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晋帮商人答客问

云乡漫录 作者:邓云乡 著


关于晋帮商人答客问

一、山西地域非常封闭,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人文因素,使我国历史上兴起一大商帮?

山西山河纵列,地域封闭,自古以来,生产困难,生活艰苦,非十分节约,便无以为生。因此人们性格上,从古以来,就爱惜物力,生活极端节约,早自先民,就养成十分俭啬的性格。所谓“晋本唐国,故有唐之遗风,忧深思远,情发于声。”《诗经》中魏风、唐风,写的都是远古山西风俗。《诗小序》中说:

魏地狭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偏急。

《诗传》中说:

唐风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焉。魏地狭隘,民俗俭啬,盖有圣贤之遗风焉。

直至《北齐书》中,仍有“晋有唐虞之遗风,其俗节财而俭啬”的说法。直到六十年前在当时北平,社会上还有“山西老西,舍命不舍财”的说法。可见其民性,肇自远古,因物产贫瘠,生活困难,养成之节约、吝啬财物之性格、习惯,几千年从未改变。此旧时代积累财富之最根本的人的因素。

人文社会没有高度文化是不行的,《隋书·地理志》中说:

太原,自前代以来,皆多文雅之士,虽俱曰边郡,然风教不为比也。

其时王通即文中子在河、汾之间讲学,授徒千余人。唐代开国贤臣名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薛牧等皆出其门下,以文中子“太平十二策”之精髓,施之唐代,开大唐盛世之先声,创造了中华历史上最辉煌之时代。到宋代时,虽然山西北面燕、云十六州,为石敬塘出卖给胡人,但民风、文化仍继承前代影响,未有改变。《朱子诗注》中说:

唐俗勤俭,故其民间,终岁劳苦,不放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乃敢相与燕饮为乐。

《诗说》中说:

唐俗勤俭,勤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节,圣人教人,不越乎勤俭而已。

以上是唐、宋以来的人文、文化影响。

另外在地理环境上,虽然如《隋书·地理志》所说:“土地沃少瘠多”,而旧时在煤炭矿产未盛之时,尚多盐、铁之利。《宋史·地理志》上也说:

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朔,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善活生,多藏蓄,其靳啬尤甚……

山西人在这样人文、文化、地理的大背景下,《世说新语》所谓:“其人廉且贞……其人磊呵而英多”,到了元、明之际,离京师近,求名于朝,求利于肆,就大批外出谋生、经商,先京师而后四方,所谓“土狭人满,每挟赀走四方,所至多流寓其间,虽山陬海澨、皆有邑人”(见《中华全国风俗志》,引赵产复《沃史风俗序》)了。明万历沈思孝《晋录》中记云:

晋中俗俭朴,古称有唐虞夏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

又记云: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祖、父或以子母息匄贷于人而道亡,贷者业舍之数十年矣。子孙生而有知,更焦劳强作以还其贷。则他大有居积者,争欲得斯人以为伙计,谓其不忘死,肯背生耶?则斯人输少息于前,而获大利于后,故有本无本者,咸得以为生。且富者蓄藏不于家,而尽散之为伙计,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所以富者不能遽贫,贫者可以立富,其居室善而行止胜也。

据《晋录》记载,可知山西商帮,早自元、明以来,就已形成,影响全国,其组织形式,财富蓄存,也有其独特形式。其核心即“勤俭信义”四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