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驾

啸天说诗.5,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周啸天 著


王驾

【王驾】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唐河中(山西永济)人。昭宗大顺元年(890)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官至礼部员外郎。

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即春社和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尽情娱乐。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地名十分诱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都半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

后两句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此即社树,亦即“故国乔木”,它是乡国之象征,故受崇拜。其中桑、柘二树是常见社树的树种。此诗“桑柘”二字紧扣“社日”,绝非闲笔。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颇为别致。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时代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但在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快活,也是事实。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时间:一个春日。地点:一户人家小园。从题目“雨晴”和诗中“雨前——雨后”看,雨下的时间不长,而且很快就转晴明。“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可见雨势之猛。“花间蕊”即初放蓓蕾,“叶里花”是较隐蔽的花,两者在雨后“兼无”,可见这番风雨对小园的袭击是扫荡性的,雨后留下了一片狼藉。诗写花开花落,只在雨前雨后,就生动展示了骤雨情景;同时把笔力集中在花的描绘上,又为后文蝴蝶寻芳作好铺垫。阵雨来时,昆虫均仓皇蛰伏。一旦雨过天晴,艳阳普照,蝴蝶则最先活跃,迫不及待地飞往园林,周邦彦写道:“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园(指落花)。……多情最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六丑》)这首诗中,阵雨过后立即飞来的蝴蝶更显得殷勤有加。小园蒙受无妄之灾后,花儿荡然无存,这赶来慰问的“蝶使”,匆匆查看一番,感到无事可做,又忙不迭飞“过墙去”。第三句七个字,已将雨后园景宛然画出。诗人却由此产生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想象。

“却疑春色在邻家”。“蛱蝶飞来过墙去”,便给人以希望,令人疑心春色尚在邻家。一墙之隔,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不能一览无余,反而耐人寻想。“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如果拆了这堵墙,一切将变得简单明了,也就失却了许多回味。宋诗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的名句,与此诗末二句异曲同工。由一枝红杏见满园春色,是见微知著;由蝴蝶过墙疑春在邻家,则是睹影知竿,有摇曳不尽之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