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族谱
谱的意思是依次排列,论资排辈。族谱或家谱,即家族成员的有序排列。经过千百年繁衍,现在实际上已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族谱留下来,大都只可能记录其中一个主要分支,或旁系中有冒尖的分支。
解读族谱
从网上寻根到去江永觅谱,让我知道了即使系出同源,各地的族谱也可能不尽相同。同一家族,刻印的谱和手抄的谙,与发布到网上的谱,亦会有出入,能大同小异就不错了,主要是人名地名,前者在抄写刻印时难免出错,如错成形音相近的字,地名则随时代不同变化大,也易牵强附会。网上发布的应是以刻本为基础,而刻本也可能随修订而出现版本差异。何况谁都可以把自己手头的族谱发布到网上。
我第一次见识真正的族谱是在二〇〇一年,香港的中心图书馆建成开放,特从上海图书馆借几套族谱,加上他们自己收藏的几套,以及一些民俗文献(如八字合婚推算)一起展出,我躬逢其盛,去看了两次,才初步知道族谱是个什么模样。
其实族谱内容可繁可简,在格式上还有苏欧两体(只是内容排列等的取向不同),讲究的还加“造像”于前,加墓葬风水于后。造像只是平面线条画,应是请画师按家人口述画的。若照归有光的办法,还算科学,他记述为母亲画像经过“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功,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我看过一些石刻古人像,几乎看不出个性,都一样,如能照这位散文泰斗说的画,一定好多了。
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是家族内各代人的关系、生卒年、定居地,这涉及许多名词和关系代词,需要求解,因为这是随时代变迁而不同的,很多说法现早已无人使用了。
先说关系代词,是表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弄清便无法理顺这关系,如已死的父称“考”,母称“妣”,常带敬词,称“显考”、“显妣”;对父祖辈,还可再拔高称“皇考”,但实与皇家无关;对已死的妻称“嫔”,已少见;继室即继配,指续娶的夫人,继子女则指过继来的,或过继出去的子女;嫡系长子以外的兄弟辈(含堂兄弟)称为“别子”,其子孙称他为“别祖”,例如周銮诒是以次子过继叔父一脉,其子孙就可称他为继别祖。我们这一支的始祖,是道州刺史周如锡第七子周宏革,他兄弟就十八个,可见其父有很多夫人,族谱也称他为继别祖。这些现在都不见有人用了,但族谱里还可遇到。
堂兄弟通称“从兄弟”,从叔伯即堂叔伯。长子、嫡子也称“嗣子”,诸如此类,大约弄清几个关键字便可类推,但有时专家也会犯晕,如有将考、妣弄反了的,这是时代的错误,因学校早已不教,也怪不得了,只是自己注意点吧。
族谱至少记载家族成员的生卒年、婚配、生育情况,也尽可能详记其事业、功名(相当现在讲的学历)。不过旧时代的官职都较复杂多变,常常还有些虚多实少的“恩荣”,很难套得上现在的公职,当然似乎也没有必要去套。
因为族谱都是解放前的,用古汉语,所以都是繁体字,现代人难免隔膜,如不识繁体字,不通古汉语,研究族谱会比较困难。修谱是大工程,上世纪四十年代,我还见到过某地某姓在报上登的第几次增修族谙的通告,要族人和经办人联系,当然入谱是要收费的。
解放后,禁止宗族活动,如选族长,修族谱,开祠堂,行族规、族法等。不过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到网上寻根问祖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我想大多和我一样,只求弄清自己这支的来龙去脉,以探索和规避一些医学、生物学问题,把族谱拆分为家谱,对社会学研究也不无益处。
不久前去韶山,毛家两处祠堂都已开放,牌位供在搁板上,中则为主席铜像,似乎观念也普遍地慢慢改变。在江永其实也还有周氏宗祠在,但我们去时来找到人开门,有说内已空空,依然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