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编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陆龟蒙 作者:王锡九 著


上编

第一章 家世、生年与卒年

第一节 家世

陆龟蒙的家世显赫,但从他的曾祖父辈开始,已经渐及衰落了。毕竟曾经历过辉煌,所以,陆龟蒙仍心心念念记在心中,引以为自豪。他不时会想起与自己并不是同一个族谱支脉的远祖陆机。他在《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诗里说:“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自注:“士衡《文赋》。”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所著《文赋》,体现了当时诗文理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龟蒙津津乐道。又在《和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里说:“三泖凉波渔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自注:“远祖士衡对晋武帝以三泖冬温夏凉。”通过有关远祖陆机的逸事来赞美吴中的风物。

在陆龟蒙的家乡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世代流传的“郁林石”的故事,既是对三国时东吴的吴郡(苏州在当时的名称)人陆绩为政廉洁的追怀赞美,也表现了古代人续缵谱系,重视家族世德门风的传统。因为陆绩是苏州人,自然也是陆龟蒙更远的远祖。从历史记载来看,陆绩有著名的“怀橘”的爱母故事,却不见“郁林石”故事。《三国志·吴书·陆绩传》: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

“郁林石”的故事虽然不见记载于史籍,但在陆龟蒙的家乡苏州,应当是民间世代传诵的佳话。南北宋之交的苏州昆山人龚明之撰《中吴纪闻》一书,专门记载中吴地区的风土人情、遗闻逸事、人物言行以及社会状况。其书第三卷《郁林石》一节:

陆龟蒙居临顿里,其门有巨石。远祖(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

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可靠性。即使纯为民间的传闻之词,它也表现了人们旌扬为政廉洁的美好愿望,同时还表现了古代人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应当是基于这种原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龟蒙传》也详载此事:

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这段话与上引《中吴纪闻》的文字基本相同。从成书时间上来说,大概前者是撷取后者而成;但从本源上来说,后者是将民间传闻载入史册,而前者则是又将它恢复为民间传说的性质。这也可说是所谓的“《新唐书》喜取小说”的例证之一。

上面就陆绩、陆机二人有关事迹所作的简要叙述,可以说明,陆龟蒙的家世是很显耀的。陆氏家族本来就是三国、晋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名族。陆机《吴趋行》诗里说:“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明确说当时苏州的“八族”比不上“四姓”。据《文选》(卷二十八)此诗注释引张勃《吴录》曰:“八族: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也。四姓:朱、张、顾、陆也。”《世说新语·赏誉》云:“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刘孝标注引《吴录·士林》说:“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此类记载,都反复告诉我们:陆氏家族,从三国、晋代起,就是苏州的一个大族。这个家族的谱系,历南、北朝而至唐代,绵延不绝。在初、盛唐时期,又出现了一段辉煌时期。之后,有所衰落,直至晚唐大诗人陆龟蒙和稍后的昭宗时宰相陆希声。这样的一个家族谱系,就是所谓始自东晋吴郡陆氏“太尉枝”。这一谱系的详细情况,可参《新唐书》(卷七十三下)《宰相世系表》(三下)。它在唐代任过宰相的族人,上引《新唐书》在陆氏列表的最后,很简要地说:“陆氏宰相六人。丹徒枝有敦信;太尉枝有元方、象先、希声;侍郎枝有扆、贽。”

很显然,对于入唐以来的先祖,陆龟蒙引以为荣耀的,当然就是陆元方和陆象先了。他的《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见寄》诗中说: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清白风,凛凛自贻厥。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敢云嗣良弓,但欲终守节。(原注:龟蒙五代祖、六代祖,皇朝继在台辅。)

“六代祖”指陆元方,“五代祖”指陆象先。《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陆龟蒙传》:“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这里的“六代”和“七世”的不同,只能有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查上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陆元方生五子:陆象先(初名景初)、陆景倩、陆景融、陆景献、陆景裔;陆景倩子陆溥;陆溥三子:陆序、陆厚、陆康;陆康二子:陆孝甄(真)、陆正兴;陆正兴子陆宾虞;陆宾虞子陆龟蒙。从陆元方到陆龟蒙恰好是“七世”,而陆龟蒙在诗中是将自己这一代不计在内,称陆元方是自己的“六代祖”,无疑也是正确的。

陆元方、陆象先,《旧唐书》(卷八十八)、《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均有传。陆元方,字希仲。初擢明经,又应八科举。累迁监察御史、凤阁舍人。武后长寿二年(693年),拜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因忤武则天曾被贬官,后又再为宰相。

陆元方的长子陆象先(665—736年),本名景初。“象先”是唐睿宗的赐名。应制举,高第,授扬州参军,迁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授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开元二十四卒,谥曰文贞。

陆象先的四个弟弟,都有令名,颇得时誉。《旧唐书》(卷八十八)《陆象先传》云:

象先弟景倩,历监察御史。景融,历大理正、荥阳郡太守、河南尹、兵吏部侍郎、左右丞、工部尚书、东都留守、襄阳郡太守、陈留郡太守,并兼采访使。景献,历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郎。景裔,河南令、库部郎中。皆有美誉。僧一行少时,尝与象先昆弟相善,常谓人曰:“陆氏兄弟皆有才行,古之荀、陈,无以加也。”其为当时所称如此。

审上文我们详列的从陆元方至陆龟蒙的世系,可知陆龟蒙嫡系的“五代祖”不是陆象先,而是陆景倩,而陆龟蒙是陆象先的五代侄孙。《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陆象先传》(附陆景倩传):

弟景倩为扶沟丞。河南按察使毕构覆州县殿最,欲必得实。有吏言状曰:“某强清,某诈清,惟景倩曰真清。”终监察御史。

可见,陆景倩也是一位有时誉的清官。陆景倩子陆溥,曾官少府少监,爵平昌县男。陆溥三子陆康,官泽州刺史。陆康次子陆正兴,是陆龟蒙的祖父,未见任过什么官职。陆正兴子陆宾虞,字昭卿,官侍御史。对于他的仕历,孙光宪的记述稍为详细一些。他所著《北梦琐言》(卷六)《陆龟蒙追赠》条云:

唐吴郡陆龟蒙,字鲁望,旧名族也。其父宾虞,进士甲科,浙东从事、侍御史。

很显然,从陆龟蒙祖父陆正兴起,家道明显地衰落了。陆龟蒙在诗文里对于祖父、父亲,只提到要继承他们的儒素事业。“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对于兄弟姐妹,则没有只言片字。而对于妻子儿女,只是笼统地提到,从未作过具体描述。如《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既被邻里轻,亦为妻子陋。”《甫里先生传》:“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为妻子之天乎?”《送小鸡山樵人序》:“予家大小之口二十。”《南泾渔父》诗:“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稚”,稚子,指自己的儿子。他的《登高文》更是以“予”和“稚子”对话的形式成文的。这些例子,都只是点到而已。只有《笠泽丛书序》中说得详细一点:“伯男儿才三尺许长,噅齿犹未遍。教以药剂,象梧子大小,外研墨沌笔,供纸札而已。”明潘基庆辑《古逸书》(卷二十八)《陆龟蒙‹祝牛宫辞›》条下注云:“妻蒋氏,善属文,亦嗜酒。”未云何据,我们也不得而知。可以这样说,到陆龟蒙的时候,其直系的家族是衰落了。与他大体同时的陆希声,还做过唐昭宗朝的宰相,但他是陆龟蒙这一家族的旁族支脉了。对于陆龟蒙而言,正如他在《幽居赋》(并序)里所说:“虽家风未泯,而世德全衰。门等韦平,材兼魏邴。”

陆龟蒙的一生,主要在他的家乡苏州隐居中度过。他少读《六经》,尤明《春秋》;后又攻文,成为晚唐的诗文大家之一。他在早年也曾有过建立事功的志向,他在晚年所作的《幽居赋》中说:“初张蓬矢,尝逞志于四方。”为此,他曾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漫游江南,结交朋友,创造时誉,希望得以进取。但因为社会动荡,时局混乱,他的应举求仕半途而废。大约从咸通十一年(870年),亦即“松陵唱和”时期开始,他已经绝意于功名,虽然思想上偶尔也会产生一些矛盾纠结。他曾经给自己起过几个名号,其含义都是表明自外于仕进,隐逸江湖,逍遥度日。考察起来,他最早给自己起的,并且使用的时间最长,一直用到晚年的名号,就是咸通十一年在与皮日休的唱和中出现的“天随子”.《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身为大块客,自号天随子。”而皮日休《太湖诗二十首》(并序)说:“遂为诗二十章以志其事,兼寄天随子。”就在同一个时期,陆龟蒙《渔具诗》(并序)、《樵人十咏》(并序),皮日休在《添渔具诗》(并序)、《酒中十咏》(并序)、《茶中杂咏》(并序)等诗或诗序中,多次称陆龟蒙为“天随子”。直到陆龟蒙的晚年,他还反复自称“天随子”。如《战秋辞》:“天随子爽騀情栗”,《田舍赋》:“天随子愀然而吁”,《杞菊赋》(并序):“天随子宅荒,少墙屋、多隙地”等等,都是显例。晚年时期,陆龟蒙再为自己添了几个名号。一是因为他的散诞,而被人称作“散人”,他索性就以“江湖散人”自目,并且为此而作了《江湖散人传》、《江湖散人歌》。这就是他自己说的“人谓之江湖散人,先生乃著《江湖散人传》而歌咏之”。二是他仿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王绩《五斗先生传》、白居易《醉吟先生传》等例子,作《甫里先生传》一文,因而自号“甫里先生”。同时,在这篇文章中,他还将自己类比为涪翁、渔父、江上丈人。文中说:“(先生)不传姓名,无有得之者,岂涪翁、渔父、江上丈人之流者乎?”陆龟蒙的这些名号,足以表明他的心迹,也确实显示了他的一生的基本生活状况。

第二节 生年

陆龟蒙的生年,没有确切的记载,所以直到今天,学术界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论。这里,我们依据他本人的诗、文,再参考其他一些资料,作出基本的推断。

陆龟蒙《送豆卢处士谒宗丞相序》:

(豆卢处士)一旦访龟蒙曰:“吴中兵荒来,人不足犬豕之食,安能遂退藏耶?吾从子相天下矣,吾西而见之。”龟蒙曰:“丈人外族之门人实作良辅,今复家有丞相,必以房、魏之道致君中兴,是内外有德于四海也,此行徒东归乎?昔丞相未升甲科时,年才弱冠,龟蒙幸得参游中,以兄事之,许与胶固,形于歌咏。及丞相为朝钜儒,居侍从之列,龟蒙江湖边,病不能起。一耒而耕,一船而渔。”

题目中的“宗丞相”,《笠泽丛书》和《甫里集》各种版本多作“宋”,《全唐文》则无“宗”字。详审文义,文中反复说“豆卢处士”的“从子相天下”、“家有丞相”,显然,这个丞相不应姓“宋”,而应当姓“豆卢”。清人许梿校《笠泽丛书》(九卷)、《附考》(一卷),嘉庆二十四年许氏古韵阁刻本,在其书末的《附考》中云:“(《送豆卢处士谒宗丞相叙》)宋本无‘宗’字,各本‘宗’讹‘宋’,以何本(指其参校本何煌本)正,案丞相豆卢瑑也。”“宗”字就是“同宗”的意思。这是极有说服力的,可作为定论。据此,我们查阅《新唐书》(卷六十三)《宰相表》(下):“(乾符)五年戊戌,五月丁酉,(郑)畋、(卢)携并罢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豆卢瑑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崔沆为户部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云:“广明元年庚子,黄巢杀(豆卢)瑑、(崔)沆。”乾符五年是公元878年,广明元年是公元880年。陆龟蒙的这篇文章,作于乾符五年下半年或乾符六年的可能性最大。

在确定了文中所说的丞相是豆卢瑑之后,我们从文中知道,陆龟蒙早在青年时期与他是有过一段密切的交游的,后来,豆卢瑑进入仕途,而陆龟蒙则隐逸家乡。据《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豆卢瑑传》记载:“(豆卢)瑑,(宣宗)大中十三年亦登进士科。”大中十三年是公元859年。上引陆龟蒙的文中说他在豆卢瑑“未升甲科时,年才弱冠,龟蒙幸得参游中,以兄事之”,我们暂且以豆卢瑑是在“年才弱冠”的第二年,也就是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来算,那么,从大中十三年往上推二十年,即武宗开成四年(839年),就是豆卢瑑的生年了。“年才弱冠”,《笠泽丛书》、《全唐文》又作“年才出弱冠”。那么,豆卢瑑进士登第最顺利的年龄就是二十二岁了,这样他的生年就是开成三年(838年)了。而龟蒙“以兄事之”,我们假定龟蒙只比豆卢瑑小一、二岁,这样,就可以推定陆龟蒙的生年当在武宗开成四年(839年)、会昌元年(841年)之间。如果大胆一点,我们不妨就将陆龟蒙的生年定在会昌元年(841年),也未尝不可。

李锋《陆龟蒙生卒年考》一文,也是根据上述陆龟蒙文和《旧唐书·豆卢瑑传》,认为“龟蒙以兄事豆卢瑑必小于豆卢,但得以从豆卢而游,又应在成童之后,弱冠以前,也就是讲,龟蒙应比豆卢小1至6岁”。又说:“豆卢瑑所生必在开成三年以前。而龟蒙最多比豆卢小6岁,所以,龟蒙之生年再往后推6年,即必生于会昌四年(844年)以前。”所说固不无道理,但似不必假设“小1至6岁”这样的时间界限。

陆龟蒙曾在咸通十年(869年)前往北方的京洛,应咸通十一年(870年)春天的进士科举。因为庞勋叛乱的缘故,唐懿宗于咸通十年十二月下诏停止科举一年。陆龟蒙无可奈何,只得南归家乡苏州。相关情况,可参阅第三章《应举与北游京洛》。这里要说的是,他的《京口与友生话别》长篇五古,应该是陆龟蒙离开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渡江北上,远赴京洛,进京赶考,与友人离别之作。诗的开头就说:

共是悲秋客,相逢恨不堪。雁频辞蓟北,人尚在江南。名利机初发,樵渔事先谙。

结尾两句云:

别离犹得在,秋鬓未鬖鬖。

这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此诗暗用了西晋潘岳《秋兴赋》(并序)中“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赋中“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的句子,说明陆龟蒙尽管“悲秋”,但在年龄上还未到“三十有二”,不过相差也不太远了。如果他才二十岁多一点,恐怕也不至于联想到潘岳了。按我们上文将陆龟蒙的生年定在会昌元年(841年)来说的话,咸通十年(869年)这一年,他应该是虚岁二十九岁。他在诗中这样说,是正确的表述,而我们对他的生年的推测,大概也就近于事实了。我们再看他《奉和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次韵》诗中云:“不堪潘子鬓,愁促易髟髟。”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未到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的年龄,但因为穷愁,却也使鬓发既长又白了。此诗作于咸通十一年,离作者“二毛之年”不远,所以又说到潘岳,引以自喻。

第三节 卒年

陆龟蒙的卒年,同样也没有确切的记载。较早记载陆龟蒙卒年的是五代王定保,其所著《唐摭言》(卷十)《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云:

陆龟蒙字鲁望,三吴人也。……中和初,遘疾而终。

稍后,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陆龟蒙追赠》云:

唐吴郡陆龟蒙,字鲁望,旧名族也。……丞相李公蔚、卢公携景重之。罗给事《寄陆龟蒙》诗云:“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黄阁今无主,青山竟不焚。”盖尝有征聘之意。唐末以左拾遗授之,诏下之日,疾终。

这里,李、卢“尝有征聘之意”,与“唐末以左拾遗授之”,显然不是一件事。后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传·陆龟蒙传》则说:

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后以高士诏,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方下,龟蒙卒。

这则记载中,明确说李、卢“当国”,拜陆龟蒙为左拾遗,未及赴任,陆龟蒙就去世了。依据史料考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最早对此进行辩驳的,是南宋人林希逸,他的《甫里先生文集序》云:

然史称卢携、李蔚素与善,及当国,召拜拾遗,诏方下而先生卒。以史考之,卢、李皆相于乾符元年,五年皆罢。而《笠泽丛书》自序乃曰:“乾符六年,卧病笠泽。”是二人既罢而先生犹无恙也。若曰六年之冬携尝再相,则与李蔚无与矣。

我们从推定陆龟蒙卒年上来说,因为他在乾符六年还编辑了自己的诗文集《笠泽丛书》,所以就根本不可能在李、卢先后任宰相的乾符年间(乾符这个年号只有六年)就谢世了。林希逸的这个意见,受到了清代学者的高度认可。如朱鹤龄《书‹笠泽丛书›后》云:

先生没年,唐史不载,但云:“卢携、李蔚素与善,及当国,召拜拾遗,诏方下而卒。”考卢、李相于乾符元、二年间,五年皆罢。而《丛书》自序乃云:“乾符六年春,卧病笠泽。”是二人罢时,先生尚在也。若曰六年冬携再相,则与蔚无与。宋人林希逸固已疑之。

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钱大昕,也曾对卢携、李蔚任宰相时,陆龟蒙是否被召为拾遗,以及相关而及的陆龟蒙不可能在乾符年间去世的问题,发表过意见,可参读其《西溪别墅记》、《‹笠泽丛书›跋》等文章。

以上诸家的论证方法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检核《新唐书》卢携、李蔚的本传,以及《宰相表》等史料,再对勘《笠泽丛书》自序,就陆龟蒙卒年这一问题,得出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在乾符六年(879年)尚活在人间。

王定保关于陆龟蒙“中和初,遘疾而终”的说法,值得我们注意,此话应该是比较合乎事实的。在“松陵唱和”的创作活动于咸通十二年春结束之后(参本书上编第四章《松陵唱和时期》第一节《松陵唱和的基本情况》),按情理推测,陆龟蒙应该是随即将他与皮日休等人的唱和之作,编辑成为诗集,并请皮日休作序,皮氏在序中将其命名为《松陵集》。接着,在咸通十三年,陆龟蒙即从张抟于湖州,乾符二年、三年又随从张抟于庐州、苏州,乾符四年又从郑仁规于湖州(请参本书后面的有关章节),说明这几年陆龟蒙为了谋生而奔波,身体状况应当还是可以的。但到乾符六年春,陆龟蒙就患重病而卧床了。他的《笠泽丛书序》云:

自乾符六年春,卧病于笠泽之滨。败屋数间,盖蠧书十馀箧。……体中不堪羸耗,时亦隐几强坐。

陆龟蒙在这时确实是患有沉疴了。大约写作于稍后的《自遣诗三十首》(并序)说:“故疾未平,厌厌卧田舍中,农夫日以耒耜事相聒。”其第七首诗云:

长叹人间发易华,暗将心事许烟霞。

病来前约分明在,药鼎书囊便是家。

此时的陆龟蒙,实际年龄并不大,还不足四十岁,但他确乎陷入病痛之中了。缘于此,将他的《自怜赋》(并序)中所说“余抱病三年于衡泌之下”的话,理解作“乾符六年”以来的“三年”,就有相当的合理性了。如果将乾符六年计在内,“三年”则到了中和元年(881年),如不计在内,则是中和二年了。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卷八)《陆龟蒙》云:

自乾符六年春得病,抱病三年则撰《自怜赋》,时当在中和二年春,其时虽尚能执笔,然孱弱已甚,殆于是年夏秋之间卒。《唐摭言》云:“中和初遘疾卒。”《唐诗纪事》亦有云:“中和初遇疾而卒。”中和共五年,中和二年得谓中和初(且中和元年系七月改元),是则龟蒙卒于中和二年(八八二).

在现有的资料下,陆龟蒙的卒年也只能作出如此的推定了。那么,陆龟蒙约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卒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享年虚岁四十二岁,可谓是在贫病中英年早逝了。

陆龟蒙去世以后,按照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陆龟蒙追赠》的记述:“吴侍郎融传贻史,右补阙韦庄撰诔文,相国陆希声撰碑文,给事中颜荛书。”但是,吴融所作的传记、韦庄的诔文、陆希声的碑文、颜荛书(据王定保《唐摭言》卷十,颜荛曾作陆龟蒙墓志)都不见流传。只有吴融《奠陆龟蒙文》流传至今,文见《全唐文》(卷八二〇)。颜荛对陆龟蒙的情谊深厚。《北梦琐言》(卷六)《颜给事墓铭》云:“颜给事荛,谪官没于湖外。尝自草墓志,性躁急,不能容物。其志词云:‘寓于东吴,与吴郡陆龟蒙为诗文之交,一纪无渝。龟蒙卒,为其就木至穴,情礼不缺。’”陆龟蒙作为晚唐著名文士,在当时颇有影响,时人吴融、殷文圭、曹松、罗隐、尚颜、齐己等都有题赠寄怀之作,可见一斑。稍后,韦庄曾上奏朝廷,请求将包括陆龟蒙在内的十数人追赠为进士及第,并各赠补阙、拾遗之官。奏章题为《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士及第奏》,文见《全唐文》(卷八八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