有一个很好的教练拉赫林。几年后,他的柔道水准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了许多教练的夸奖和重视。拉赫林教练特别关心他,不仅教他一些技能,还教他做人的道理,培养他勇敢和吃苦精神。“也许是教练对我的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不从事体育,不知道后来会怎样。因为柔道不仅仅是体育,它也是哲学,要尊重长辈,尊重对手,但那里没有弱者。”
柔道不仅是普京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负的必要手段,也使他从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
他的中学同学至今还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在281中学上九年级时,他曾和一个十年级的同学恶战一场,普京当时“一战成名”。那位学长先是踢了普京一脚,并拒不道歉,这一下子惹怒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普京。经过一番拳打脚踢,那位学长体力不支,败退而去。普京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当天放学后,普京又在马路上被那位大同学领着的十年级的全体男生截到了半道。普京很快在众人面前把那位大同学制伏在地,并且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小个子普京面前施展拳脚了。
当然,对普京来说,柔道只是一个爱好,他并不想以此为业。高考前夕,教练拉赫林劝他放弃高考,而应以柔道特长生的身份被保送去上高等技术学校。当时很多人不愿报考大学本科,因为如果考不上,就得马上参军入伍。当时,普京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训练场上,教练拉赫林劝他;回到家中,父母也劝他。说来说去,都是要他放弃报考大学。
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普京却说:“我就是要考大学,就这么定了,没什么可怕的,考不上我甘愿当兵。”众所周知,后来,普京如愿以偿地考上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童年时代的那个捣蛋鬼,从此跨入了一个决定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