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节 笔力

即墨余笺:书法研究新视野 作者:徐同林


第十节 笔力

本节所讲的“笔力”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笔工具本身的问题,二是笔力的概念,三是“发力点”,四是力度,五是线条横向收放力度的控制。

笔作为书写的工具非常重要,古人对笔的要求很高,《笔阵图》说:“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崇山绝仞中的野兔多历风雨,毛质硬韧有力。制好的笔,还要“锋齐腰强”。笔有四德,即尖、圆、健、齐,一般的毛笔制作完成后用胶涂之使笔尖,“齐”指的就是毛笔发开后锋是平的,好的毛笔不用胶涂,能清楚地看到锋的齐平。“锋齐”的毛笔醮墨书写时,笔毫内含的墨汁随着用力的动作顺着笔毫均匀下注到纸面,才能做到“万毫齐力”。“万毫齐力”的线条线质高,线条的立体感强,“万毫齐力”是“铺毫”和中锋为主的用笔动作造成的,体现在墨汁吃入纸面的全过程,即起笔、行笔、收笔的书写过程中墨汁吃入纸面的截面都是有节奏的、厚实的。但“铺毫”不能太过,手控制笔的时候,要感应到笔毫弹性的极限,如一味下铺,笔毫无法起立,则出现力弱,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笔阵图》中,卫夫人又提出了“笔力”的概念:“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所谓“笔力”,就是中锋在纸上书写后的线条效果。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说王献之“骨势不及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书法家在书写实践中,全身的力量是通过笔管贯彻到笔锋上的,因为笔毫是柔软的,力量从笔管下端传达到锋尖时,有一个关键的部位就是笔毫的腰部,因为要“八面出锋”,笔锋要在保持弹性的前提下随时上提,“腰强”才能使笔锋上提时直而不散,在武术动作中,腰的力度是很重要的,束毫如锥,以锥尖于纸面书写时,重发力,锥尖弯曲的幅度大,笔画粗壮;轻发力,锥尖弯曲的幅度小,笔画纤细。但笔锋不能散,要有挺劲,笔锋一散,则力度全失。书写中锋腰劲挺,才能体现出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评吴人皇象草书的“沉著痛快”之效果。

发力很重要,大家都很清楚,问题在于在何处发力,又在何处收力。“发力点”是指在运笔过程中,笔锋开始发力的那一个点。一条线上往往有多个发力点,也有多个收力点,我们可以认为存在主发力点和次发力点,也存在主收力点和次收力点,发力点和收力点都是成对出现的,发力点和收力点位置的不同和速度的快慢会影响书写线条的节奏。一般来说,发力点主要在笔画的开端和转折处,以汉隶和唐楷来分析,不管其风格有多大差异,但每一笔发力和收力的位置是非常固定的。隶书“蚕头”部位,楷书“藏入”“折笔”和“钩根”部位必是“发力点”的位置,隶书“雁尾”、楷书“捺收”必是发力后马上收力的过程,线条的收束处必是收力的部位。但是如果都只有这样的发收力点,线条就会平庸,王羲之作品之所以会成为历代效法的对象,主要在于线条之间出现了诸多的收发力点。王羲之作品收发力变化多端,因此可看者多。董其昌、赵子昂作品趋于程式化,其收发力点完全恪守楷书法则,工整、娴熟,米芾在《海岳名言》说:“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应该说和颜楷的用笔简单化带来的收发力点简单且程式化有关。

在讲提按的时候我们认为提按是相互的,提的时候要有相反的力量按着,按的时候又得有相反的力量提着。总的来说,《九势》认为“下笔用力”,以强大的力量将锥尖锲入纸面行笔,按的力度要求是按得越重越好,同时在按的时候线条宽度不变,则会提高线条的质量。这样就产生了物理上的力量,即面积不变,按的力量越重,力量越强。“入木三分”也好,“力透纸背”也好,说的都是这种方法书写后的效果。我们知道,压力越大,反弹越强,纸的线条痕迹便有随时跃出纸面的感觉,物理上的力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转变为神态上的力度感的。

江永江先生提出的笔力的分析方法如下。

1.书写线条横剖面分析(见图1—20)

图1—20 书写线条横剖面分析

(1)是锥画沙式中锋吃入纸面明快有力的线条。

(2)是屋漏痕式中锋吃入纸面厚重有力的线条。

(3)是浅而平无力度无厚度的刷字。

(4)是深而平有力度无厚度的刷字。

(5)厚重的侧锋。

2.书写线条纵剖面分析(见图1—21)

图1—21 书写线条纵剖面分析

(1)平面运动无纵向笔压的怯笔。

(2)笔压过轻的薄线条。

(3)笔压渐轻的提笔线条。

(4)厚重的线条。

前面几点讲的都是纵向的力,我们在实践中还要关注横向的力,即垂直于线条的力。一条线的两个顶点我们称为两端,另两个是长长的侧面。横向的力有两种,就是古人所说的内擫的力和外拓的力。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力量由线条的两个侧面向中心行走,轨迹挤压;外拓,指意在纵放的笔势,力量由线条的中心行走,轨迹向两个侧面铺放。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并指出:“内擫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因此我们说大王(王羲之)是内擫,大令(王献之)则是外拓。沈尹默又认为内擫如“锥画沙”,外拓如“屋漏痕”,大概就是明快的束毫和带涩感的铺毫方法所致。示例作品如图1—22和图1—23所示。

图1—22 内擫

图1—23 外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