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泥土里的真情

激情,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 作者:本书编写组


泥土里的真情

人民日报记者◎闫旭

个人感言

30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也像老乡一样,在新闻的田地里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只要沉下心来,用心发现,细致观察,再小的村庄也是一座新闻富矿,再小的家庭也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扎根农村,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夏的艳阳灼烤着大地,地里的麦田渐渐泛起丰收的金黄,行走在乡间,迎面都能闻到淡淡的麦香。5月初,我刚刚来到河南舞阳县李斌庄村驻村时,地里还是一片绿油油,现在已然是一片金灿灿。豫中农村世代与小麦为伴,村民的生活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小麦的烙印。

李斌庄村像一株小麦,怀有信念就要笔直生长。

来驻村之前,就曾看过许多农村特色产业的报道,新闻里产业成果喜人,遍地开花,似乎特色产业好像在农村中可以手到擒来,瞬间致富。殊不知,发展特色农产真是一个“绣花”活儿,既要容得下“一针一线”的慢,也要忍得住“绣花针扎手”的疼。

李斌庄村这个“绣花”活儿,一做就是20年。20世纪90年代初,舞阳县包括李斌庄村在内的多个乡都在发展香菇产业,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很多农户都赔光了本,只有文峰乡李斌庄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那时候,村民为了给香菇菌袋保温,都是把自家的卧室腾出来给香菇住,全家睡到院子里,一睡就是3个月。3个月的风餐露宿,只为悉心照料香菇,寻找香菇生长的适宜温度。

李斌庄村民像一颗麦粒,内心饱满才能迎接丰收。

驻村时候,闲暇时常和村干部聊天,当地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地闲长荒草,人闲生是非。虽然话有点糙,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现在农村机械化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节约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如果没有合适的疏导,长期聚集在村里路边,家长里短又是村里不可避免的话题,就容易产生矛盾。发展特色农产,疏导了剩余劳动力,既可以增收致富,又丰富了村民知识,缓解了村子里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驻村故事:香菇香日子美

李斌庄村民风淳朴,很大一方面就得益于种植香菇产业。

香菇虽小,花费的人力时间可不少。在我驻村这几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乡间小路上就已经可以见到许多村民蹬着车提着桶进棚去摘香菇。

在生长季,香菇一天有两次采摘时间,一次是早上天亮时,一次是傍晚太阳下山时。摘香菇没有机器,一天两次都需要人工亲手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香菇很快就变坏,卖不上好价钱。

曾经的贫困户张国聚告诉我,2015年8月因为送儿子去天津上大学,晚回来了两天,傍晚刚回到家,他行李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赶紧进棚开始摘香菇,一直摘到凌晨3点多,才赶在变坏前把香菇摘完。但是要问老张,你累不累,他总是腼腆地笑笑说:不累,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可全指望着它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这30天的驻村蹲点中,每天与村民干部朝夕相处,采访中村民朴实的话语,辛勤的劳作,处处显真情,时时存感恩,让我心中有股暖流涌动。

6月初夏,麦子黄了,我要回北京了。副支书张德山拉着我的手,要我去他家再吃一碗炝锅面。吃着热乎乎的面,我和老张聊起了今后村子的打算,老张端着碗,略有所思又踌躇满志:“都是地里的庄户人,泥里长大的,多亏了这些年的好政策才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不但要继续种下去,咱还想再弄个香菇小镇哩。”隔着面锅里的热气,老张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红光里透着自信和幸福。我想这大概就是乡间泥土里才能长出的最淳朴的真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