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白沟”即巨马河,原为宋辽之界河。本篇通过咏叹宋对辽、金妥协,致使边界南移江淮的史实,指出有宋衰落的根源在不图强、不抵抗,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一起用典,《史记·赵世家》载赵简子语诸子“我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求而无得,惟毋恤自谓得之云“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遂以毋恤为太子。本篇首句即“宝符藏山,代可取也”一转语。言在赵简子,而意归于赵匡胤,盖其尝有意于收取幽燕(五代石敬瑭在契丹扶持下建后晋,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为儿皇帝)。次句言其后继无人,大有撒下龙种、收获跳蚤之慨。
紧承上联句意,三句言幽燕一直未能收复,所以和中原不共戴月,兴象颇妙。四句以宋太祖比汉高祖,谓其思“猛士守四方”的愿望不幸落空。
五、六重在批判“澶渊之盟”,而追究宋朝开国大臣(“赵普”是个共名)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的责任(“四方志”承上“海内风”)。“澶渊之盟”是在打了胜仗的前提下,订立的屈辱和约,充分表明赵家不肖子孙求和之心切。这一和议换得百年苟安,宋朝统治者不以为耻,反以为功,实在可笑。
作者用为宋徽宗缓颊的口气,谓边界(“白沟”是个代词)南移,终至衰亡,是有宋自开国以来的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决定的,能探其原,故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