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渐渐云开雾散——花蕊夫人宫词之断代问题

宣华录: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 作者:苏泓月


渐渐云开雾散——花蕊夫人宫词之断代问题

唐亡,朱温篡位,国号大梁,史称后梁;王建遂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时是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五代十国帷幕就此拉开。前蜀在第二代君王王衍手上亡于后唐,后唐明宗驾崩后,孟知祥据蜀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孟知祥驾崩后,其子孟昶嗣位,后蜀同样仅延至二代,亡于宋。两蜀均有花蕊夫人之说,故花蕊夫人宫词断代的首要问题是作者身份的辨别。

“夫人伪蜀孟昶侍人,事具《国史》。”这一句,释文莹《续湘山野录》中没有,他仅是提到那两张古旧陋纸上的诗,为花蕊夫人手书。认为花蕊夫人宫词为后蜀时代之说,最早见于北宋刘攽《中山诗话》:“孟蜀时花蕊夫人号能诗,而世不传。王平父(甫)因治馆中废书得一轴八九十首”逻辑是这样的,传即五代十国之后蜀孟昶时代,有花蕊夫人能诗,但不见作品传世。王安国整治三馆时在废书中得到的一轴八九十首,存者三十余,诗风似中唐擅作宫词的文臣王建,他随即举例,句若“厨船进食簇时新”“月头支给买花钱”,便妄下定论,这一轴宫词作者为后蜀花蕊夫人。这两首宫词亦在释文莹录入的三十二首之内。

宋朝,结束混乱的五代十国局面,从王安国奉诏收集蜀、楚、秦三家书来看,当时崇文院里,旧书随意堆叠,日久荒弃。校书整理的工作,实际上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建立崇文院三馆开始,淳化年间建秘阁,为重要典籍、书画库,宋仁宗景祐、庆历年间,又派重臣整理三馆藏书,之前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崇文院和秘阁经过一场火灾,烧毁一些藏书。到了花蕊夫人宫词被发现的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此时距宋军荡平后蜀106年,距后唐攻没前蜀145年。

由于世传后蜀孟昶妃花蕊夫人随降入宋廷,故当时关于她的传闻颇多。到了南宋,王安国那篇由他人根据文莹和尚的叙述所编序言,堂皇称“夫人伪蜀孟昶侍人,事具《国史》”。《国史》即大宋官修国史,然今无可考。而从两宋诗话、漫录、丛谈等史料笔记中,关于花蕊夫人轶事有数个版本。其一为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耳。”后蜀费姓的花蕊夫人因为这则故事、这首富有气节的诗,被人们传颂为一代巾帼豪杰。五代宋初何光远《鉴诫录》记载前蜀后主王衍降后唐时:“故兴圣太子随军王承旨(原注:失名),有《咏后主出降》诗曰:‘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军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此是前蜀后主王衍降后唐时之状。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云:“蜀伪主孟昶纳徐匡璋女,号花蕊夫人,言似花蕊翾轻,又升号慧妃如其性也。国亡,太祖命别护送”元明之际陶宗仪《辍耕录》便随之附会:“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或以为姓费氏,则误矣。”所以,明毛晋在天启年间绿君亭本《蜀花蕊夫人宫词》跋中,错引陶宗仪之说,判认百首宫词为后蜀花蕊夫人、徐匡璋之女所写,其诗“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十四万演绎成四十万。他认为因为前蜀时代有一位徐姓花蕊夫人,故后蜀的花蕊夫人,世人皆以为姓费。不过,他对宫词内容做了一番详细考证,力求排除诸本里赝品混杂的现象:“续之者不惟虚空架桥,而词之鄙,亦狗尾续貂矣。”绿君亭本虽不完美,但宫词本身的谬误较其他版本甚微。

坊间诸传闻,还有花蕊夫人被宋太祖一箭射杀之事,在另一版本中,名字变成了金城夫人。宋人既不知前蜀事,那么徐姓或费姓的后蜀花蕊夫人,究竟有没有呢?

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讲述蜀中轶事,说起后蜀孟知祥时代,徐光溥家有一只虹蜺入井中饮水,徐母曰:“王蜀时有虹入吾家井中,王先主取某家女为妃,今又入吾家,必有女为妃后,男为将相,此先兆矣。”没多久,其女被选入宫,后从蜀主降宋,即惠妃。徐光溥,北宋张唐英《蜀梼杌》里记载其在后蜀孟昶时为相,“昶好学,凡为文皆本于理。常谓李昊、徐光溥曰:‘王衍浮薄而好轻艳之辞,朕不为也。’”徐女若为惠妃,那与前蜀王建时代的妃子算隔代亲戚,但黄休复并未提到花蕊夫人之名号。而关于后蜀花蕊夫人姓徐之说,此为一来源。

后蜀花蕊夫人轶事中,最婉丽一笔莫过于苏东坡《洞仙歌》的自序:“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时间推算上基本吻合,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七岁即公元1042年,则九十老尼约生于公元950年,后蜀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孟昶嗣位,三十二年后降宋,如果老尼能见到后蜀主与花蕊夫人共纳凉于摩诃池上,还能记清孟昶所作之词直到晚年,她至少也得十岁,花蕊夫人至少十五,那必定不晚于公元960年,记述与年代吻合。苏轼说得明白,他只记得孟诗前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之后,“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等词均是自造,且强调“人无知此词者”。但是,世传孟昶诗《避暑摩诃池上作》:“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敧枕钗横云鬓乱。”与东坡词除了格式,几乎雷同。与其说东坡抄袭了孟昶,不如说孟昶被演绎了,只因东坡词提及的后蜀花蕊夫人,已成人们心里一个坚贞优美而迷蒙的梦,一如唐玄宗与杨太真,后人常将各样美丽故事采集转接在他们身上。

宋钦宗时代的蔡絛,为蔡京季子,受其父政治牵连流放白州时撰《铁围山丛谈》,铁围山是当地一座山名,所谓丛谈,谈的是两宋近两百年来的各方轶事。书中提到两个花蕊夫人,其一是西蜀王建妾,后号小徐妃。据蔡絛所言,王建有大徐妃生王衍,小徐妃为其妹。王衍时,二徐坐游燕淫乱亡其国,后唐庄宗平蜀后,二徐随王衍归降中国,半途遇害。后孟知祥再有蜀,传位其子孟昶,则又有一花蕊夫人,作宫词者是也。此时距当年花蕊夫人宫词被王安国发现,至少过去了五十年,距前蜀花蕊夫人时代,至少二百年。倘若不细察那些历史细节,不考证每一则轶闻之出处,花蕊夫人断代问题恐怕一误再误。

蔡絛提到的花蕊夫人,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妃,徐氏姊妹共侍一君,此事当不假。北宋文臣张唐英,宋英宗时期历任秘书丞、太常博士,宋神宗时期任殿中侍御史,王安石从江宁府再入京师参政,曾得益于他的朝荐。张唐英出身蜀地,撰前后两蜀编年史籍《蜀梼杌》,自序云:

予家旧藏《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凡三十六卷,尝欲焚弃而不忍。今因检阅始终,削去烦冗,编年叙事,分为二卷。其间事实未显,如髯须、肥遗、远望、绩长、禹粮、蒲骚之类,各为解其失误。凡《五代史》及《皇朝日历》所载者,皆略而不书。名曰《蜀梼杌》,盖取楚史之名,以为记恶之戒,非徒衍其小说,亦使乱臣贼子观而恐惧云耳。张唐英汝功。

他讲得比较清楚,凡已经在正史里记载的事,避免重复,省略不书,而因蜀人缘故,家藏前蜀、后蜀史料中有未发表之事实,便编录成上下两卷。《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三个诸侯国历史,晋史称“乘”,楚史称“梼杌”,鲁史称“春秋”,意思相同,目的并非小说猎奇,而是以史为鉴,补史之缺。可惜张唐英离世较早,四十三岁病逝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次年,花蕊夫人宫词被发现整理。

历史的尘沙太厚,前蜀花蕊夫人的故事,我们所知甚少,通过《蜀梼杌》寥寥几句,姑且得知大概:

徐氏父名耕,成都人。生二女,皆有国色,耕教为诗,有藻思。耕家甚贫,有相者谓之曰:“公不久当大富贵。”耕因使相其二女,相者曰:“青城山有王气每夜彻天者,一纪矣。不十年后,有真人乘运,此二子当作妃后。君之贵,由二女致也。”及建入城,闻有姿色,纳于后房。姊生彭王,妹生衍。建即位,姊为淑妃,妹为贵妃,耕为骠骑大将军。衍即位,册贵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兄延琼,弟延圭,皆致位太师、侍中。衍既荒于酒色,而徐氏姊妹亦各有幸臣,不能相规正,至于失国,皆其致也。

花蕊夫人和其姊是成都徐耕之女,均有诗才,后成为蜀王王建的如夫人,姊妹各生育一子,用江湖相士的话说,是得青城山的王气所成。大蜀建国后,徐氏姊妹册立为妃,姊封淑妃,其子宗鼎封彭王,妹为贵妃,其子宗衍封郑王。不久因贵妃工于权术,使其子替代原太子王宗懿(元膺)入主东宫。王建驾崩后,史称前蜀高祖,宗衍嗣位,去宗字,更名王衍,时年十八,史称前蜀后主。两徐妃因此晋升为顺圣皇太后、翊圣皇太妃。

张唐英的史料得自《前蜀开国记》,又名《王氏开国记》,作者为后蜀孟昶时代的翰林学士幸夤逊,曾参与编写《前蜀书》,后蜀灭亡后归降宋廷。同样经历过后蜀孟昶时代的何光远撰史料笔记《鉴诫录》,亦称前蜀徐耕有二女,长曰翊圣太妃,生彭王,妹曰顺圣太后,生后主王衍。其他宋人编修如《新五代史》《资治通鉴》提及二徐之妃号、长序所不同,未知出处,或是谬误。另,据浦江清先生对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王蜀少主命画师杜齯龟为先主太妃、太后写真于青城山金华宫,认为“此言画王建之像而以徐氏姊妹配之,次序太妃居上,知是姊也”。

姊妹二人共侍一君,如汉宫赵飞燕与其妹赵合德,唐宫杨玉环与其姐虢国夫人,皆是前例,君亡国破,历史往往怪罪后妃失德,屡见不鲜。《蜀梼杌》还提到一件旧事,内枢密使潘炕有妾名赵解愁,“其母梦吞海棠花蕊而生,有国色,喜为新声,及工小词。”王建曾至潘府,见此美人,谓曰:“朕宫无如此人。”欲取之,被潘炕婉拒。前蜀宫中花蕊夫人之名号,或由此而来,宫中虽无解愁花蕊,妃子便取别号叫花蕊,此事情理相通。

渐渐云开雾散,王建之徐妃,即前蜀花蕊夫人。据花蕊夫人宫词“缘是太妃新进入”一句,与翊圣皇太妃相应,写作者当是徐贵妃、少主衍之生母。《蜀梼杌》《鉴诫录》同时又提到前蜀咸康元年(公元925年)秋,少主衍与其母、姨同祷青城设醮祈福之事。太妃、太后谒先主王建铸像,又至丈人观、玄都观、丹景山金华宫、至德寺、汉州三学山等地,各有所唱和,诗刻于石。在青城山丈人观,太后诗曰:“早与元妃慕志玄,同跻灵岳访真仙。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在三学山,太后诗曰:“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翊圣太妃分别回应:“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圣灯千万炬,旋向碧云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从诗的文风看,太后笔意接近花蕊夫人宫词,用词简洁,不加修饰,句句随意而来。太妃辞藻更精琢,寓意回环连绕,与宫词风格迥异。

前蜀对仙道的崇尚,从花蕊夫人宫词“五云楼阁凤城间”“泼醅初熟五云浆”可见,宫中胜景、佳酿冠以道家祥瑞“五云”之名,蜀王宫设有道观仙坛,宫人披羽衣学仙修道,宫词则有“天子亲簪白玉冠”“树头木刻双飞鹤”,太妃在山中云“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实指较之人工造蓬莱仙馆、瑶池琼岛,真正的山水灵境更接近天然之道。据《蜀梼杌》记载,蜀王宫大内禁苑重修完成“有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土木之功,穷极奢巧。”宛若一座仙宫阆苑,七宝迷楼,而花蕊夫人宫词有“会仙观内玉清坛”“会真广殿约宫墙”“丹霞亭浸池心冷”,史与诗在此相应。

花蕊夫人宫词断代问题,最有价值的一句是“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正合《蜀梼杌》里前蜀后主王衍生辰之叙述:“咸康元年七月丙午,衍应圣节,列山棚于得贤门。是日,有暴风摧之。太常少卿杨玢上言,其略曰:‘陛下诞生之日而山摧者,非不骞不崩之义也’”浦江清先生考“是岁之七月朔为壬辰,丙午应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正是七月十五。《旧五代史》《宋史》等典籍均表明后蜀孟昶生辰在天祐十六年,岁在己卯十一月十四,与中元节毫无关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