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林纾是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一位有影响的文化人,这么说是因为他的翻译小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又为后人所诟病。但是,全面审视林纾的一生,他的文学艺术创造、人格正气与家国情怀,仍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敬仰和弘扬。新时期以来,思想解放,对林纾的功过评价有了新的发展。
林纾与福建工程学院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他是福建工程学院的前身苍霞精舍的创办人之一。1896年,林纾和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末代帝师陈宝琛等一起在福州创办了教授西学的苍霞精舍。解放前,苍霞精舍即发展成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此后,几经辗转,成为今天的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自建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林纾研究。在推动林纾研究时,首先,我们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客观、慎重的研究态度,力争准确地评价林纾。我们既希望将林纾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准确定位,也希望将林纾作为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文化品格进行深入挖掘。其次,如何判断林纾在近现代文化及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在多数的晚清、民国思想史著作中,林纾是“缺席”的。那么,这种“缺席”究竟是研究者的视域造成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林纾无法作为“思想人物”而存在,那么他在近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确定?他作为新旧文学乃至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人物,其贡献是否仅仅在于他的小说翻译?且就小说翻译而言,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该如何评价?林纾的现代价值何在?对于改革开放有何意义?更进一步说,林纾的人格、情操和学术活动,能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培养提供什么启示?——林纾及其文化遗产能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到支撑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挖掘、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好地把握林纾研究方向,推动林纾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福建工程学院于2014年10月中旬举办了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把林纾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研讨会前后,我们收到了近百篇论文,内容涉及林纾研究的各个方面。我们把其中的部分论文结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次研讨会得到福建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所有代表,感谢所有论文作者,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张稷女士。
我们愿为林纾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福建工程学院 吴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