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节 汉代乐府诗

中国文学简史 作者:肖瑞峰 主编


第四节 汉代乐府诗

乐府原是官府(署)名,秦与汉初就有了这一机构,后来演变为一种诗体名,它包括乐府民歌与文人乐府诗两部分。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该书将从汉至唐的乐府诗按所用音乐的不同,分为12类加以著录,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一、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西汉乐府歌诗的精髓与灵魂。

首先,是对社会各种问题和弊端的反映。

其一,反映社会底层平民百姓的痛苦与挣扎。平民百姓悲惨的生活景象,在乐府诗中有直接的反映。

《平陵东》写义公遭劫而被勒索。官吏贪暴,压榨良民,甚至用绑架劫持的手段残害人民。

《妇病行》叙述妻死儿幼,丈夫和儿子饥寒交迫的悲惨情况。

《孤儿行》写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在父母死后,遭受着兄、嫂的虐待。

《东门行》叙述的就是一个城市平民不甘忍受剥削与压迫,不得不铤而走险,进行抗争的故事: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首诗将当时反抗者的被逼无奈和下决心把剑反抗的场景记录了下来,显得难能可贵。

其二,反映权贵势要的骄奢。

《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三诗,同是收录在相和歌辞中,都是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反映了汉代统治者极端荒淫奢侈的生活。

《相逢行》三妇织绵鼓瑟的情景后被名为“三妇艳”,成为富贵之家的象征。

其三,反映士卒役人的控诉与哀歌。

汉代自武帝起,长期对外用兵。穷兵黩武,徭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战城南》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诗,全诗笼罩着悲壮的气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十五从军征》就揭露了汉代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写一个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

征卒戍夫离乡背井,远在异地,只能唱着凄凉的怀乡曲,《古歌》云: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东光》中有“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之句。《悲歌》中说“欲归家无人”,所以只能“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些发自心底的悲愤的呼喊,无不使读者动容。

其次,是对男女两性的感情世界——爱恨情仇的反映。

婚恋题材的作品在汉代乐府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的不少诗作堪称精品。女性们有敢于追求婚姻自由者,也不乏怨女、弃妇,她们的悲诉、抗议被大量保留在乐府诗中。

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歌比较特殊,既是一首劳动之歌,也是一首情歌,情调清新活泼,是少见的欢快之歌。此歌即《江南》。这是一首采莲歌,又名《江南曲》、《江南可采莲》。

《饮马长城窟行》写一种相思而两地哀愁。

《上邪》写一位痴情女子的自誓之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假设列举5种千载难逢、极度反常的自然现象,表白自己对爱情矢志不移的决心。此诗堪称情歌中神品。

《有所思》写一位女子因恋情受挫而由爱到恨的感受。诗中女子精心准备了珍贵的礼品欲送给“大海南”的恋人,却在听闻对方有二心时,折碎、烧毁了礼品,并表示决绝之意:“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白头吟》写一位女子遭到遗弃而毅然决绝的感受。诗中女子光明皎洁,“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一旦“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并提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爱情理想。

《上山采蘼芜》通篇问答成章,写一位弃妇与故夫的邂逅相遇,弃妇仍留恋旧情。这位弃妇被弃的原因与此诗创作的意图,历来有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弃妇被弃是因为无子,弃妇和故夫都留恋旧情。故夫念念不忘的是弃妇的“手爪”,她的劳动生产能力。

另外,《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写男女两性情感的代表作,也是汉乐府诗的代表作。

最后,是对乐生恶死的生命观的反映。

恶死的篇章,有汉代流行的两首丧歌:《薤露》和《蒿里》。诗中对人命危脆的感慨何其悲凉。

乐生的篇章,则以神灵和仙人为主体。如郊祀歌《日出入》、《练时日》、《华烨烨》,杂曲歌辞中的《艳歌》等都表达了与神仙同生的意愿。

汉代乐府诗中也有一些篇章具有明显的劝诫倾向。如《长歌行》是一首励志诗,勉励人们要惜时奋起。又如《猛虎行》警示游子不要跟随恶人干非法无礼的事情。

汉代以前,只有《诗经·豳风·鸱鸮》是严格意义上的寓言诗。汉代乐府诗中却有多首寓言诗,大多数写世路崄巇、明哲保身之意。如《乌生》、《枯鱼过河泣》、《雉子班》、《豫章行》等,这些寓言诗想象奇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汉末乱世在人们心灵中投射的阴影。

三、汉代乐府诗的艺术特征

在我国文学史上,两汉乐府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可以说完全是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其一,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这是汉乐府诗最突出的特征。汉代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其二,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汉乐府诗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后代叙事诗的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借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很高,塑造了数个鲜活的典型人物。《汉魏乐府风笺》评《孔雀东南飞》云:“历数十许人口中语,各各有其声情,神化之笔也。”

其三,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活泼。汉乐府诗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朴实无华、不加雕饰,又极富生活气息、世事情趣。胡应麟《诗薮》卷一评云:“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

其四,体制多样,形式自由。汉乐府诗的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等,句式多样,在于灵活,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说,西汉乐府诗多杂言,东汉乐府诗多五言,总的趋势是由杂言向五言发展。

其五,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色彩。汉代乐府诗的不少篇章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都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另一方面,现实主义仍旧是汉代乐府民歌的基调。由于汉乐府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体系。这个体系的发展链条是:“缘事而发”(汉乐府) “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等人的古题乐府)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