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绝句
蝉
虞世南
垂饮清露①,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②。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善文辞、书法。初仕陈,后入隋为官,唐贞观中,为秘书监。为人忠直,敢犯颜直谏。《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垂(ruí)——古代帽带结在下巴下所余的下垂部分叫。以垂比喻蝉头部的触须,也兼指为官者。饮清露——蝉的口器呈针状,中空,插入树体内以吸取树汁。古人误以为它是饮露水为生的,故有此说。 ②藉秋风——凭借秋风传送。
【评说】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的是蝉,同时又有自身志趣操守的寄托。首句借蝉之饮露,比喻自己虽是为官之人,却不同于“肉食者”辈,而是过着清廉寡欲的节俭生活。梧桐树干直而高,传说中仙禽瑞鸟多栖息其上。诗中用蝉声亦出自梧桐树,来比喻自身秉性的正直高洁,且为后两句张本。“居高”之“高”,并非炫耀官位之高,而是“登高望远”“高瞻远瞩”之“高”,故其声得以传播遥远,这并不是凭借外力之助达到的。写来贴切深刻,有哲理意味,作者的怀抱胸襟,显露无遗。
《隋遗录》有故事说:洛阳进贡异花,隋炀帝命宫女袁宝儿持之,号“司花女”。宝儿多憨态,当时虞世南正在炀帝身旁草拟诏书,宝儿注视虞良久,炀帝见了命世南作诗嘲讽她,因作《应诏嘲司花女》绝句曰:“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但是历史上记载虞世南秉性刚烈,敢仗义直谏。唐太宗曾作宫体诗,命他也作诗相和,虞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与此对照,前作嘲诗,体近佻而非雅正,颇不符其为人,且隋唐之际尚无合律的七绝,所以应为中晚唐传奇作者的拟作,被《全唐诗》编者误收于虞世南名下。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①,驱马历长洲②。
鹊飞山月曙③,蝉噪野风秋。
【作者简介】
上官仪(约605—665),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移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唐贞观初进士。善文辞,特别是五言诗,风格绮丽婉媚,时人纷纷效仿,号“上官体”。他撰书论诗的声病、对偶,对五言律诗的定型有积极意义。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为太宗、高宗朝著名宫廷诗人。后被诬谋反,下狱死。文集已失传,《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注释】
①脉脉(mòmò)——含情的样子,也可形容物。广川——指洛水。②驱马——骑马而行。长洲——指洛堤;地处水中叫洲。③山月曙——山月显露光亮。
【评说】
唐刘《隋唐嘉话》记载:“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曰:‘脉脉广川流(略)’,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这一记载符合上官侍郎所创造的诗境给人们的美的感受。
前两句叙驱马长堤入朝,眼前洛水脉脉,已衬出作者的好心情。后两句是神来之笔,月光与鹊飞相联,令人想起曹孟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意象,是所见;“蝉噪”句,是所闻和感觉。堤边必植树,蝉藏其中,其鸣声随野风吹拂而至,顿觉神清气爽,十分惬意。“秋”作形容词解,凉快之意。此正汉字修辞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后张说《和尹懋秋夜游湖》诗效仿其义,有“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句,总不免有刻意为之的痕迹,不及此诗的信手拈来、自然潇洒。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①,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简介】
李峤(约645—约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擢进士第。中宗时迁礼部尚书,神龙二年(706)为中书令。玄宗时卒于庐州别驾。李峤为武后及中宗朝四位大学士之一,声名卓著,诗多为应制、咏物之作。原集散佚,明人辑成《李峤集》存世。
【注释】
①解——知道;能够。三秋——秋季。因一季有三个月而称。
【评说】
李峤是写咏物诗最多的人,有人曾编《李峤杂咏》,收录其咏物诗竟多达120首。咏物诗可分两类,一类是就物言物,别无他意,李峤之作即是;另一类是借咏物寄情寓兴,前选虞世南诗即是。
此诗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见巧。想得不错,但写来颇像是一首“风”的谜语,与世南咏“蝉”,不在同一档次上。
大凡咏物诗就物言物,无所寄托,不过描写物之性能、形态而已,难有上乘之佳作,这就是游戏与文学的区别。此诗选入童蒙课本,因其浅显,对于初学者造句修辞、打开思路有益,故录以聊备一格。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②,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③。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3),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武后时,官尚方监丞。唐中宗神龙初,因谄附张易之,贬泷州参军,不久逃归。后起用为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赐死。宋之问是武后、中宗朝著名宫廷诗人,诗多应制之作,词采绮丽,属对精工,格律严整,对律诗的发展定型颇有影响。与沈佺期齐名,号称“沈宋”。有《宋之问集》。
【注释】
①汉江——此指汉水中游之襄河。 ②岭外——五岭之外,今广东一带。③来人——指从洛阳南来的路人。
【评说】
诗是作者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洛阳途中所作。
前两句述事,说自被贬泷州后,已冬去春来,将近半年光景,家园如何,音信全无,不免时时悬挂心头。古时寄书信,要托人捎带,往往延搁很久而不达,何况诗人远在岭外,其思念、惦记的迫切、焦虑不言而喻。
后两句描写将到家时的心情,是诗的精华所在。试想,如果这两句写成“近乡情更切,到处问来人”,能否比现在更好呢?恐怕不但不能更真切,倒有点近乎愚蠢了。心怯而不敢问询,是怕听到坏消息,经受不住精神打击,所以宁可将这验证真相的时刻延到最后。杜甫乱离中作《述怀》诗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写的也正是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①,万里念将归②。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作者简介】
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早慧好学,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曾南游巴蜀。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赴交趾探望父亲,途经南昌,作《滕王阁序》,名声大振。自交趾返回时,渡海溺水而卒。王勃长于作诗,尤擅五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有《王子安集》。
【注释】
①滞——水流不通畅;迟缓。 ②将归——欲归而未归。非即将归去意。
【评说】
诗当作于唐高宗咸亨中客游巴蜀之时。
多年前,有注本解“长江悲已滞”句说:“谓已留滞蜀中甚久。长江,泛指巴蜀地区。”此说欠妥。万里长江,自巴蜀至东吴,一路流经多地,岂能单单指代巴蜀?滞,虽然也可指人淹留某处,但其本义是形容水之不通畅,这里指的正是江水。两句应连读,且是倒装。意思是当心中盼望能回到远在万里之外的家园时,我已悲叹长江水之滞留迟缓。这是急切心情投射于大江的诗语。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曰:“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也是以长江起兴。王勃正是受其启发而变化诗意罢了。谢朓因在“西府”(荆州)曾深受知遇,十分留恋,今不得已随江水东来,已近“下都”“新林”即金陵一带,而西返之路却越来越远,所以心生悲感。王勃则相反,正欲东归,所以恨不得江水能迅疾如箭。
欲归而不得归,又恰逢“万里悲秋”时节,下面“况属”二字,又进一层,极妙!时属深秋,岁月已晚;高风阵阵,四望何有。“山山黄叶飞”五字,堪比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诗句。羁旅之人,对此景象,不知如何遣怀。这真是一首好诗!故《诗薮》赞其五言绝句“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杜甫)、吏部(韩愈)并极虚怀,非溢美也”。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①,万条垂下绿丝绦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春风似菜刀,行不行呢?那么“剪”字妙在何处?
其一,剪字与前面“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字相呼应,自由和顺畅。
其二,剪字有剪裁之意,柳丝柳叶之美似为精心加工的结果,凸显其美。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武周证圣元年(695),登进士第,授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迁太子宾客,授秘书监,世称“贺监”。天宝二年(743),上表请为道士,求还乡里。次年离长安,至乡不久而卒。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喜欢开玩笑,好饮酒,擅长书法。与李白、张旭等友善。其《咏柳》《回乡偶书》七绝,传诵甚广。《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注释】
①碧玉——比喻柳叶。意思是高高的柳树,如由碧玉装点而成。 ②绿丝绦(tāo)——比喻柳枝。绦,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评说】
此诗的佳处,全在比喻和想象的巧妙。黄周星《唐诗快》评此诗说:“尖巧语,却非由雕琢而得。”这话与《红楼梦》所写相似:群芳作菊花诗,众人评优劣,林黛玉夺魁。林谦虚地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得却好,不露堆砌生硬。”(第38回)可知巧也须有自然之致。
作者从玉妆、丝绦十分自然地将春天想象成一位针线手艺十分精巧的聪明女子,那“二月春风”便是她手中的一把神奇的剪刀了。诗用“不知”“谁”的询问句式写出惊喜的心情,语意新奇,却又没有琢刻之感,读来生机盎然。
回乡偶书①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②,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①诗题——原二首,选一。 ②老大——年岁已老了。
【评说】
古代的读书人为了功名或生计,往往要离乡背井出游,去寻求发展。有时客居异乡多年,每每思念家乡而总因种种阻碍欲归不得。贺知章正是如此。他离家时还年纪很小,待到归来,已是一白发老翁,怕是早超过一甲子了。所以除庆幸多年心愿终得实现外,看到家乡的改变,尤其是人事的惊人变化,必然也感触良多。此诗正写这种心情。
句中去回年岁、口音与容貌,都自然形成对照。“乡音无改”,从句法构成上看,说的是自己无疑。多少人的方言口音一辈子都改不了,诗人也是。但其弦外之音,也许亦包括他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而产生的亲切感。三、四句更有非人为制造出来的戏剧性效果。“儿童”当指他家中的孙辈、重孙辈,他们小小年纪,何曾见过八十多岁的爷爷、太爷爷、外公、太外公,当然“不相识”,于是很有礼貌地笑着问:“客人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啊?”没有一字说到感慨,却蕴含着多少感慨!所以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赞其“情景宛然,纯乎天籁”。
桃花溪①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②: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③?
【作者简介】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善草书,嗜酒,醉后即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沾墨而书,时人号为“张颠”。自言当初看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领会笔法意,观察公孙大娘舞剑的姿态而得书法神韵。张旭与李颀、高适、李白等交往甚密。唐文宗下诏把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名为“三绝”。《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注释】
①桃花溪——《清一统志》:“常德府桃源县(今属湖南)有桃花洞,洞北有桃花溪。”张旭所咏,未必是后人指实之地,因为以“桃花溪”为名之水,可能很多。②矶(jī)——水边突出的岩石。 ③洞——指陶渊明所记的桃花源的入口,非后人所名的“桃花洞”。
【评说】
张旭春天来到桃花溪畔,见水面落花漂浮,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来,顿生诗兴,写成了这首别具情致的小诗。
野外烟雾朦胧处,隐约可见一桥横架水上。水边有石矶,不远处停着一条渔船。清溪水不断从眼前流过,水面浮着无数桃花落瓣……春景如画。张旭仿佛已置身于晋代大诗人所创造的梦幻境界了。他问船中的打鱼者:“这洞究竟在哪里呢?”若问的是那个被好事者命名为“桃花洞”的景点,该向导游去请教才是,怎么问渔人呢?原来张旭是把他当成那个有幸去过桃源的人了。陶文说: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张旭恨不能也从洞口进去一探究竟,可见是何等的神往!陶文以“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作结,谁料千百年来,心羡其境、欲往探寻者,总不乏其人。诗客更常以此为题材而吟咏。王维就写过《桃源行》,其末曰:“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不得其洞口而入的遗憾,也与张旭有点相似。
此诗之佳处,与贺知章《回乡偶书》不同,不在真切写实。试想,哪有人真会发如此痴问的?但“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以幻入幻,非真而有真意,是其妙处所在。
鹿 柴①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
返景入深林③,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后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张九龄执政,提拔他为右拾遗,又升任监察御史。曾一度出塞。安史叛军攻陷二京,他被胁迫接受伪职。战乱平定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早年极富进取心;晚年心态消极,一边在朝做官,一边求隐皈佛。其诗题材、风格多样,特精五律,艺术造诣极高,尤以山水田园诗最突出。与李、杜并称“盛唐三大家”。王维多才多艺,亦为南宗画派之祖。苏东坡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
【注释】
①鹿柴(zhài)——唐玄宗天宝九载,王维母丧,隐居辋川(今陕西蓝田西南),与裴迪为友,吟咏其间,成《辋川集》组诗,皆五绝,每首以其小地名为题,如孟城坳、华子冈、鹿柴、竹里馆,等等。“柴”,亦作“砦”,同“寨”,木栅栏。从其名看,必是麋鹿常出没处。 ②响——“声响”之“响”,义同“声”,不是响亮的意思。 ③返景(yǐng)——“景”同“影”,读音亦同,日光也。“返景”,即夕阳。
【评说】
地名“鹿柴”,应是山间林木茂密、幽深而静寂之处。不见人而闻人语,可以想象出其地古树森森,重重遮掩,四围岑寂,空谷传音。前人有“鸟鸣山更幽”诗句,此诗以人语声反衬,其理相同。
深林中柯叶浓密,树荫覆盖,日光不及,苔藓滋生。唯晨曦夕照得以自枝干空隙间斜射而入,苔色青翠,夕阳橙红,两色相映成彩。如此绝妙奇景,唯明眼慧心人能得而写出,这就是所说的王维“诗中有画”。“复”,又也。说明早晨的阳光曾有片刻透入,到了向晚时分,又再次照见。见景而惊喜之心情,不言而喻。
诗的后两句,是视觉感受,可用绘画作比;前两句则只凭听觉感受,已非画之所能。两相配合,都为写出幽深之景。可知诗的落笔与散文不同,但能紧紧扣住其地最显著的特征,无须旁及其他,重要的是能写出自己的发现、感受,并创造意境。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②,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竹里馆——辋川中的小地名,当指在竹林中的小筑。 ②篁(huáng)——竹子。幽篁里,即竹里馆中,非指竹林间空地。 ③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评说】
这一首也是写幽静境界的。与上一首《鹿柴》不同的是前者只作客观的描绘,而此诗在写环境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主观情怀。
诗用的是两句之中前后对衬的手法。处在“幽篁里”已经够冷清的了,更加上“独坐”,这境地在常人恐怕会觉得不可久留。然而,诗人却自得其乐地在“弹琴”,弹之不足,“复长啸”之。兴致好极了,简直就像找到了一个最自由自在的天地。后两句也一样:“深林人不知”,你以为过于凄清寂寞吗?诗人立即说:“不!有‘明月来相照’呢,正好伴我弹琴、长啸。”《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说:“毋乃有傲意。”这话有一定道理。此诗的确反映了王维有“白眼看他世上人”,宁可远离尘嚣,只以明月为伴的孤傲志趣。虽然对这种生活态度及形成原因尚可商榷,但对他所创造的优美的诗意境界,我们还是欣赏的。
马远《月下观梅图》
鸟鸣涧①
王维
人闲桂花落②,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①鸟鸣涧——原总题《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此其一。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云:“按《唐书》‘宰相世系表’有皇甫岳,乃皇甫恂之子,未知即此人否。”云溪当是其旧宅。 ②“人闲”句——近人有几种注本将“人闲”误作“人间”,又以为“桂花”即“桂华”,是月光。遂将此句解作“月光洒落人间”。甚谬。
【评说】
将此诗首句误解作月光者,主要是以为春天没有桂花,桂花应在秋天才开落的。其实,桂有多种,有春桂、秋桂、四季桂等。写春桂的诗古已有之,如南朝宋鲍令晖《寄行人诗》云:“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唐人更普遍,像段成式甚至只知有春桂,以为写桂花秋开是错误的(详见浙江文艺出版社拙著《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309页《新解难圆其说——也谈〈鸟鸣涧〉中的“桂花”》)。“月光说”之误,还在于释词不妥。古人言月光只用“照”字,从不用“落”。说“月光洒落大地”,完全是现代人的意识和语言了。古人只把某物从上往下、由高向低掉的现象称“落”,所以只有“月落”“花落”而无“月光落”。再说,若先言月光照大地,到第三句又说“月出”,重复累赘,犯诗之大忌。原来前两句是对仗,“人闲”与“夜静”对举,“闲”亦“静”也。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也是“静”与“闲”对举互文,都是写大雪中静寂无人。又有《辛夷坞》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后两句正与此诗首句意境相似。
空山静夜,桂花自落,幽人高卧。忽然明月东升,宿鸟误以为曙光已露,惊起而鸣,伴和着春涧流水淙淙,意境之空旷寂静,有声反胜无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
【注释】
①山东——指华山以东,非今山东省;作者家在蒲州(今山西永济)。《王右丞集笺注》题下原注:“时年十七。”可知是尚未成年时之作。 ②茱萸(yú)——植物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古代风俗,重阳节以茱萸插头,可辟恶去邪。
【评说】
王维兄弟姊妹很多,彼此友悌相爱。在兄弟五人中他是老大,为维持一家人生活,很早就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因此,他对家乡亲人时时思念,在诗中表达出深挚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正面叙述处境,用意周密:一是“在异乡”,远离故乡亲人;二是“为异客”,环境很陌生;三是一身“独”处,别无俦侣;四是“逢佳节”,更触动思绪。这样,再说出“倍思亲”来就顺理成章。清刘宏煦、李德举选评《唐诗真趣编》云:“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我倒看不出这两句诗有什么地方是“拙”的,稚气或许有一点,那就是率直天真,既不雕琢,也无夸饰,只见亲切忠厚。这不是缺点,恰恰是此诗的一大长处,它是全凭真情来打动人的。
后两句根据往年在家乡过重阳节习俗的回忆,写想象中此日兄弟们过节的情景:大概他们依旧会携手登高,并且每个人都插着茱萸的吧!可就在那样兴高采烈时,他们会发现今年少了他们的大哥王维啊!于是大家一齐回想起往年九月九日哥哥在时的欢乐情景而深深地怀念起他来了。本是自己在佳节思亲,却反从亲人思念自己写出,是深一层写法。
王维的五绝,工于写尺幅小景;而七绝则擅长抒情,往往韵味悠长。此皆其诗作之特色。
送元二使安西①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②,客舍青青柳色新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④。
【注释】
①元二——姓元的朋友,名不详;他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二。唐人多如此称法。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一带,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此诗一题作《渭城曲》,曾谱入乐府,传唱一时;其末句反复叠唱,故又称《阳关三叠》。 ②渭城——秦时咸阳,汉代改称渭城。在今咸阳市东北,渭水之北。浥(yì)——润湿。 ③客舍——旅店。 ④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评说】
长篇歌行如果可以用电影作比喻的话,绝句差不多只相当于一张照片,因为其篇幅短小。摄影师拍运动员跳高,总是选取他正跃过横杆的一刹那,绝句选材亦当如此。王维写的是某一早晨,在渭城一家旅店,为奉命出使安西的朋友饯行。至于如何设宴、如何彼此敬酒、如何席上倾谈等,一概掠过不写,只选择了酒席将散的那一刻。大概元二放下酒杯说:“我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不喝了;再说,等一会儿还要准备上路呢。”总是诸如此类的话,可就连这样的情节也都省掉了,留下的只有王维的两句难舍友情的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就是绝句应写内容的最佳选择。
这两句之好,在于:一、点出双方是“故人”关系,又表达了惜别之情,正合送别主题需要;二、特别扣住对方远去绝域的题意;三、不作深语而别情真切,这是最重要的。倘说“望一路多多保重”,那只是客套;若道“盼有来信,以慰我思念”,那也只说自己。如今却全为对方此去处境着想,不是友情深厚者不能如此体贴。朴实的真话才最感人,最善歌善咏者也未必写得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云:“阳关在中国(中原)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
再回看一、二句,虽是为了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和营造气氛的,只起配角作用,但同样是非常出色的。“渭城”,即在唐京城长安边上,可见出发地是紫陌红尘的繁华之都,与将去的僻远边陲形成了对比。朝雨湿路,气氛清凉,侧面烘托当时的心情。客舍是暂驻之所,暗示相聚只为饯别。时值春天,柳色依依,令人联想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小雅·采薇》)的古老诗句。柳条轻拂,亦如人之惜别留恋。故前人取“柳”“留”谐音,有折长条赠别之习俗。总之,景象都令将别者枨(chéng)触无限。这样,再接后两句,便使前后情景交融,意味悠长了。后人在唐人七绝中推此诗为“第一”,或称其为“绝唱”,当非偶然。
长干曲①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②。
停船暂借问③,或恐是同乡?
又
家临九江水④,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⑤。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早有才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曾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天宝初,任太仆寺丞,后改任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卒。所作七律《黄鹤楼》最负盛名。传说李白见诗为之倾倒,登楼时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语。《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注释】
①长干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多以水上人家为题材。长干——里名,在今南京市。原四首,选二。 ②妾——古代女子对人的自称。横塘——原东吴所筑之堤,在建业(今南京市)城南,接长干里。 ③暂——且。借问——向人问话。 ④九江——古时传长江流至寻阳(今江西九江市),分为九支,故名。此泛指长江下游。 ⑤生小——从小。一作“自小”。
【评说】
这是写江上人家的一对年轻男女初次遇见时,彼此对话的诗。前一首是女子问男子的话,后一首是男子答女子的话。
这两首前后关联的小诗,是男女互答的情歌呢,还是仅记男女船户初见时搭讪情景?女子开言相问应是羞涩呢,还是大胆,或者只是个性直率?男子答以“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是婉谢殷勤呢,还是相逢恨晚,或者只是实话实说,并无深意?恐怕都不宜贸然断定。只将事情的开端,写得神采奕奕,不明示他们后续情况如何(至于尚有三、四首是另一回事),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思量,这正是作者高明处。清王夫之《薑斋诗话》评此诗云:“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从军行①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②,孤城遥望玉门关③。
黄沙百战穿金甲④,不破楼兰终不还⑤。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似曾至西北边陲。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4)登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二十七年(739),贬岭南。翌年北归,出任江宁丞。天宝中,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安史乱时,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在开元、天宝间诗名极大,与李白、王维、孟浩然、綦毋潜、李颀、王之涣、崔国辅等皆有交往。诗以七言绝句成就最高,可与李白比肩。《全唐诗》编录其诗为四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共七首,此其中之一。 ②青海——湖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雪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青海两省之间,河西走廊之南。 ③“孤城”句——即遥望孤城玉门关;孤城,即指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汉时,为中国与西域分界的关隘。 ④穿——洞穿;磨穿。 ⑤楼兰——汉西域国名,故址在今新疆若羌县境、罗布泊西。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通道,杀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77)大将军霍光遣傅介子前往楼兰,施计斩杀其王。这里借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评说】
青海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之地。故杜诗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雪山长云景象,写戍边者所处环境荒僻艰苦。孤城玉门关已是边塞,征人尚须回首远望,可知其远。这是暗借史事说此次征战,朝廷传命,只许胜,不许败。隐隐中为末句伏笔。《史记·大宛传》载: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不胜,上书请求罢兵。武帝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诗中写玉门关,恐亦有“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征人望归而不得之意。
末句存在着两种解释:一是作无望语,意思是若不能取胜,总无归期;一是作豪语,意思是不击破敌人,誓不回师。两者含义相反。沈德潜《唐诗别裁》认为两者皆可:“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从写望玉门关看,当是生还无望之意。所以我赞成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中的解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
出 塞①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②,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③,不教胡马度阴山④!
【注释】
①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原二首,选其一。 ②“秦时”句——“秦月”“汉关”是互文。谓秦汉以来,便设关防胡,明月临关的景象也代代如此。 ③龙城飞将——指卫青、李广,借指威震敌境之名将。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汉书·卫青传》:汉武帝元光六年,卫青击匈奴至龙城,斩首虏数百。《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宋刊本《王荆公唐百家诗选》“龙城”作“卢城”。阎若璩《潜邱札记》曾考“卢城”为是,即指“卢龙”,乃汉右北平郡治。 ④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北部。汉时匈奴常度过阴山南侵。
【评说】
此诗是王昌龄七绝的代表作。
此诗立意、措词十分得体。绝句多是被谱上乐谱吟唱的,作者选择从妇女叹征夫不归的角度来写,易情切韵长,宜于伶工歌唱,此得体者一也;盛唐时代的边地战争,并非都是开边扩张,也有不少是为了加强边防、抵御侵扰,此非单纯的非战之作,故思妇之词特写得怨而不怒、温柔不迫,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此所以得体者二也。
首句将持续千年的边境多事、战事频生的历史现象,以含蓄的语言将它揭示了出来。万里长征,旷日持久,劳师竭力,增加百姓的痛苦。诗人说只要有汉代李广那样善于作战、又能爱护士兵的飞将军,边境战争就可平息,征人就得以回家团聚了。当时唐帝国政治和军事上的腐败、将帅们的骄惰无能,已在不言之中了。诗中寄希望于国力强盛,消除历年来的边患,使百姓得以过太平日子,说得合情合理。能把歌唱者征妇自己的苦乐,跟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得情深意长,一唱三叹,是此小诗最难能可贵之处。
采莲曲①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②,芙蓉向脸两边开③。
乱入池中看不见④,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①采莲曲——乐府旧题,是《江南弄》七曲之一。原二首,选一。 ②“荷叶”句——是说采莲女身上的绿罗裙与荷叶的颜色一样。 ③芙蓉——即荷花;与木芙蓉有别。 ④乱入——混入;杂入。
【评说】
这首描写采莲姑娘的诗颇有民歌风味,或者还是受梁元帝(萧绎)《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启发而来。
前两句既写出了姑娘们在池中采莲的情景,又用比拟的方法,对她们的服饰、容貌作了一番形容:翠绿的罗裙好比荷叶,粉红的面庞就像荷花。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不是说池中荷花长得很密,她们钻入丛中被花叶遮掩住了,“看不见”是“视而不见”,即眼看着她们在采莲而并没有发现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前两句已经说明了。所以,此句用一个“乱”字,即“乱真”的“乱”,说人与花分不清了。只有当她们唱起歌来时,人们才会发觉她们。诗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赞采莲姑娘如荷花般娇艳美丽。此诗写得轻松活泼,明朗欢快,在王昌龄的绝句中,算是别具一格的。
长信秋词①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②,且将团扇暂徘徊③。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④。
【注释】
①长信秋词——也题作《长信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说的是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在长信宫侍奉太后之事。她曾作诗,用秋扇被弃来比喻君恩断绝。唐人也用此题来写宫廷妇女精神痛苦的生活。组诗原五首,选其一。 ②奉帚——执帚打扫。 ③将——持。团扇——因班婕妤作团扇歌比喻失宠。 ④昭阳——汉宫殿名,是受成帝所宠的赵飞燕、赵合德姊妹所居,后代表后宫受宠得势之处。
【评说】
最高统治者占有大批女子,使她们失去自由和家庭幸福的罪恶封建制度,促使许多宫怨诗产生,其中优秀的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王昌龄绝句也常写这方面的题材。此诗即借汉成帝宠赵飞燕、合德姊妹,使班婕妤遭冷落、移居长信宫的故事,来写宫廷妇女被囚禁般的苦闷生活。
早晨天刚亮,金殿已开,便要执帚扫地,这位女子失宠后的处境、地位,已十分清楚了。做完这些事,更孤寂无聊了,只好拿一柄团扇,徘徊于冷宫之中。“暂”一本作“共”,句意差别不大。“徘徊”,不但指无目的的往复行动,也有心神不定的意思。特写出“团扇”来,是因为当年班婕妤的怨歌中,曾提到“团团似明月”的“合欢扇”,故给出今已“秋扇见捐”的暗示。
三、四句是“诗眼”。乍读令人一惊:莹润如美玉的容颜,怎么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呢?原来这是失宠女子内心怨恨极深的感慨:人长得漂亮有什么用?还不如乌鸦呢!乌鸦虽丑陋,但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还能被昭阳殿(受宠幸处)的阳光照到,而我呢,老死也走不出这长信宫去,怎能与它相比呢?古人以“日”比皇帝;“带日影”,喻沾君恩。深宫怨妇人皆知,问题在能不能找到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没有诗的语言,也就没有诗。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①。
忽见陌头杨柳色②,悔教夫婿觅封侯③。
【注释】
①凝妆——即严妆,用心妆饰。 ②陌头——路边;陌,田间小路,也泛指路。 ③夫婿——丈夫。觅封侯——从军建功,以获取封侯的爵赏。
【评说】
闺怨是诗歌中的老题材,历来不知有多少诗人写过。要写得好,非在构思上出点新意不可。
此诗写的是一个本来无忧无虑的少妇,她用心梳妆打扮好后,上楼去观赏春景;不料陌上青青柳色勾起了她对丈夫绵长强烈的怀念。这时,她才感到苦闷:悔不该让丈夫离家远出去追求功名,致使自己空闺寂寞,辜负了大好春光,虚度着如水年华。诗的前两句与题意相反,突出写少妇的天真无邪和爱美本性;写“不知愁”,正为下文转折做铺垫,是欲抑先扬的手法。写少妇触动愁思的内心活动,用见柳色的小事,而接以对“觅封侯”大事的反悔,颇能引人深思:功名利禄,看来并不等于人生幸福,这两者究竟孰轻孰重呢?主要的意思,全藏匿而不说出,只让读者自己去领会,所以含蓄有味。
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
①芙蓉楼——当时饯别之处。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五《江南道一·润州(今镇江市)》:“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辛渐——事迹不详。 ②楚山孤——孤峙的楚山。镇江古属“吴头楚尾”之地,故山称楚山。 ③“一片”句——是指自己心地光明洁净,就像一片冰贮于玉壶。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言人清高,如冰之洁。”
【评说】
诗的前两句,叙述送客的时间、地点、环境。寒雨从夜间洒落,连着江水流经此地;早晨在这孤峙于江边的山间芙蓉楼上与客饯别。这清冷的气氛,及随之而生的孤寂感,已由诗句的描述中烘染了出来。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二》说“此诗自明高志,与送友无涉”,我不敢苟同。诗人是京兆长安人,“洛阳”,当是辛渐将往之地。又王昌龄平生交游甚广,洛阳必定也有其“亲友”在,所以有“如相问”的预料。问什么呢?无非“王昌龄近况如何”之类。原来那几年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龄被贬岭南;第二年北归,经襄阳与孟浩然相聚;冬天,出任江宁丞。此诗应即其被贬官至江宁(今南京镇江一带)后所作。洛阳亲友们或有所闻,出于关心,必会打听他的处境。所以诗人以末句相答,借“冰心”“玉壶”的比喻,以明心迹,说明自己对功名利禄、仕途沉浮,已无所萦怀,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请亲友们放心!措辞能如此含蓄,却又恰到好处,蕴藉空灵,真是人所难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①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②。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少居嵩山读书,多次应试均落第。唐玄宗天宝后期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曾摄海盐令,因事陷狱。上元初,贬南巴尉,继而漫游江南。后入朝任殿中侍御史,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平生交游甚广,肃宗、代宗时,极负诗名,善五律,自诩“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注释】
①芙蓉山——不少地方有此山名,未知所指。 ②白屋——不加装饰的屋,贫者所居。贫——萧条之意。
【评说】
二十个字的小诗,构成了一幅贫居雪夜图。
暮色降临,青山逐渐朦胧,看去仿佛更远了;寒气袭人,山居人家的白板屋愈显得冷落萧条。夜已至,山风呼啸,飘落漫天雪花,四周悄无人声。忽然听得柴门口一阵狗的兴奋叫声,原来是屋主人冒着风雪回家来了。他出门是干什么去的?是借钱?还债?求医?访友?还是别的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诗中都未作一点暗示。既然“风雪夜归人”的题目已经出好,至于剧情,那就请读者们自己去编吧。
凉州词①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饮琵琶马上催③。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简介】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年时豪健恃才,喜纵酒。唐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张说为宰相时,召为秘书省正字,迁驾部员外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出为汝州长史,后因行为放纵,贬道州司马,卒。王翰能文擅诗,善写边塞生活,其《凉州词》尤为著名。《全唐诗》存录其诗一卷。
【注释】
①凉州词——属乐府《近代曲辞》。凉州,今甘肃武威县。诗原二首,选一。 ②葡萄——也写作“蒲萄”“蒲桃”“蒲陶”,西域盛产,可酿酒。唐太宗破高昌后,大量引种。夜光杯——一种夜间能透出光亮的玉石制成的精美酒杯。 ③“欲饮”句——是指正欲痛饮美酒时,马背上的琵琶声已催人出发了。琵琶,本胡乐,常于马上弹奏。
【评说】
这是一首以边塞征战为题材的非战诗,选择从战士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
“葡萄美酒夜光杯”,写得何等色香诱人!士兵劳苦,休息时想坐下来喝上两杯的人必定不少,更不用说原来是嗜酒者;“欲饮”,是说刚要举杯之时,只听得琵琶之声已在马上弹起,催促大家出发了。这一来,就把矛盾冲突摆在眼前了。接下来的事,大家能想得到:要士兵们闻琵琶声而就此停杯不喝是不可能的,如此美酒在手,岂肯轻易放弃!既然出征在即,只有使劲一杯接一杯地猛灌痛饮。凡能料想到的事,诗就不必再写了;要写的只有这些士兵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此狂饮后,还能打仗吗?到战场上只怕站都站不稳了。但那又有何妨呢?醉倒就躺着睡觉好了!本应冲锋杀敌的战士,若真的在沙场呼呼大睡起来,景象倒真是很可笑的。可“醉卧”者说:有什么可笑的!请问从古到今,征战的士兵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反正都是送命,怎么死还不都一样?这真是亲身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士兵才有的黑色幽默!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二》的评语说得不错:“诗言强胡压境,杖策从军,判决生死之锋,悬于顶上,何不及时为乐。檀柱(即琵琶)拨伊凉之调,拼取今宵沉醉。君莫笑其放浪形骸,战场高卧,但观白草萦骨,黄沙敛魂,能玉关生入者,古来有几人耶?……此于百死中,姑纵片时之乐,语尤沉痛。”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①!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年时在故园度过,后隐于鹿门山。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赴京应举,次年落第还乡。漫游吴、越等地。二十一年(733)再入长安,未能获职。二十五年(737),张九龄镇荆州,召为从事。两年后,离职返襄阳养病。孟浩然虽布衣终生,但名重当时,与王维、李白等都交谊甚深。与王维齐名,同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世称“王孟”。工五言诗,部分诗古、律难分,风格清雅。有《孟浩然集》。
【注释】
①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即“不知”,诗词中常有此用法。
【评说】
此诗传诵最广,几乎妇幼皆知。它的内容虽只写春晓一觉醒来的片刻情景,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但艺术上,恰似佳作天成,妙手偶得,极为成功。
一、二句写睡醒之初,两句互相生发。“不觉晓”固然是说春宵梦酣,但也衬托了鸟鸣之繁,因为正是“处处闻”的啼声,才将诗人从梦中唤醒的。第三句是醒后的回忆,仍由前转出:鸟啼说明已是晴天,因而忽然记起昨夜有过一场风雨;写“闻”写“声”,总不离听觉。末句是料想,因醒而未起,不曾目验,故用问句。惜花的心情倒因此表现得十分充分。想到这里,鸟儿的啼声,在诗人听来,也就仿佛在为花落之多而深表惊讶和惋惜了。
静夜思①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祖因罪流徙西域,李白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城),随父潜回广汉,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一说李白生于蜀中。少年时,博览经史百家,好击剑游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地,留居湖北安陆,西入长安。贺知章见其《蜀道难》诗,称之为“谪仙人”。天宝初,玄宗召为供奉翰林。为权贵所谗,不到三年,便“赐金放还”。遂长期漫游,浪迹天下。安史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欲为平乱出力。肃宗灭李璘,李白以“附逆”获罪,流放夜郎,途中赦回,三年后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伟大诗人,世称“李杜”。其古风、歌行、绝句成就尤高。有《李太白集》。
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
【评说】
此诗浅近,一目了然,多入童蒙课本,人人皆知。
前两句是写无意之间看到月光照在地上时的错觉。题为《静夜思》,故特下“床前”二字。有人认为“床”是指“井床”,实在是横生枝节。难道人处室内,便不能抬头见月了吗?先疑床前地上的月光是霜,随即必举头而望。明亮之月必是团圆的满月,而非似钩的纤月。如此光景,触动诗人羁旅之情而低头沉浸于对故乡的思念中,是非常合乎逻辑的,所谓月圆人不圆也。诗不避“明月”重出,“举头”“低头”联用,更显现了语言纯朴,有“天然去雕饰”的民歌风格。所以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道:“李白此诗绝去雕采,纯出天真,犹是《子夜》民歌本色,故虽非用乐府古题,而古意盎然。”
渌水曲①
李白
渌水明秋月②,南湖采白③。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注释】
①渌(lù)水曲——《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渌水》,本琴曲名,太白袭用其题以写所见,其实则《采菱》《采莲》之遗意也。” ②“渌水”句——指清澈之水似秋月之明。渌,清澈。 ③白(píng)——亦称“四叶草”,生长于水中,可入药,也可做饲料。
【评说】
此诗借泛舟采
者之所见,写湖中荷花的娇艳美丽。首句以秋月比喻明净清澈的湖水,次句说南湖采之事,都作为后两句写荷花的陪衬和必要交代。
荷花之美,要说得动人并非易事。人之美,可用花来作比喻,如唐玄宗称杨贵妃为“解语花”(《开元天宝遗事》);花之美,何妨也反其道而言之,称为“娇欲语”?荷花不但活了,而且看去正仿佛要开口对人说话呢。这是忘花之色相而直摄其神了!有此妙想,方有末句。按常理,末了似乎该用“乐杀”“爱杀”之类词来形容采者的喜悦心情,但细想来,那样说也并不到位。《唐宋诗醇》说:“末句非有轶思,特妒花之艳耳。”人怎么会嫉妒花之艳丽呢?这话至多也不过近似而已。李白竟敢下“愁杀”二字,将荡舟人见花后不忍离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无可奈何心情写出,真出人意外。由此可领略李白的超凡诗才,得到作诗择词技巧的启示。
横江词①
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②,向余东指海云生③。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④!
【注释】
①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一带的长江,形势险要。原词六首,此选一。 ②横江馆——在横江浦对岸采石矶上。津吏——管渡口的小吏。 ③海云生——风暴到来前海上乌云涌现的景象。 ④“郎今”二句——梁简文帝萧纲《乌栖曲》:“采桑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用其事。郎,唐时有泛作尊称者,犹言“您”。
【评说】
诗贵含蓄,给人以想象空间。李白《横江词》有六首之多,都写称作横江的这一段长江江面上风波险恶。有正面描写的,如“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等等,虽措辞颇佳,景象也奇特,然读来总不及此首蕴藉有余味。江上风波之险,全从后两句津吏竭力劝阻的话中透出,眼前能见到的景象无非是“海云生”而已。然说话的是经验极丰富的津吏,他说“不可行”,当不无理由。即从“缘何事”的重话语气,便可知这风险是万万冒不得的。
秋浦歌①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②。
赧郎明月夜③,歌曲动寒川。
【注释】
①秋浦歌——秋浦,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区西。研究者以为诗是李白遭谗离京后,寓秋浦时所作。原诗十七首,选一。 ②“炉火”二句——写夜间冶炼劳动时的情景。秋浦在唐代是铜和银的产地。 ③赧(nǎn)郎——指冶炼工。赧,原指脸羞红,此指工人的脸被炉火照红。
【评说】
《秋浦歌》十七首中,最出名的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诗的起句。但若从题材新颖难得、艺术上也出色来说,当数入选的这一首。谁见过古代诗人将冶炼工人的劳动当作题材,写入自己作品中并获得如此成功的?
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象,非亲眼见过想象不出。何等壮观,又何等绚烂!简直像一幅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油画。而画的中心是一位冶炼工人的高大形象。他的脸庞被炉火映照得通红;在明月之夜,他引吭高歌,江水为之而震荡。先是色彩,然后又加入声音。有广阔的天地全景,也有容光奕奕的特写镜头。炉火、红星、紫烟、明月、歌曲、寒川,共同组合成一首美妙的劳动赞歌。“赧郎”一词,若作女孩儿称呼其害羞的情哥哥来看,岂非别有情趣?
峨眉山月歌①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②,影入平羌江水流③。
夜发清溪向三峡④,思君不见下渝州⑤。
【注释】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南。此歌为李白出蜀东游时所作。 ②半轮秋——即秋月半轮的修辞说法。 ③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西北,流至乐山市入岷江。 ④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县。三峡——长江流经四川与湖北之间的三个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⑤君——指月。渝州——今重庆市一带,唐属渝州。
【评说】
初唐骆宾王写诗文,喜欢用数字,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当时人给他起绰号,叫“算博士”;还有人在诗中一连用了好几个古人的名字,就被人讥为“录鬼簿”。但李白在这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中,竟连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大家却只赞叹它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没有人敢取笑李白在开“路程单”。可见,在艺术上要硬定出一些非遵守不可的清规戒律是不行的。一般地说,诗中堆砌很多数字、人名、地名,会有碍于写景抒情的鲜明生动、自然流畅。但这也非绝对,像李白这首诗就妙于造语,所以虽多无碍;它并不需要很多话,就把诗的意境传达给了读者。
诗的末句,“思君不见”,是思某亲友呢,还是思月?多数人认为是后者,但也有少数人以为是前者。思月是对的。李白写到峨眉山月的诗固然不止这首,但那些诗中是否怀念朋友,并不能成为此诗也必然如此的证据。何况,此诗之题又并非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那样,还有涉于人事。所以,将“君”看作是峨眉山月更妥。因为那里的地势,如《水经注》所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所以解释为思月,不但诗意更好,就题目来说,也更切合。
赠汪伦①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②。
桃花潭水深千尺③,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汪伦——村人名。宋杨齐贤《李太白文集》注云:“白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②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为节拍,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 ③桃花潭——《大明一统志》:“桃花潭在(宁国府)泾县西南一百里,深不可测。”
【评说】
李白有的诗,完全出于自然,不加雕饰,既单纯,又富于诗意。这首《赠汪伦》便是如此。读这样的诗,仿佛我们自己也能轻而易举地一挥而就。然而,事实上非但没有写诗才能的人不能为,即便有相当才能的人,也不一定写得出来。艺术上的单纯,不是低级,而是高级。能到达“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境界,正是诗的上乘。诗忌矫饰,失去真诚,文字再巧也无益。此诗说汪伦情谊,深于千尺潭水,虽然可算作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丝毫也不勉强。情之深,本非尺所能量,何况李白也不至于先测过潭水之深浅。正因为闻声而感,触景而发,自然流露,恰如其分,所以真诚。诗除了说汪伦特赶来送行,见其情深义重外,并不再添加什么,这就很好。因为这是一位唐代最负盛名、也最高傲的大诗人写给一位普普通通的酿酒的村民的诗,他已经把自己对汪伦十分亲切和感激的心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②,闻道龙标过五溪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④。
【注释】
①左迁——贬官,古时右尊左卑。龙标——即今湖南潜阳县,在唐代是僻远的地区。 ②子规——即杜鹃。 ③“闻道”句——意谓听说你左迁之地龙标还远过五溪。过,远过,超过。五溪,在今湖南西部,即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沅溪。④夜郎——唐初龙标曾分置夜郎、郎溪、思微三县。诗中即指此夜郎,非在今贵州桐梓县东的古夜郎国。“君”,一本作“风”,不妥。
【评说】
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时间难以考定,李白此诗也无从知道确切的年代和地点;但它已见于《河岳英灵集》,可知必作于天宝十二载(753)之前。《唐宋诗举要》因诗中有“夜郎”地名,就说:“是时太白流夜郎,故云。”显然是弄错了。
“杨花”是随风飘散之物,“子规”是泣血悲啼之鸟。景随情迁,在尚未写“愁心”之前,先渲染哀愁气氛,已暗示出自己不堪闻此左迁消息。然后转入正面抒写愁绪。末句不少本子采用“随风直到夜郎西”,我以为“随君”才对。风,怎知其必吹往“夜郎西”呢?随王昌龄去夜郎的不是风也不是李白,而是寄托着李白“愁心”的“明月”,因为只有明月才“与人万里长相随”。这是安慰友人,此去途中,切莫因寂寞而忧伤,尚有我愁心与你一路相伴呢!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李白本来也是望月思友而生忧愁的,今却说寄愁与月,这不但巧贯末句,也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鉴”的意味。构思实在是非常巧妙的。若说是愁心随风而去,那何必又说寄予明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