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节 侧锋笔法的技术内涵

即墨余笺:书法研究新视野 作者:徐同林


第六节 侧锋笔法的技术内涵

侧锋,指运笔时笔锋所处的位置在中锋与偏锋之间的一种用笔方法。侧锋取妍,在行书和草书中大量使用。

侧锋之名首见于宋桑世昌《兰亭考》:“凡傍卷微曲整笔,累走而进之,直则众势失力,滞则神气怯散,夫努须侧锋顾右,潜趯轻挫其揭。”明汤临初《书指》说:“今观二王落笔处,多有侧锋向外者,昧者但谓侧以取妍,不知落笔稍偏,正所以济正锋之不及,未几而卒归于正。间有一画全偏者,随以正锋承之,所谓出奇应变,偶一为之耳。”可见在行、草中侧锋用笔只是中锋用笔的一种补充。在以中锋为主的书写预设情境下,适当运用侧锋,可使点画跌宕多姿而富有变化。

侧锋的出现是采用斜执笔法形成的。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手写墨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的侯马盟书,笔锋清丽,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基本上是侧锋用笔。春秋战国的楚简文字多露锋落笔,笔画呈两头尖中间粗的形态,多采侧锋取势。侧锋的形成和当时的坐姿有很大的关系。先秦时还没有我们今天常用的高桌。平常多是席地而坐,席旁设小“几”。汉代以来,开始盛行跪床,从当时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中可知床榻非常低矮,一般不及人小腿的二分之一。东晋前文字书写于竹木简牍上,书写时,左手执简,右手执笔,全臂悬空而书。书写者执笔只能采用斜执笔法。在斜执笔的情况下,竖和捺可以中锋书写,撇和横则会多用侧锋,否则就需要更多的手腕动作。示例作品如图1—7所示。

图1—7 古人的跪床(《临沂汉画像石》)

出土的文物可以反映当时的书写状况。1958年出土于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晋永宁二年(302年)青釉对坐书写俑(见图1—8),反映了当时书吏跪坐书写的真实姿态,一个书吏作跪坐状,左手执简,右手执笔,毛笔与简的相交略斜。

图1—8 青釉对坐书写俑

从流传在外的文物中也可以发现这方面的例子。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北齐校书图》(见图1—9)是宋摹本残卷,据画卷题跋,原为杨子华所画,唐代画家阎立本再稿。画中所记录的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图中有两处执笔书写的描写,从图上可以看出,南朝时的书写是采用斜执笔法。

图1—9 阎立本《北齐校书图》

我们在观察大王(王羲之)行书时,也发现了大量使用侧锋的痕迹。王羲之《丧乱帖》“临纸感哽”的“临”字,是使用侧锋的明显的证据,最后两个字“顿首”几乎纯用侧锋,是采用右手执笔的斜执笔法书写的。示例作品如图1—10所示。

图1—10 《丧乱帖》局部

唐孙过庭的《书谱》通篇侧锋,我们观察其线条,发现线条两个面的状况是不一样的,一面毛糙、一面光滑,说明其线条是由于使用侧锋形成的。凡是横向的直、弧线都是上一个面光滑,下一个面毛糙;上一个面平直,下一个面多变。竖向的线条则是左面光滑,右面毛糙;左面平直,右面多变。说明是由于采用右手执笔,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的斜执笔法形成的。示例作品如图1—11所示。

图1—11 《书谱》“郸”字(左)与《丧乱帖》“顿”字(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