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言“喘息”

民生随笔 作者:邵宁


何言“喘息”

最近,媒体介绍了一种时髦的“喘息式服务”,还有具体的机构喘息、居家喘息、应急喘息……这个新名词看了让人吓一跳,是服务者本身气接不上来,边喘息边为别人服务呢,还是医生护士帮呼吸困难的病人喘气,比如上呼吸机什么的?

仔细看报道,才知都不是。原来,这是上海市某区引入的来自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新概念,即为照顾老人的人服务。因为他们长期照料老人,得不到“喘息”。有关部门通过让老人进敬老院暂住、派护工上门等方式,使得老人的家人得以休息一下。

现在,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是越来越高了,据最新统计数据,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340多万。许多卧床不起或失能失智的老人需要长期的照顾,家人确实非常辛苦。为照料老人者提供服务,也是十分必要的。

只不过,既然是一桩民生好事,名称就应当让老百姓听得懂。“喘息式服务”针对性不强,如果说,照顾老人的人需要喘息,那么单亲妈妈、单亲爸爸既要工作,又要独自照料孩子,是否也需要“喘口气”?初三、高三学生学业紧张,双休日、假期也在外面补课,天天晚上十一二点才睡,是不是更需要“喘息”?如果一位市民到街道说“我要申请一次喘息式服务”,听上去显得很滑稽。

我们的民生工作、社会管理,照搬外来名词的情况并不少。多年前上海还推出过一种“非正规就业”,这是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个概念,实为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举措,但初期许多下岗职工听不懂,都认为这种就业是“不正规”的,因而少人问津。其实,如果用“微小型创业”来代替就简单明了。

日前,我在杨浦区民政局采访时,听说了一种“护老者之家”,由杨浦区福利院和长白街道试点。这也是针对照料老人者的一种服务。来自福利院的专业“护老团队”上门指导如何护理老人,在家人无暇分身之时帮忙照料老人,或将老人接到福利院暂住。这一公益项目已开展一年多了,有1500人次护老者受益。“护老者之家”与“喘息式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这个名称通俗易懂,感觉温馨多了。

载于2012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