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按照教科书上的某种观点,作为社会行业而存在的文学,可以分成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两支。文学创作依着体裁,又可以归类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而文学研究,则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三个层次。二十多年前,当我开始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时,面对的专业主干课程,大多都以文学史命名,心里想的,却是从此走进文坛,深扎其中,追踪创作,推动潮流,跻身文学批评家的行列。
时光飞去,岁月流逝,带着一边总觉得应该更直接、更经常地致力文学批评,一边又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文学史的勘察、探究也实在是必不可少的纠结,如今,我自己已成了一名专门讲授文学史课的老教员。而且,还每每把这种纠结当成正面的要求,号召给一届一届的学生。或许,这纠结只不过是从教科书定义里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分的概念框架衍生出来的,简明抽象,却并非事实的原状和全貌。待在高校院墙内、学科丛林中,知识、技能与思想、眼界,常常下意识地陷入壁垒森严、疆域分明的局限。文学史的知识库存漫无涯际,文学理论的前沿阵线宽广无边,文学批评需要应对的作品、现象和问题也层出不穷。而个人的心力、时间终归有限,面临多重的无边无涯和无穷无尽,必须进行取舍抉择。
想想我的老师一辈的学院派批评家,即使在高校学科体制还不像现在这么讲求繁文缛节和量化指标的年代,也大都自觉、主动地保持着与作家和文坛拉开一定距离的冷峻姿态。同时,在并不那么急于抢抓第一时间反应先机的、偶尔为之的文学批评写作中,他们也总是把批评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稳稳地确立于文学史的梳理和构筑。这既可以看成职业习惯使然,也可以看成专业认知上的一种清醒自觉和镇定自持。
收在这本书里的五十篇长短不一的小文,就是近年我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文学理论之间循着职业上的惯性和专业认知上的自觉,所做的一番表达。书中四辑的主题——文坛潮流、当代作品、经典文本、文学现象,大体涵盖了我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同等予以关注的几个方面。看多了像流水一样随物赋形、像裁缝一样量体裁衣的广告式或抚慰式的所谓批评,我感到:与其一味埋怨和责怪操持这路批评的写作者心态过于圆滑、立场过于乡愿,不如多问一问与此不同的另一路文学批评为什么显得那么匮乏、那么无力。遏止或减少圆滑和乡愿的批评,单靠圆滑者和乡愿者回心转意,根本无济于事。只有不看人脸色、不迎合市面行情,凭硬碰硬的知识和经得住拷问的体验来说话的批评,多多兴起来,真的转机才会出现。也唯有在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出发,最终又回到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中,那些见木不见林、以局部和个案代替全部和整体的方法迷误,才会被根除。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文学气息、文学氛围和文学能量的形成或积聚,向来是由自多源,而不是源出一孔。新进的创作只占其一,具体的文本也仅为众多类型之一。当下文学场的能量源里,占更大比重的仍是经典文本和经典作家。它们在学校、在书店和图书馆、在课程和学科体系里,都被列入古籍、文献和史料范畴,仿佛已封闭于久远的往昔、停驻于故纸堆,但在现实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土壤上,它们时时处处都依然在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其蓬勃的活力和气势,往往超过很多新人新作。这之中,除了创作,也有文学理念和文学思想的传统。
在这本书内外,我曾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表示过:社会文化分工和社会生活全局的深刻变迁,已经不再需要今天的文学批评像以往那样发挥单纯针对创作文本的优劣评估和成败仲裁。大面积分众、分层的读者,无主名、无主体的市场,随时随地都在以比批评话语更直观的形式更直接地关联着名利回报的途径,显现、反馈出这类信息和数据。置身这一时代境遇,文学批评不独立也得独立,因为客观上它已失去了必须要依傍它或它必须去依傍的对象。文学批评这时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不是在原地坐等旧时的依傍者复归或新的依傍者来临,而是坚定勇敢地走向社会深处,到和文学创作以至其他早就具备了精准及物功能的人文艺术和社科学术的理论话语接近的方位上,同他们大胆地对话,从中学习和增长自己独特的介入现实、影响现实、给现实贡献一份精神营养和知识资源的能力。
为此,文学批评不仅需要逐渐扩展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既深且广的跨学科边界的知识吞吐能力,还需要加强和丰富面向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以及更多领域的一种阐释整合能力。不用说,这些能力自然最终都得落实、展现在文学批评的语体和文体的更新上。在这本书里,我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步。但正像那句老话所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尽管力有未逮,这本书每一页的字里行间,却也隐含着步步向前的愿望。
2017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