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世情、国情变化作出战略判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 这一论断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谋求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全党重大任务。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在今后一个时期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此,领导干部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紧迫性,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发展代价过高过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亟待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受土地、水、自然灾害等多重制约,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难度较大,加上市场流动性较多、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保持国内价格稳定、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相当严重,我国外延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否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否有新的突破,能否实现质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增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
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更加凸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明显地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软肋”,暴露出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低端的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目前,虽然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世界经济也开始复苏,全球正在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必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着力点,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才能够不断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为长期的稳定增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动力,促进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迫切需要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生产结构以及贸易格局的调整变化。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恢复快速增长,甚至会相对收缩;许多国家都要继续促进本国经济的恢复,全球生产能力将会有所提高,全球供求结构将发生深度调整;全球贸易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重组引人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图解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过高、经济“虚拟化”等问题。有的发达国家还实施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力求改善贸易失衡状况。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通过改进和完善已有架构,形成一个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反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已成为各方共识。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全球经济的新调整,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在世界经济进入低速调整的国际环境之下,我国要转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适度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其战略举措只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适应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内需空间。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把握趋势、应对得当,就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我国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这种状况若不改变,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就会贻误时机,难以实现赶超,甚至陷于被动和落后。这些挑战都在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从而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的过程,都会引发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如果我国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就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陷入被动。
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考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