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老套吗?
人民日报记者◎魏本貌
个人感言
通过和村里贫困户采访聊天,更加认识到脱贫的“志气”尤为可贵,党和政府能够在物质层面给予帮助支持,但脱贫更要依靠自身努力奋斗。贫困户孙波浪面对各种困难,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勤劳地忙来忙去,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他家日子眼瞅着好起来了。生活工作中谁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孙波浪积极向上的精气神,非常值得去学习。
要想富先修路,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是句耳熟能详的脱贫致富经。
5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笔者在江西寻乌县白面石村蹲点采写的稿件《大路修进深山里》。稿件刊发后,在江西本地媒体评论圈内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些人直接批评,“要想富先修路”思路和模式太老套了,不值得专门写篇报道。
驻村故事:大路修进深山里
要想富先修路,真的很老套吗?
如果不是在白面石村蹲点采访,利用充裕的时间,走到村里最偏远的村庄去,真的很难理解村民们对道路的那份渴盼。
白面石村是寻乌县贫困程度最深、基础设施薄弱、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村子沿着白面石河分布,呈狭长带状,“小集中、大分散”。从村头腊树下村小组到村尾桂龙村小组,主干道有20多公里,骑摩托车跑一趟得一个多小时。10多年前村干部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多方争取到200多万元资金,2006年建成通往村委会白面石村小组4.5米宽的水泥路后,村里再没有修建硬化过道路。
刚到村里不久,扶贫干部和村民们说起脱贫攻坚遇到的难题时,首先提到的都是道路。而村里基础设施改善、脱贫产业发展等,都离不开通畅的道路。
村里的路到底有多难走?还得靠脚底板来说话。
从村委会出发,一路爬山越沟步行五六公里,衣服湿透后才到达黄背村小组。沿途道路崎岖陡峭,摩托车很难开进去,最近只有挖掘机边修路边前进,到黄背拆除空心土坯房。虽然山清水秀,可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民们早已大多搬迁到附近的广东龙川县上坪镇居住生活。同时,沿途的小村庄早已成为空心村,田地也被荒废。同样步行到偏远的黄泥湖村小组,村庄内早已空无一人,而沿途的老庵背等村小组,仅有少数村民居住。
人民日报记者魏本貌(右三)
去村尾桂龙村小组时,踩在泥泞的道路上,身边不时有修路车辆加大油门爬坡。在桂龙村小组,还有成片的土坯房,村里只有两栋砖瓦房。“路太难走了,年轻人出去打工了,不愿意在家里做房子。”村里留守老人妇女们,自发聚集在修路施工现场,眼巴巴地盯着施工进度和质量。
驻村故事:脱贫要“实字为先”
道路不仅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生产经营。白面石村近5万亩山林,其中2万多亩毛竹林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因为山区没有便捷的道路,很多毛竹林山高路远,算上砍伐运输成本,销售毛竹根本挣不到钱,导致大片毛竹林资源烂在山里。
2016年开始,寻乌县已经投入30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今年第二笔投入630万元的14个项目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道路桥梁的建设维修,力补村里基础设施欠账。
修了路就能脱贫致富吗?未必见得。但通了路,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白面石村山深路险,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发展养蜂产业得天独厚。2016年8月,村里奔着道路畅通后销售便利的前景,成立了蜜蜂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电商平台+贫困户”模式发展养蜂产业,吸纳46户贫困户入社。
毛竹是白面石村最丰富的资源,随着村里道路不断建设完善,建立毛竹经营合作社的想法逐渐成形。没有怎么在外面闯荡过的村民孙东升跃跃欲试。和东升深聊几次,他觉得主干道越来越好,自己要试试建起合作社,通过修建林区作业便道,方便毛竹砍伐运输,同时进行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毛竹林经济效益。最近东升还准备走出去看看,到运营良好的毛竹合作社学习取经。
“路通财通,路不通财不通。”多位村民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