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任教北大
时间到了1958年,王选已面临毕业前的实习阶段。这时,一项重要的任务——改进“北大一号”计算机,落在了成绩优异的王选和同学们肩上。学校把调试“北大一号”计算机作为计算数学的实习课内容。交给他们这项任务的,是不到30岁的年轻教师张世龙。
张世龙于1929年10月10日生于天津,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任党总支专职委员,燕京大学政治大课讲员。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学研究科科长、党委委员。1956年调任数学力学系计算机数学教研室教师。后来,又任无线电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
张世龙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很强,是个无线电迷,对王选有深远的影响。他看中王选的是他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和多年做学生工作的管理组织能力与共同协作的团队精神。他认为这项工作,非王选莫属。王选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张世龙老师非常尊重,不仅喜欢听他讲的课,对他自行设计数字计算机的开创性行为充满敬佩。
王选的专业课电子计算机原理,是张世龙讲授的。他于1956年开始独立设计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所参考的资料只有十分简单的外文文献。他所教的课程,大部分内容就是他主持设计的这台完整的串行计算机,从逻辑到电路都很具体。他大概是中国第一个独立设计一台完整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人,但由于磁鼓存储器不过关,机器未能运行。而科学院计算所夏培肃主持设计的小型计算机,由于有计算所磁心存储器研制组的有力配合,后来居上终于率先运行,成为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真正的第一。
“北大一号”正是张世龙的作品,当时设计它时没有任何成品可进行比对,他仅凭翻阅资料,再加上自己的聪明、胆识和想象力把它研制了出来。虽然工艺水平很差,主板上没有插件形式,只是焊了一块板子,既无法进行成功调试又无法进行正常运行。现在看来,它只能算是一块计算机模型。就是这块模型,在当年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它的逻辑设计和电路设计严格准确,原理图绘制的也相当细致详尽。这台计算机模板使王选和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1958年是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运动。北京大学对改进“北大一号”非常重视,希望用半年时间研制成功,作为献给国庆节的厚礼。
时间紧迫,王选像上足了劲儿的钟表日夜兼程地工作,几乎把自己脑力、体力和精力用到了极限。半夜,王选常常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下来往机房赶。有一次夜里,他又去机房接班调机,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去食堂买饭。路上,他感觉许多人用怪异的目光望着自己,当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谁知刚走进食堂,有位同学就冲他大喊起来:“哈哈,你们看呢,王选这是把谁的褂子穿在身上了?”话音未落,立刻引起一片笑声。王选这才低头打量自己,发现身上的衣服又瘦又小,几乎把上身捆成了一个肉粽。他这才恍然大悟,半夜起床时把同学的衣服胡乱地穿到自己身上,大半天过去了竟一点都没有察觉。不仅如此,他用装在口袋里的笔写字时,发现它好像瘦了一圈。他还纳闷过,以为是自己的手指由于不断地劳作变粗了,竟没有发现这天天握着的笔也不是自己的。
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改进“北大一号”计算机的工作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顺利通过了调试,只是当时我国生产的存储器磁鼓不过关,王选和同学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也未能使机器投入正式运行。不过,数学和电子学在计算机中完美的相结合,使王选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逻辑设计到调试也有了一个完整认识,实际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计算机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年夏天,王选毕业了。他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再加上实习中的完美表现,校方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王选留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系任教。
接到通知的那天,王选激动不已,第一时间把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了父母。“好好干,儿子。为祖国争光,为北大争光!”父母的话还响在耳边的时候,王选来到未名湖畔。
放眼望去,夕阳的余晖尽染了西边的天空,也把波光粼粼的湖面涂抹成了一片金橘色。王选的内心久久地不能平静,有感动也有感慨。四年前他第一次走进北大,流连在未名湖畔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他深深地爱着北大,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幢建筑、每一则流芳的名人故事,都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间。留在北大工作是他的梦想,如今,他终于可以用所学到的知识报答哺育过他的母校了。他甚至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用骄人的成绩,成为北京大学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