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建国方略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以后,由于国内封建统治极端腐败,西方列强武装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疮痍满目。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a,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和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攻坚克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经过28年不懈奋斗,当历史的脚步踏入1949年时,新中国已经“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正如毛泽东豪迈地说:“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b

当时,不仅国内人民和进步政治力量期盼新中国早日诞生,而且国际社会也十分关注新中国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中国共产党将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适时提上议事日程,先后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起草、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针政策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清晰描绘了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国性胜利,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写下《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并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进行说明。他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他认为,总结28年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c。 这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其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随着新中国的筹备工作相继完成,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他说:“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d这喊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

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其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e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历尽屈辱的悲惨历史,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对此,邓小平深有感触,他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f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条件下,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艰辛历程,了解新中国建设的基本纲领,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a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b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页。

c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d 毛泽东:《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344页。

e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f 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