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以“阅读”的城市

民生随笔 作者:邵宁


可以“阅读”的城市

2月13日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关于上海尚有155处名人故居未得到保护的新闻,并公布了这155处名人故居的地址,呼吁加强保护。这让我想起了在俄罗斯的见闻。

俄罗斯的大城市,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圣彼得堡,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随处可见的名人故居。有的名人故居已辟为专门的博物馆,而更多的只是在房子外墙上钉上铭牌。铭牌上镌刻着名字,通常书写着“某某于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此生活、工作过”,有的还配以头像。这些名人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劳动英雄、宇航员,等等。

将名人故居挂牌,在俄罗斯已有百年的历史。尽管大部分名人故居如今已是普通民宅或办公场所,但走过这些挂着铭牌的房子,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和对名人的敬意油然而生。阅读名人故居的文字,也成为游客“阅读”这些城市的一种途径。

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仅仅是因为摩天大楼、霓虹闪烁,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中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及特殊魅力,而这种魅力,则来自聚集在这里的各界知名人士,他们留下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影响巨大的“气场”。试想,没有了雨果、巴尔扎克、威尔第、罗丹、香奈儿的巴黎,是否还会是今天的巴黎?

上海尽管开埠不过100多年,但其在近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这里住过的名人不一定比巴黎、伦敦、圣彼得堡少。上海的大批旧区被改造,城市面貌、交通状况,市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功莫大焉。但是,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也化为废墟,这是十分可惜的。如位于延安中路的徐志摩故居,泰戈尔访沪时还曾住过,也被拆除了。

名人故居记录着名人的足迹,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是一份可以直观的城市档案。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经过两年的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宝贵的名录。目前可以做的,是尽快将这155处名人故居的牌子挂起来,告知、提醒人们这里所承载的历史记忆。虹口区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对区内数十处名人故居挂牌,给四川北路周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值得提倡。

希望上海也能成为一座可以“阅读”的城市。

载于2011年2月16日新民晚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