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子不是无房户

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经济生活 作者:李开周


孔子不是无房户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水经注》,提到了孔子的不动产。他说:“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1]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山东曲阜城中,保留着孔子的住宅,占地大约一百亩,盖了三间房,孔子住在西边那间厢房,孔子的爱人住在东边那间厢房,孔子的生母颜氏住在当中那间正房。

这段话是郦道元亲自考察后写的,应该可信。

春秋战国时期,一亩相当于现在零点三三亩,一百亩相当于现在三十三亩,折合两万多平方米。两万多平方米的宅基,只盖三间房子,这让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怪异。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住宅特征,就不会觉得怪异了。至少在南北朝以前,中原一带的民宅,包括一些小城市的市民住宅,占地都很大。孟子常说“五亩之宅”,荀子要求国君分给农民每家“五亩之宅”,到了南北朝时候,北周太祖制定土地政策,凡家庭人口在十人以上的,还分给五亩宅基。这些还都是平民的住宅,如果是贵族,住宅的占地面积更加大得吓人,像汉成帝时期,王侯住宅可以占地一千亩,公主住宅可以占地三千亩。

这么大的宅基面积,并非全盖成房子,其中绝大部分空地,是用来种菜、种树、搞畜牧养殖的。也就是说,南北朝以前的住宅,经常跟耕地连在一块儿,近似今天美国常见的家庭农场。《周礼·载师》有云:“宅不毛者,有里布。”意思就是房子周边的空地上不种菜不种树不种庄稼的,要罚钱。可见在那时候,政府曾经强令居民把住宅变成农场。

孔子所居住的曲阜,在春秋时期是大城市,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但即便如此,仍跟现代城市有本质区别。现代城市里见不到大片的耕地,也不可能有大量的农民,即使有,也是离开耕地的农民工。而在春秋时期的曲阜,包括同时代的其他大城市,都是士农工商杂居一城,在最繁华的城区街道上,你也能见到扛着锄头的农民下田耕作,大片的农田点缀在商铺、官廨和民宅之间,颇有田园牧歌的气象。类似的场景在欧洲也出现过。譬如12世纪的乌尔姆和纽伦堡,麦收季节响彻铁连枷的声音;15世纪的慕尼黑和巴塞尔,闹市区内遍布三年轮作的耕地;18世纪的法兰克福和威尼斯,人们在街上围栏养猪。甚至直到我们的盛唐时期,唐代宗还颁布了一道法令,禁止长安城的市民植桑种麻,之所以禁止,当然是因为已经种了。

孔子在曲阜城中拥有三十三亩宅基和三间房子,在当时算不算豪宅呢?看跟谁比,跟平头百姓比,大多数家庭只有“五亩之宅”,折合成市亩不到两亩,那么孔子的房子当然算豪华。可是跟当时鲁国季孙氏、孟孙氏等权贵相比,就显得很寒碜。因为季孙氏等人都有封邑,封邑里有属于他们的百姓,有属于他们的城池,有属于他们的上百万亩的土地。孔子活着时,名声很大,影响很广,但终究不是上层贵族,他一生没有自己的封邑。《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从蔡国出来,接到楚国国君楚昭王的聘请,昭王要封他“书社之地七百里”。这“七百里”不是方圆七百里,而是七百个小型社区,一“里”是二十五户农民,七百“里”就是一万七千五百户农民。如果真的封给孔子,这一万七千五百户农民的土地、房子,其收益权归孔子所有,每年收获的粮食,每年赚到的房租,都得交到孔子手里。遗憾的是,楚昭王还没有兑现承诺就去世了,这让孔子失去了一个拥有巨额不动产的好机会。

[1]《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