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 言能不忆江南

平安高地:社会治理的“江苏样本” 作者:王志高 编著


引 言能不忆江南

钟山叠翠,太湖扬波。绿水似诗,青山皆画,人杰地灵。

金陵的云锦,广陵的琴,惠山的泥人,宜兴的壶,徐州的香包,镇江的醋,她用巧思匠心,装点了精致的生活。

春天的芦蒿,夏天的鱼,秋天的河蟹,冬天的笋,她用时令美食,慰藉了游子的乡愁。

这里是江苏,简称“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8年,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D L 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江苏是诗意的江苏

江苏自古盛产诗词歌赋。不仅有江南情调,也有楚风汉韵。南京,既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岁月,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悠远。苏州,既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也有“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的空灵。如果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写尽了扬州的韵味,“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则点出了镇江的豪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生在江苏,总有一首诗一阕词,刻画你最深的乡愁,唤起你最浓的乡情。

江苏是文化的江苏

“六朝四大国画家”之一的顾恺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千古词帝”李煜、“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草圣”张旭、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个个名垂千古、家喻户晓;范仲淹、唐伯虎、施耐庵、刘勰、吴承恩、冯梦龙、徐霞客、李可染、朱自清、梅兰芳、汪曾祺等青史留名、无人不知。近年来,著名工笔画大家喻继高,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获得者孙晓云,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苏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范小青、鲁敏,引发收视热潮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原著作者周梅森等等文化名人,又给文化江苏增添一道道亮色。还有诸多艺术、教育、科技、体育成果闻名于世,形成十分鲜明的江苏符号。

江苏是平安的江苏

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建设中,江苏坚持以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平安市县乡村四级区域平安创建以及40多项行业平安创建,使平安建设有效覆盖所有社会单元,一个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省平安的格局业已形成。 2018年,各地各部门参与平安建设活动的覆盖率达到100%,达标率达到95%以上。

江苏一系列举措让人民群众见证着平安江苏、法治江苏的与时俱进,享受着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的成果:八类主要刑事案件逐年下降,公众安全感连续15年保持全国领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绩效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者,他们来到这片热土打工、经商、创业,和所有江苏人一样平安生活,享受着和谐,体会着幸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江苏人是低调的,江苏人“以不张扬的方式作出不平凡的成就”,使江苏成为经济高峰、文化高原、平安高地。

江苏人又是不低调的。

江苏人敢于率先——

2003年4月,南通市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起“大调解”机制,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并列为全国综治工作的重大创新之举。

2003年8月,江苏部署实施平安建设,确立了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的奋斗目标。

2004年7月,江苏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提出建设法治省份目标,自此法治建设已成为江苏这艘经济大船最有力的护航保障。

2011年,江苏率先出台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省级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江苏法治文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015年10月,全国首部省级《人民调解条例》由江苏颁布实施,从立法层面有效解决了影响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

2018年5月,《江苏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试行)》推出,填补了国内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的空白,在全国尚属首创。

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历经16个春秋的激荡,如今,“平安江苏”已成为百姓满意的“江苏名片”,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江苏人敢于领先——

淮安市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发源地。2007年,江苏省下发《关于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的意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社会矛盾排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省份之一。

针对“执行难”,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启24小时全媒体直播“抓老赖”,超过700万网友关注。

当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江苏省办理了全国首例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全国首例提起的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江苏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微警务”是国内首个以省为单位的警务服务微平台,也是“互联网+”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新标杆。

江苏人敢于争先——

“法官妈妈”陈燕萍、“模范法官”姚月梅、“最美法官”姜霜菊、“反贪先锋”刘文胜、“公诉达人”王勇、“爱民模范”徐兆华、“公安楷模”李树干、“拼命三郎”王志刚、“筑基先锋”薛国强、“1号接待员”张云泉、“金牌和事佬”葛永军等名字,“民意110”“明霞窗口”“彭城和事佬”“老兵调解室”等品牌叫响全国。

江苏人敢试——

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南通市寄送物流安全监管、张家港市新市民同城待遇、如皋市领导干部述职述法述廉、南京市江宁区“全要素网格”、苏州市吴中区“综合治理大联动”,以及城市版“枫桥经验”的“仙林模式”、乡村治理的“金山样本”等一批试点经验和特色做法引来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江苏人敢闯——

110警情秒级感应“一网打尽”,一旦发生重大警情,城市5分钟内警力能够赶到现场处警控制,15分钟内有人支援策应,全市半小时内形成包围,全省两小时内联动设防堵截。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水蓝天”行动、食药打假“利剑”行动、“净网2018”行动、“猎狐”行动、“黄海”行动……让犯罪分子不敢来,来了就逃不掉。

江苏人敢创——

海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公共法律服务“太仓经验”被写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太仓“政社互动”工作被写进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1号文件,被专家学者誉为我国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基层民主建设的“第二个里程碑”。

经济活,社会和。

踏上这片热土,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对创新与品质的追求。平安江苏故事的前言,就已精彩纷呈。

曾有人问意大利诗人但丁:“一生中你最渴望追求的是什么?”他回答:“我追求人人所追求的——平安。”

平安是民生之需,稳定是发展之基。从古至今,百姓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富裕,一个是平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富起来的百姓更加盼望平安。

平安,既是治国者的宏大理想,也是老百姓的朴素追求。没有平安,就难有人民富足,更难有社会发展进步。

平安不仅仅是保障其他目的实现的基础,平安本身也是一种目的,正所谓“平安是福”。

平安是福,这样一句朴实而简单的话语,却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心底最直接而真切的愿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平安梦是重要保障。时代在变,平安的梦想不变。

8000万江苏人、15.6万政法干警正携手共进、持续发力,守护好诗意栖居的鱼米之乡和活力四射的“强富美高”新江苏。

感悟着江苏,我们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而庆幸。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能不忆江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