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
孔老夫子编的《诗经》实在丰富,写了桃还写了杨柳。古代诗人笔下的“杨柳”并非今人理解的包括杨树和柳树两种树,仅指柳树。
《诗经·采薇》(节选)
[原文] [译文]
靡室靡家, 有家等于没有家,
玁狁之故。 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岂敢定居, 哪里敢定安下来,
一月三捷。 一个月就打了多次胜仗。
驾彼四牡, 驾起四匹雄马,
四牡骙骙。 四匹马高大又强壮。
象弭鱼服。 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鱼皮箭袋。
昔我往矣, 当日我出征离家的时候,
杨柳依依。 早春的柳条随风披拂,佳人依依别离。
今我来思, 今日我在回家乡的途中,
雨雪霏霏。 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冬季。
行道迟迟, 长路漫漫,我拖着沉重的步履,
载渴载饥。 雨雪扑面,我又渴又饥。
我心伤悲, 我心中的悲伤,
莫知我哀! 如乌云遮住了落日,谁能得知。
古代,“柳”与“愁”同音,同音字可假借,于是诗人常以柳喻愁。这首诗中,战士出征玁狁,“一月三捷”,打了胜仗,士兵们凯旋,应该高唱凯歌,有什么愁呢?因为他们眼看将帅们坐着四匹马拉的豪华马车(“四牡骙骙”),穿着阔绰的时髦战袍(“象弭鱼服”),而自己又饥又渴迎着风雪跟在兵车后面艰难步行,心中想念着无依无靠的家人,能不伤悲吗?
唐代诗人“咏柳”佳作不计其数,他们笔下的“柳”,常常拟人化成了美人。贺知章的《咏柳》极著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他将杨柳化身碧玉美人。
古代“柳”又与“留”同音,于是以柳喻留,折柳赠给出行之人以示挽留。长安西十二公里有灞桥,在灞水之上。桥旁有亭。秦代已在堤岸广植柳树,汉代便有了在此折柳送别的习俗。到了唐代,灞桥送客折柳赠别更是常例。有官员外放,好友们往往在灞桥亭设宴送别,女妓歌舞,诗人唱和,折柳赠别,也是很热闹的。《全唐诗》约49000首,其中便有与灞桥相关的送别诗200多首。李白说:“送君灞桥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他还写过据称是中国第一首词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至于情哥哥“走西口”,情妹妹到灞陵送别,便是另一番景象。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这类诗表现了一对对情人在灞桥堤边、柳树荫下依依惜别的那种相思相爱、难解难分的情景。至于将士出征,妻儿老母在灞桥送别,牵衣顿足、哭声震天,那更是另一番悲催景象。唐代崔提的《折杨柳》写尽了征人家属的辛酸:“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鬓。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诗人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的咸阳桥在咸阳西南十里,或者与灞桥一样,也是通向西北的另一座送别桥。
唐代诗人常写《杨柳枝》词,此词是乐府唱词,内容往往与杨柳、爱情和美人有关。大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不少篇《杨柳枝》词。说起诗人白居易,老朽读中学时便知道他写过《卖炭翁》等不少为老百姓请命的诗,是伟大的“人民诗人”。白居易十九岁时住符离,父亲在徐州任刺史,他自己在符离任县尉,邻女湘灵,年方十三,与其相好,白居易写有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还有《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可能写的就是这段往事。山盟海誓大概是有的,湘灵确实一生未嫁。
似乎古代诗人笔下的柳便是愁,是挽留,是柔弱的美人(特别是弱小无助的妓妾)。唐代王之涣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到羌笛演奏“折杨柳”曲,边塞的人们便想到离别、思念亲人,想到春风杨柳的家乡。这诗的调子本来也还是悲枪的。不过到清代,左宗棠驻守西北时,广植杨柳数千里,杨昌浚有诗赞左公,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把左公和湘军将士比作引春风度玉关的杨柳,十分豪迈,一反旧说,便也是别出心裁的了;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把杨柳和风月联系在了一起,特别美;陶潜在院子里种上五株杨柳,自号“五柳先生”,写有《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位好读书、不求甚解、家贫而忘怀得失的、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形象。把杨柳和无拘无束的追求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潇洒。
把柔弱的杨柳和刚烈革命志士相连的是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风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诗词把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比作轻飏九霄的杨柳。写得十分深情动人,催人泪下。
柳树生命力旺盛,水边栽植更盛,“无心插柳柳成荫”。秦汉以来便有堤上种柳之习俗,柳丝细垂,一丝风便能飘飘洒洒,很有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