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远带着温暖的笑容

水木烙印 作者:胡钰


永远带着温暖的笑容

人的一生会认识许多人,但记住的人不多;记住的人不多,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人就更少了。在我的人生记忆里,孙殷望老师注定会是牢牢记住的一位长者,与他相处的日子成为我充满感动的美好记忆。

与孙老师的相识源于1995年我到中文系读二学位,之后我在系里读研究生,再后来留在系里工作,与孙老师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我现在还记得,二学位班刚成立时我当班长,孙老师专门把我找去,仔细询问班里的情况,问得很细。谈话中特别提道:“尽管大家来中文系都是读二学位,都有第一专业,但中文系把大家都看成是自己第一专业的学生,希望大家把中文系当作自己的家。”当时,他还特别交代负责系里教务的姚金霄老师要关心大家的学习和生活。

后来的学习生活也的确如孙老师所希望的那样,我们二学位班非常团结,大家尽管来自不同院系,但在中文系老师们的关心下,大家的确都把中文系当作一个大家庭。那时候,孙老师的办公室在文科楼二层,他和徐葆耕老师在一个办公室。许多同学来系里办事,去过姚老师那里,常会去给孙老师和徐老师报告一下。我们同学间经常议论:中文系不大但很温暖,尽管系领导和老师不多,但他们对学生特别尽心,不论是对本系第一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二学位生,都关心备至,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很具体的个人要求尽量帮助解决,对学生千差万别的情况也都如数家珍。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毕业近20年后,我们二学位班的同学还会聚会,校庆时大家还会回中文系去看看。

1998年我研究生毕业前夕,孙老师找我商量,让我留在系里工作,并负责学生工作。那时孙老师是中文系党支部书记、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从那时开始,与孙老师的接触就更多了。学生工作中有困难、有情况,我都是直接找孙老师汇报。每次他都听得很认真,听完后经常会问问我的想法,再谈他自己的意见。至于学生活动请他参加,那孙老师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逢请必到。他常说:“同学们都很优秀、很可爱,从同学们身上我也能学到许多。”

孙老师人如其名,对年轻人成长充满殷殷期望。他经常给我说:“清华是有‘双肩挑’传统的,既要做党务行政工作,业务上也必须强。”因此,我刚一留在系里当教师,第一学期系里就给我安排了本科生的《新闻理论》和二学位生的《舆论学》课程。

当时我很有压力,就找孙老师谈心,希望以做学生工作的理由把课程减减。至今我还记得,孙老师听我说完,点燃一根烟,慢慢吸了一口,笑着说:“有压力挺好啊!战胜压力就更好啊!”之后他又讲了自己当年弃工从文的经历,讲了自己面临多头压力时的情况,还传授了许多备课的心得。最后,他还认真地说:“你不但要讲好课,还要抓紧科研,要出些论文才好。”正是在孙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开始了在清华的“双肩挑”工作。至今想来,对孙老师的感谢之情难以言表。

时光如白驹过隙,2014年6月14日,在为清华、为祖国勤勉地工作了53年后,孙殷望老师离开了我们。总觉得昨天才见过他,但今天他却走了;总觉得他不应该这么快就走的,但他还是走了。其实,就在孙殷望老师离开我们的4个月前,姚金霄老师走了;更远些,4年前,徐葆耕老师也离开了我们。这些老师这么快走了,实在不舍啊!

回想当年在中文系读书工作的日子,这些老师给予我们的关怀是那么温暖,记忆是那么深刻。我们常说清华人的凝聚力强,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老师们身上体现出的清华人的厚德与自强,让清华学生对老师、进而对母校产生极强的归属感。

人走了,是一种遗憾;但记忆留着,就是一种财富。在我的记忆里,孙殷望老师永远是带着温暖的笑容的模样。

  1. 本文收入蔡文鹏主编:《清华精神的践行者——追思孙殷望教授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