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横渠以礼治天下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作者:马苏彬 著


张横渠以礼治天下

对现代国人来说,关于“礼”字的解读有两重表达:一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如礼貌、问候、行礼、祈福、送礼、宴请等日常行为中,人的善意和友好的体现;二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及意识原则而形成,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仪式准则,如婚、丧、嫁、娶、大典、祭祀、集会等既定的程式化宗法及约定。对一般人来讲,日常中的“礼”和我们息息相关,不能“失礼”。至于后者提到的仪式层面的“礼”,则是在重要时刻才会与己发生关系,平时不太会去刻意关注。

在古代中国,礼是社会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集合,需要所有人在制度约定下去遵守和施行。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而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古时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自夏禹时代,便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西周时建立的周礼已比较完善。礼是要依赖人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古时的礼既然是一种制度,那就自然有其制定和维护的核心人物,否则礼将失去其所遵循的标准。于是,周公旦来了,他制定的《周礼》成了后世礼制治国的法典;孔子来了,他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礼合一”思想为人们奠定了礼德价值观,让世人懂得了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之后,历经社会变革和发展,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礼在社会法度、政治秩序、等级制度等层面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发生创变和调整,已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宋的张载正是继周公、孔孟之后,将礼的准则形成和应用完善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所创设或倡导的“躬行礼教、知礼成俗、笃志好礼、崇德重礼、以礼为教、敦本善俗以及崇真务实、持身立节、崇尚气节”等礼德观,不仅是其关学的思想精髓,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礼德教育的必学之道。所以,清末大儒李元春在推崇张载的礼德教化时总结道:“张横渠以礼治天下。”一顶礼学家的桂冠已然戴在了理学宗师张载的头上。

作为礼学家,张载有其独到的“礼产品”。下面,就将其所制定的“宗法礼仪”部分做以详细解读。

祭祀

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对祭祀的礼节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无后者必祭:被称作叔伯的人若死了,虽然他没有自己的后代,但作为侄子一辈,必须担当起儿子般的祭祀职责。自己死后也要交代自己的后代去履行这种职责,要一直传承下去。

近世亦祭礼:同辈人去世,去参拜祭祀时,必须带上祭祀用的礼品,如果品、香火等。也要行参拜祭祀之礼,礼节可以比晚辈少些,但必须要有。不能因为去世的人和自己平辈,就抛弃了祭祀之礼。

孟月之祭不若仲月之祭:月中祭祀先人比在月头要好些。大的祭祀还要占卜一个吉日。对天子来说,一般春季是祭祀高祖的时间,秋季是祭祀曾祖的时间。

祭酒不祭茶:酒是必须要祭奉祖先的,而香茶因为是要用火烧煮,在亡者坟前不宜蒸煮,所以就不要祭茶了。其他的饮食要带去时,必须先咨询家中长辈是否合适。

祭祀的礼数多:至于重要的祭品,应该是家中男子亲手制作,而一般的像剥豆荚之类的事情由家中女人做就可以了。不知道礼数,是会被人笑话的。

对尸体的判别:安葬尸体,男女应该同等对待。天子在祭奠完臣子后,不能再站在原来臣子的位子上。那些衣冠不整、面容有污垢的死者,必然是因酒醉后而致死的,要不是娱乐过度,否则怎么会致死?

抱孙不抱子:儿子在世时,父亲是不能抱孙子的,只有当儿子不在世了,父亲才能代替儿子去抱孙子。

山川之祭:高而深的山川必然闷热,其后导致大雨将至,这不是祭拜圣人的地方。

八蜡之祭:耕种的神农氏、房神、庄稼神、运输者、猫和虎、磨坊神、水神、昆虫八个物种作为祭祀的对象,但昆虫是有害的,所以不能祭祀。

丧纪(制)

三年丧礼:一般而言,先人去世后,后人都要为其守丧三年。若先皇去世,三年之中不能大摆宴席,这才是祭祀先皇的诚意。

哭卒:对于逝者,我们要在合适的时候用哭声来表达对他的哀思,如果不能哭出声,说明对他的哀思之情不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