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读

唐宋散文 作者:侯毓信


导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国古代的先贤仁人,在广泛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人生感悟、生命体验、社会改造、奋斗理想等等所有的情感化成文字,流传后世,“述往事,思来者”。这是何等辉煌的伟业。今天捧读这些厚重的典籍,我们可以看到的,或许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四时物候的咏叹;或许是爱情亲情的眷恋,幸福生活的向往;或许是世态炎凉的感慨,成败得失的嘘唏;或许是一己抱负的执着,慷慨悲歌的坚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觉得,在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我们现代人可以获得许多情感的回响和精神的呼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面对这份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完善自己。

当然,传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除了可以完善自己之外,从宏观层面讲,还有更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历史经验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基本构架,是中国人人格养成、文化认同、精神传承的重要支柱。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总是发挥着重要的巨大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往往首先表现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崛起。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份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财富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会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和基点。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伟大智慧,一定会在当下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再次创造辉煌。

因此,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重视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传承,应该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学期的语文教材,古代诗文都占有不少的篇幅。即使进入大学的专业学习阶段,大多数学校都开设多种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供大学生选修。即使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仍要继续学习,不断进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吸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要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尚有许多观念需要理顺,还要做许多持之以恒的宣传和推广。上海人民出版社这套包括《唐宋散文》在内的“中华经典诗文之美”的出版,正是积极回应这一社会需求的具体行动。我有机会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感到非常高兴。

下面我想就《唐宋散文》涉及的文学史背景和选文的相关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在中国散文史上,唐宋两代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前后六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伟大的散文作家。唐代有韩愈、柳宗元;宋代有欧阳修、苏轼等。由这些作家合称的“唐宋八大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跨代并称的文学现象。由他们分别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促使了一大批作家的出现,为后代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的鼎盛和繁荣。这是中国散文史上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代散文的发展,是同批判六朝偏重形式的文风联系在一起的。唐代初年,六朝偏重骈俪的风气影响仍然很大。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努力摆脱这种过分的影响。“初唐四杰”虽然写有许多骈文,但有些作品或在内容上力图接近社会现实政治,努力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或在形式上尝试某些变化。陈子昂则在理论上提出了复古口号,实际上是以复古为革新,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其后,萧颖士、李华也提出以三代文章传统,改革当时文风的主张。陆贽的奏议文章,一改骈体文堆砌华藻、滥用典故的陋习,写得流畅自然,对后来韩愈的古文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真正有力地提出以古文为革新的古文运动理论的,是中唐的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以恢复儒家道统为旗帜,以“文以明道”为口号,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从而对唐代散文革新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把文学创作的视线,投向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中唐社会的各种弊病,诸如藩镇割据、宦官擅权、社会黑暗、佞佛崇佛,都在散文中有所反映和揭露。古文运动的开展,是中唐文风为之一变,内容虚假、形式饾饤的骈俪之风大为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真实、语言出新的新文体。韩愈、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韩愈的议论文气势奔放,波澜起伏;记叙文人物丰满,感情充实;碑志铭文亦写得如泣如诉,感人肺腑。柳宗元的散文,更注重对现实社会的透视。他的山水游记独创一格,在冷峭的文笔中体现了作者的人格追求,成为后世山水游记的典范。韩愈还立排世俗之讥议,广招学生,提携后进,扩大了古文运动的影响。韩、柳之后,李翱、皇甫湜等人继续倡导古文。他们虽然走上艰涩、崎岖一路,成就一般不高,然亦各具特色。晚唐古文渐趋衰落,但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仍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和价值。杜牧的赋作,代表了文赋的新趋向。

经过晚唐五代的社会动乱,古文传统的影响受到了削弱,骈体文风再度兴起。因此,宋王朝建立以后,恢复韩、柳古文传统成为文坛追寻的目标。宋初的柳开、石介等人为此作了努力,但积重难返,效果不大。至宋仁宗庆历年间,随着政治改革潮流的兴起,诗文革新运动也随之而来。倡导这一运动的是古文家欧阳修。欧阳修接过韩愈的主张,提出重道以充文,认为应“事信言文”,“道胜则文不难而自至”,并把道同社会“百事”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并为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散文,平易畅达,自然流利,语言富有情韵,艺术感染力强。他的杰出成就与贡献,使他成为宋代文坛的一代宗师。由于他的提携,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相继脱颖而出,都成为宋代散文大家。王安石的政论文,体现了进步政治家的风格,观点鲜明,辩风犀利。苏轼的散文,透露出潇洒旷达的人生境界,自由挥洒,胸次广阔;其议论文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苏轼对前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广为吸纳,在宋代文坛上恣肆驰骋,体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可以说,苏轼的文学成就,代表了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就。

南宋的散文,与时代的联系同样紧密。爱国主义精神成为许多古文作者表现的主题。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虽然写的是一己遭遇,却反映了动荡离乱社会的一个侧面。岳飞、胡铨、陆游等人的作品,亦多贯穿爱国主义情感,语言精练,结构严谨,笔意蕴藉。辛弃疾、陈亮亦有优秀散文留世,这些作品,文字朴实自然,论理条分缕析。南宋后期还应提及的是文天祥。他的散文,记录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给宋代文坛添上光辉的一笔。

总之,唐宋两代散文,是先后紧相联系在一起的极其重要的文学发展阶段。唐代以古文运动为标志,在散文史上有廓清道路,开辟方向,上承八代,下启宋元之功。宋代散文,则继承了唐代的优良传统,把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唐代散文多注重纵横开阖,波澜起伏,锤炼字句,语言出新;那么,宋代散文则多以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言明白晓畅为特色。他们的共同特点则是都把散文的革新同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本书入选的作品,以历代传颂的名篇为主。选篇涉及唐宋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适当多选些。所选作品的体裁尽量广泛些,以期更全面的反映唐宋散文的成就。需要说明的是,本丛书有许多专题,为避免选篇重复,其他专题已入选的作品,本书一般不再选入。只有极个别作家的重要代表作,无法割舍调整时,才予入选。每位作家的选篇由作者介绍、原文、注释、说明几部分组成。部分选篇在说明之后还有“集评”。这一栏目是精选部分古人对这篇作品的评论资料,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些阅读理解的参考意见。在选编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出版的多种著作。有不同说法之处,以自己的理解择善而从。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本书难免有错讹之处,期望大家不吝赐教。

好友黄珅和龚斌给予我不少帮助,并撰写了部分篇目。黄珅撰写的篇目有:李华、陆游、范成大、朱熹、林景熙共五篇。龚斌撰写的篇目有:石介、苏舜钦、沈括、秦观共四篇。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侯毓信
2017年7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