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诗人名片
王之涣(688—742)
字号:字季凌
籍贯:并州(山西太原)
作品风格:大气磅礴,意境开阔
诗人小传:王之涣出身普通官宦家庭,幼时聪明好学,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受人诬陷攻击,辞官而去,在家过了十五年闲散生活。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他在职期间以清白、公正著名,不久染病,卒于任所,终年五十五岁。
王之涣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適齐名,尤其善于写边塞诗。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今仅《全唐诗》存其绝句六首。
登鹳雀楼①
白日依山尽②,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③,更上一层楼④。
【注】
①鹳雀楼:楼名,旧址在山西永济县西南,楼高三层,向下紧临黄河,向前可以望见中条山。因为常有鹳雀在此楼停留,故得此名。②白日:白天的太阳。尽:消失,落下。③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望到很远的地方。④更:再。
这是诗人登上鹳雀楼极目远望时写成的一首诗,表现了他超凡的心胸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是诗人登楼后所见到的景象。“白日依山尽”写的是诗人看到的远处山景。诗人只见一轮金光闪闪的太阳沿着远方的崇山峻岭缓缓下落。接着诗人又写到黄河水——“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黄河水汹涌澎湃,直奔向大海。这里诗人看着黄河奔流向远方,但是他不可能一直看到黄河流入大海,可见这是诗人由此及彼联想到的,诗人想象的意境和现实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浑然一体。诗人视线由西转向东,由近望到远观,由地面到天边,视角不断变幻,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山河景象,同时,这些生动的描写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场面一片辽阔,心境也变得开阔。诗人用语简朴浅显,高度概括了场面的景象,烘托了场面的气势。同时,这幅灿烂辉煌、流光溢彩的画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尽”、“流”两个字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充满了蓬勃生机。
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心里所想的,“欲穷千里目”,意思是诗人想要看到更远的直到目力无法达到的地方。表现了他内心对未知领域积极探求的渴望。而实现这个愿望的方法就是“更上一层楼”。这里的“千里”、“一层”都指的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空间范围。“欲穷”、“更上”则是诗人胸怀远大抱负、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这四个字、两个词里包含的是诗人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这两句既没有脱离登楼这个实际点,和一、二句紧密联系,同时又一语双关,用再上一层楼,道出了高瞻远瞩、站得高就能看得远这个生活哲理,也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豪迈的胸襟。三、四句承接上两句自然流畅,又表达出了新意,写得很是巧妙,同时,含义深远,发人思考。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诗人将自己的胸襟和抱负、人生哲理全部完美融入景中,没有一点瑕疵和缺憾,天衣无缝,绝妙至极。此诗前四句,“白”和“黄”相对,“依”和“入”相对,结构工整,气势雄厚,雄劲有力。
后人点评
宋人沈括: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梦溪笔谈》卷十五)
凉州词①
黄河远上白云间②,一片孤城万仞山③。
羌笛何须怨杨柳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
【注】
①凉州词:是凉州歌的歌词,又名《凉州歌》。是当时流行的曲子《凉州词》所配的唱词。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②远上:远远直上。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213cm或264cm。④羌笛:羌族的一种管乐器。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折杨柳比喻送别。《诗·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⑤春风:这里比喻朝廷的关怀。玉门关:汉武帝置,因从西域输入的玉石从这里经过,所以得此名。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汉书·李广利传》中记载,西汉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师西域,常年作战死伤无数,于是向皇帝请求撤回,汉武帝大怒,阻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斩!”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主要写的是诗人远眺到的凉州一带景象。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而去,远远地向西望去,它好像是飞入了白云之中。在高山大河环抱中的一座座戍边孤城,孤零冷清地挺立在那里。高大山川和矮小的孤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荒芜的边疆环境。这两句描绘出了祖国山河的雄浑壮阔,也体现了戍守边防地区战士们苍凉而荒芜的境况,为整首诗勾勒出了一个典型的背景。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后人点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