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辛窑村里的小幸福
人民日报记者◎马晨
个人感言
我所驻的村是个静谧的小村庄,在蓝天白云下生机勃勃。这一个月的时间不长,却让我留恋那里的蓝天白云,更留恋那里的乡亲们。从语言交流困难到基本听懂方言,在乡亲们递来的草帽和关心话语中,他们的纯朴和热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走进许多农户家中,聊起过很多故事,和他们一起锄地、浇水、修剪果树,最感动的还是他们为脱贫致富流下的汗水。“下次你再来,这里就建好了”“记得常回来……”驻村快结束的那几天,听到这些话,心里暖暖的,甜甜的……
已是5月的天气,傍晚却还是透出丝丝凉意,夕阳的余晖下,几个老人聊天的声音显得格外高亢。经过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终于来到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感受着风卷起沙砾的摩擦,一股苍凉高远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月的驻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叶家辛窑村,种地是乡亲们一直以来谋生的手段,就像这周围大部分村子一样,相对干旱的气候和多山的环境让农民的耕作只能维持着简单的生活。但这片土地上同样赋予了人们勇敢和忍耐,2012年,在叶家辛窑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集体流转村民土地265亩,成立了蔬菜种植和牲畜养殖合作社,以实地采摘和循环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一步蹚开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种植错季水果、培育无公害蔬菜、发展柴鸡养殖,借着怀安县的政策,几年时间村支书赵建根和他的乡亲们就实现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2016年年底园区盈利近百万元,村里贫困户114户179人,2016年年底103户164人脱贫出列。
“采摘园就像是孩子,看着他生机勃勃,乡亲们高兴得很!”说起现在取得的成绩,这个平时讷言少语的北方汉子也变得口若悬河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述中透出由衷的喜悦。这样的成绩确实值得骄傲,从怀疑到信心,从分散到聚合,从贫困到富足,改变的不只是乡亲们的生活,更多的是人心的奋发与团结。
成功的路上总是遍布荆棘。大棚建好后第一年采摘园就遭遇了大雪,有的棚损失几千块,多的甚至几万块;第二年种植的70多个大棚的西红柿,因为市场原因损失了17万元,这个刚刚起步的园区陷入困境。一些人怀疑采摘园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够给村里真正带来富裕。但勤劳的双手总能顶住压力,克服困难。2014年后带着失败的经验,命途多舛的采摘园走上了正轨。
来到园区,我和村民一起铺大棚草毡,一起修枝剪叶,一起刨地锄草,一起摘果称重,一天“简单”的劳动让人精疲力竭。以前看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觉得是一幅诗意的画卷,但亲身体会了才更能感受到生存的不易。
“我老伴儿在园区鸡场打工,我在采摘园这边照顾果树。”村民张凤娥说,在园区打工比外出打工强得多,每天工钱50元,他们两口子每月各挣1500元,半年挣了一万多。
“在外面一天挣一百,也不如在家挣五十,这离家近,没有额外开销,我们在园区又有分红,给自己干心里踏实。”张凤娥和老伴儿参加了村里的合作社,除了流转土地的租金和园区分红,还有务工所得,生活十分满足。
这是我可爱的乡亲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勤奋工作,克服挫折,充满信心。
但村里发展还存在许多难题。“产业要干下去,新鲜血液不能少。村里最缺的就是人才,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少有回来的。我们的一些想法很难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在与村书记的交谈中,他向我提到了园区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采摘园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规模扩大后剩余农产品销路堪忧、产业转型过程中资金技术紧张、互联网时代担心被抛下的焦虑、新引进的食用菊花品种的发展、4560亩林下采摘项目能否建成,等等,一件一件摆在心头。这样的思考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村庄里的乡亲们一样感受和体会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囿于现有的条件需要慢慢改变。
驻村故事:种桃种李种幸福
这让我不禁有些赧然,自己的到来并没有像一开始设想的那样,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给予村子一些帮助。但这一个月的生活也不是毫无意义,沉下心用劳动交流沟通,用心去看、去倾听、去思考,和他们融为一体,成为这个村子的一员。从乡土中我感受到村干部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勇气担当,乡亲们靠自己双手努力奋斗的精气神。
参加记者工作半年多来,出差采访也去了很多地方,但少有这样连续一个月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很少有这样长时间去感受村里真实生活的机会。沉到一线、放下架子,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才能真正了解乡亲们所思、所想、所盼、所愿,驻村拉近的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带来的是更多的信任与理解。临别时,赵建根和我说:“脱贫致富了,好日子会一直过下去。下次你再来的时候,这里会更美!”
我微笑回应着,脑中也映照出阳光下金灿灿的菊花海洋和乡亲们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