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丛林中的规矩
佛教传到唐朝时,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两位祖师未创丛林,立清规之前,出家人都是找个山洞或结个茅蓬自己清修,很少有大众集中到一块儿修行。自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到唐朝,开悟证果的人特别多。但对佛教的推动特别慢。
自从有了丛林,就把佛教传布开了。这固然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但佛教的衰弱也由此开始。因为有了丛林就有了矛盾。虽然大家都是学佛的,但毕竟不是佛,内在的境界、素质不同。就是当时在佛身边的人,也有菩萨和罗汉之分。我想,两位祖师在创立丛林时是看到了这一点的,那为什么还要创建呢?因为利大于弊。
台湾的佛教都是各占山头,各自为政,互不往来。西方国家的宗教团体,包括佛教团体,也是如此。中国大陆因为政治上的统一管理,避免了这一点。
祖师立的规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需要,在不断地变动和改进。因为时代在变,你不去适应社会,自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出家人的戒律有好几百条,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但都不离五条根本戒。丛林有十条根本共住规约,虽然各丛林的规约有所不同,但都不离这十条。
清规戒律并不是用来约束我们,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改变习气毛病,改变命运,成就我们的。因为我们凡夫很难管住自己。有几个人能达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呢?圣人已经超越了,达到了无持、无犯的境界。而作为一个没有超越三界的凡夫来说,是一定会被因果束缚的。这时候只有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一个修行人一定要相信因果,否则一切免谈。越往上修,越要深信因果。只有深信因果,你内在的“质”才会突飞猛进地改变。为什么凡夫的智慧难以生起呢?就是因为悲心生不起来。
修行人一定要学会约束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怎么做都没有错。当两个人相处时,对方就是一面镜子。你会用,会回光返照,看到别人的毛病,就会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缺点。所以祖师们比较注重共同熏修。从丛林里出来的人,素质就与一般人不同,比较懂规矩,也容易与人和睦相处。从小庙里出来的人,即使内在的境界很高,但由于未在大众中熏修过,许多习气毛病很难改掉。
如果一个人能适应团体生活,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说明他内在有一定的境界,习气比较轻。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喜欢一个人独处,独来独往?喜欢清净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主要是因为他无法接受别人的种种习惯,或者说“习气毛病”,不能包容别人。
从一个团体出来的人,就代表了这个团体的形象。如果这个团体没有规矩,你一个样子,我一个样子,五花八门,就无法管理,这个团体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天下丛林那么多,为什么都有各自的规矩呢?一个道场有了规矩,就不需要人来管,而是用规矩来约束。如果你不能适应这个团体的规矩,你在这个团体里就住不下。如果能适应,说明你内在的境界和这个团体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和这里有缘,和那里无缘,“缘”是什么呢?就是彼此能相应、适应。这个道场定的规矩与你相适应,你就觉得有缘。这个道场定的规矩约束你,使你感到不自在,你就觉得无缘。
一个人要学着去适应规矩,当你适应以后,会发现规矩什么都不是,对你来说就像不存在一样。比如“吃素”,刚开始不让你吃肉,你会感到很难受。过了几个月或半年,当你习惯了吃素,你对不能吃肉就不会觉得是一种约束了。当你超越了这条戒,它对你而言就等于不存在了。如果没有超越,这条戒就会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得你难受。
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适应这里的大众,遵守这里的规矩。适应了,住着就舒服,就不会感到被束缚。为什么有的人到任何地方都能适应呢?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不是太强,到任何团体,都能很快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