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1 行板如歌,边走边唱

一只素蝶的栖息 作者:周蓉蓉 著


Chapter1 行板如歌,边走边唱

魔法奇缘

——写给Fantasy卓越UCD团

忠诚是将那些行将成为碎片的记忆联系起来的唯一线索。

——米兰·昆德拉

似乎存在如此奇妙的规律,倘若一段回忆过于庞杂而繁复,我们会自主地选择不去碰触。仿佛唯有真空才能保持记忆永久的新鲜,而一旦开封,裸露在外的记忆就会于冗长而细碎的时光中沾染历史粗重的呼吸,成为仅供观赏的干枯标本,失去原本立体而真实、血肉丰满的纯粹美感。

对于美国加州戴维斯之行,之所以久久倦于步入悠长的时空思忖回忆,惰于斟酌绵延的文字记载描绘,也缘于此。那是大二时候,参加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赴美国进行的为期三周的交流项目。惶恐有限的心智无法逾越记忆的鸿沟,疑惧单线的文字拘囿多维的思索。杂草丛生的回忆大门前,没有入口,我徘徊踟蹰。

然而,某日某时,瞬间的灵感袭遍全身,封固纸上的符号幻化为触发回忆的机关,一串凸起的键盘魔法般显现,于幽蓝的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冥冥中有声音指引道,此为通往过去的密码。手指颤动着,大胆而小心地轻敲键盘,触动了这串精灵。随着文字的隐现,机械齿轮缓缓转动,一道道机关怦然解锁,发出明快的声响,回荡于空旷的时间喧闹的空间,格外清脆响亮。接下来,伴随着令人惊诧而欢欣的奏鸣,厚重的通往回忆的蓝色大门轰然开启。

挥挥手,拂去蒙蒙尘埃,加州的碧海蓝天与白云绿树映入眼帘。欣喜若狂,加快脚步,穿行于原初的记忆中。一路上,瞻仰绿树葱茏的加州学堂,驻足甜美动人的风情异乡,领略灼热炫目的灿烂千阳,寻访热情好客的美国友人……

壹 加州学堂

加州诸学堂,以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最为根基深厚、影响深远。

加州大学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简称,历史可以追溯到1849年的淘金热。当时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的起草者(“一群精力旺盛而有远见者”),“要求议会尽所有能力去提升加州人民的知识、科学、道德及农艺水平”。经过近20年时间,这群早期的计划者筹建了“比加州的黄金更有助于下一代繁荣与幸福”的大学——加州大学。

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目前的加州大学,除总校区伯克利外,还拥有九所分校,这些分校共拥有三所法学院、五所医学院,以及建筑、企管、教育、工程及其他许多学院。精干的师资与卓越的学生使得加州大学成为美国西海岸高等教育的“常春藤”。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参观伯克利分校,是此行的官方安排。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学的9所分校中历史最久、最著名的一所,占地1230多英亩,从伯克利城区一直延伸到林木覆盖的伯克利山麓。

被樱桃溪的橡树林及尤加利树丛围绕着的伯克利大学校园,一个世纪以来依旧保持着田园般的宁静,像是都市中的花园绿洲。校园内终年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花开不谢。80多座巍峨的建筑物散布其间,更显得清幽典雅,令人流连忘返。在校园深处德维内尔人文大楼后面耸立着伯克利分校的标志性建筑——萨瑟塔,登塔远眺,但见旧金山市鳞次栉比的楼群,水天一色的海外,状如长虹的金门大桥,尽收眼底,心旷神怡。热忱的教学、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人数众多的亚洲学生、全美名列前茅的东亚研究,形成了伯克利分校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

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师生,充耳可闻热情洋溢的讲演与游行,伯克利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民主激进的活跃思想可见一斑。尽管在伯克利只有半日暂驻,却也被这片兼容并包的土地上蓊郁的参天古树下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的精神深深打动。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简称UCD)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学习和生活的大本营。三周的体验,虽然并不足以品味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元文化,却也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这所弥漫着田园奶香,以农学见长的大学宽容优雅、自由独立的性格。

1.UCD校园

UCD校园的占地面积位居加州大学十所分校之首。农场、水塔、植物园,散落在5000多英亩的校园中,与气势恢宏的图书馆和大气磅礴的体育场遥相辉映,共同促成了戴维斯分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个性化、民主化与国际化,是校园文化的突出表现。校园中随处可见装扮迥异、肤色各异的学生,有的踏着滑板吹着口哨,有的袖子上别着MP3慢跑,有的成群讨论,有的结队游行……

2.UCD课程

我们在UCD的课程,主要由UCD学校普通课程和学校国际交流机构的特设课程组成。只要时间合适、教室空间允许,同学们可以听UCD的任何课程。在交流期间,大家听过美国文化、美国历史、性别社会学等通识课程,也听过经济学、营养学、财产法学等专业课程。总体而言,UCD的课程授课方式和浙江大学大同小异。但UCD的学制很宽松,采用累计学分制,学生可以辍学任意年限,然后再回来,只要学分达到要求就能毕业。

学校国际交流机构给我们特设的课程有美国社会文化、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俚语、美国学校研究生院申请等,贴近生活,兼具趣味与实用。此外,交流中心还组织大家参观了一些实验室、研究所等,其中不乏设备先进的生物实验室和技术领先的飞行汽车研究所、氢燃料汽车生产基地等。

在UCD三周的求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美国大学主张充分的学术自由与活跃的师生互动。从课程表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小班课程,人数都在二十左右,据介绍这是讨论课,安排在一个小教室里,教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相互讨论。几乎所有课程每周都安排有讨论课,体现了美国教学对师生互动的重视。授课过程中,老师欢迎学生随时提问,而学生也非常积极踊跃,展示出活络的思维和大胆的表现力;课下老师总会留出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不会因问题简单而漫不经心,相反,总会鼓励地说,That's a good question(这是个好问题)。

此外,课程时间也有较大的自由度。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每50分钟都有一节课,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教学楼里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们坐在走廊里,一边看书一边啃午饭,等待教室开门。校园中,总能看到单车飞过的身影;阳光下,一杯咖啡、一本书,斜靠在椅子上;又或者,一个背包,匆匆行走在教学楼中。绝不会出现下课铃一响,大帮学生冲出教室、涌向食堂的现象,或是早上8点前,一群人带着面包牛奶奔向教学楼的场景。

学习之余,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交流期间,UCD举办了一次“Focus the nation”(聚焦国家)的展览会,会上,学生们展示了多种环保新发明和节能新方法,如脚力发电笔记本电脑、废弃食物培养基、边角料制造工艺等,体现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努力,也让我们深受启发。

斯坦福大学

“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20世纪60年代,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学术和学生运动上双双远近驰名之际,斯坦福大学却还默默无闻。但今天,斯坦福大学已经被视作“西岸的哈佛大学”。

参观斯坦福大学的那天,恰逢雨过天晴,风和日丽。硅谷宜人的西海岸风光令人着迷,斯坦福大学坐落其中,风景如画,更显精致和谐。校园中坐落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保存完好的精美壁画令人叹为观止。完备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学资源、卓有建树的研究成果和阵容强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使得斯坦福大学成为全世界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并不大,步行十分钟足以遍览全校。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徐徐观览,细细品味这所世界名校的丰富内涵。悠久的历史沉淀了这所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高超学术造诣的大师和富有领袖精神的学子们成就了这所大学敢为人先、经世济民的品格。一路上不时遇见热情开朗的学生,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和从容令人神往。

贰 异乡风情

Homestay(家庭寄宿),相当于一种当地的家庭旅馆,面向的群体大多是一些留学生或是短期的国际交流学生。入住Homestay的学生需要向主人缴纳相应的费用,Host family(寄宿家庭)也需要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向入住的学生提供住宿、饮食等服务。但Homestay毕竟是私人家庭,与普通旅店和学校宿舍相比,还是具有其特殊性的。下面,以我们这次交流经历为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介绍。

本次UCD交流团共21人,被分到11个Homestay。其中有三家位于Davis镇,另外八家分布在Woodland镇。鉴于UCD校园就位于Davis镇内,住在Davis的同学上学相对近些,而住在Woodland的同学就需要每天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乘公交上学,其中还需要转车。由于当地人几乎家家都有车,所以公交系统并不发达,在Woodland错过bus是很可怕的,因为当地的YOLO bus大约一小时一班,平均每班都要晚于时刻表所列时间大约一刻钟左右,错过一班就意味要多等一个小时。上下学时,有一些Host family会负责接送,但入住合同中规定,接送并不是他们的义务。是否接送,完全取决于所在的Homestay是否有时间、是否愿意。

UCD当地的Homestay资费标准,根据生活方式不同,有几种可供选择。我们所签的合同中规定的安置费标准为:5~10个星期的交流项目为$295.00;少于4个星期的项目为$195.00。另外每天交给Homestay的费用根据实际的居住情况也分为五种,标准参考下表:

我们团统一选择的是负责一日三餐的标准,至于是否共享房间视各家的实际居住情况而定。因此,我们交给Homestay的费用是每日$24.25或$20.25。

如前所述,Homestay不是普通的旅馆和寝室,而是私人住宅,因此与Host family相处需注意一些问题,语言和行为方式应体现起码的礼貌和尊重。入住之初,需要跟房东协商好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有些家庭不喜欢你很晚的时候还在洗澡,因此就需要事先跟他们协商好方便淋浴的时间,有些家庭的浴室中有宽大的防水帘,洗澡时要记得放下以免溅湿地板;厨房中哪些餐具可用,冰箱里何种食物可动,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事先问清楚打个招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大多数Homestay都会很热情地按照所签的合同规定提供相应的服务,但也不排除出现例外情况。为了保护入住学生的权益,经证实如果确有Host family违反规定,学生有权提出申请更换Homestay。但是很多情况下出现的冲突都是因为误解和误会引起的,因此与Homestay间顺畅的沟通与融洽的相处非常必要。

在中国时,我们就已经知道自己的Homestay家庭。根据每个人上报的住宿要求,中介公司随机分配了11个家庭,其中不乏美国本土的白人夫妇、菲律宾老人、华人教授,以及墨西哥裔的老太太……有的家庭夫妻和睦,有的系离异单亲,有的家中小孩众多,有的只有宠物为伴……风格各异的家庭带给我们迥然的体会与感受,只言片语难以穷尽如此多元的文化。

Jennifer一家

我和娜娜的Host Family非常友好,女主人Jennifer亲自接到我们,把行李搬上有些庞大的汽车,坐进去,直奔1889,Hardy Drive,Woodland——我们在美国的家。

初抵居住的社区,幽静的农庄、恬然的绿地、傍晚夕阳下泛着红晕的尖顶小房,以及门前休憩的汽车,是第一印象。踏进房门,布置的温馨、奶香的醇郁扑面而来。这气息至今想来仍萦绕左右。

女主人Jennifer是一个美丽的、传统的美国本地人,出生在Davis,成长在Davis,与丈夫Bryce在大学相识,19岁结婚,21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休学一年生了第一个孩子,又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之后就在家做了家庭主妇。Jennifer是一个全职太太,事实上她也是读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本科的专业是社会学,由于研究的是犯罪心理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感到非常难过,也不打算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于是决定放弃工作,献身家庭,相夫教子。她对我们说,尽管全职太太是辛苦琐碎的工作,她却至今乐此不疲,因为孩子们的成长带给她无尽的快乐。而自己的诸多打算,也许等孩子们长大后可以慢慢实现。

家中的男主人Bryce,则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持计算机科学和农学双学位的他,现在是萨克拉门托一家农业勘测局的咨询顾问,收入不菲。

我和娜娜进门的时候,五个孩子正在地上玩恐龙玩具,看电视。见到我们,他们非常有礼貌地打了招呼。

Kurt是长子,今年11岁,上小学,有自己的家庭作业要做;次子Carter9岁,有些顽皮,但很懂事,厨房的垃圾和桌子是他的工作;三儿子Casey6岁,今天刚过了生日,性格内向,非常乖巧,晚饭时还因为我和娜娜坐了他的位子而一直抱怨,噘着小嘴眼泪汪汪,非常可爱。最为特别的还是4岁的双胞胎姐妹,Maggie和Molly,两个都很漂亮。常吮手指的是Maggie,喜欢穿公主裙,头上扎丝带,戴小皇冠,穿着高跟拖鞋在屋里走来走去;Molly则更活泼奔放,跟几个哥哥在地上玩耍,不亦乐乎。

晚饭是软饼卷牛肉末,加蔬菜调味酱,另加豌豆,味道独具特色,尤其是Jennifer做的牛肉,流溢着鲜亮的色泽,口感柔嫩。两个年龄大的男孩坐在一旁的小吧台上进食,爸妈、双胞胎、最小的儿子、我和娜娜则在饭桌上就餐。为了哄Maggie吃饭,Jennifer一勺一勺喂,还说You are a good girl(你真是个好女孩),像极了中国的母亲。吃过饭,我们帮Jennifer收拾了碗筷,跟孩子们一起玩。Casey给我展示了他的飞机,Molly在玩绸带,Maggie则乖巧地等待我帮她扎头发,非常可爱。

关于美国家庭教育,我感慨良多。当孩子们嬉闹时,妈妈会礼貌地告诉他们,哪些活动是允许的,哪些行为不被允许,没有丝毫的溺爱和娇惯。孩子们都非常听话。9岁的Carter主动帮助妈妈洗碗、整理餐具,非常善解人意;其他的孩子有些顽皮,但都很听话。大儿子Kurt近期要去洛杉矶,昨晚我们与女主人签合同的时候,他轻轻地走到妈妈身边,询问可否出游的事。妈妈说,现在不合适;他说,那我们5分钟以后再谈可以吗?妈妈欣然同意。

总而言之,美国人的亲子关系非常平等,民主自由,但又充满规则。

Sue的家庭

到其他同学的家里玩时,我们也有不少新发现。Lisa的房东Sue是一个单身母亲,将近50岁,是一家银行的会计员。家里有四个孩子,最大的男孩已经搬到外面,剩下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大女儿Stephanie、小女儿Catherine,还有12岁的小儿子Jonathon。他们在父母家轮流住,每周六到父亲家,周二晚上回母亲家。这让我颇有点好奇,设想如果此种情形发生在中国家庭,孩子要么跟父亲,要么跟母亲,绝不会这样把双方时间划分得这么清晰。

对于房客的到来,房东和她的孩子们丝毫不觉得好奇,而是显得习以为常。Host family在他们这个生活圈里已经是个流行的副业,一批又一批的海外交流生(尤其以亚洲学生居多)给他们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他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了异域风情。房子里到处可以见到各个国家的纪念品:韩国的面具、日本的纸牌、中国结,还有好多双精致的筷子。Sue还给我们看了以前住过这里的学生们的照片、行程表,伴随着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从她眼里,流露出无限的怀念和乐趣。然而,就在大家兴味正浓时,Sue突然说,"You'd better take a shower now,as the children are going to bed."(你们该洗澡了,孩子们该睡了。)——Well,OK(那么,好吧)。

7年的房东经验使得Sue打理起来干脆利落。由于去年就接待过来自浙大的学生,她对我们的行程安排非常了解,第一天就交给Lisa一张Woodland的地图和公交车的时间表,教她们怎么坐车上学;冰箱上贴着早中饭的制作方法;洗衣机上写着使用说明。而且,她非常明确地告诉她们什么时候可以洗澡,什么时候可以洗衣服,11点以后不要开灯等等生活细则。

也许,这就是美国人的处事风格,他们讲究效率,注重个人权利。日常交流中,是或者不是,可以或者不可以,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给你一个清晰的回答,毫不含糊。纵观历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她成长于各个民族的融合中,快速崛起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机器:家用电器从洗碗机、面包机、烤箱到洗衣机、烘干机等一应俱全,他们严格地按照机器上的使用说明操作——洗衣服一定要堆到八分满以上,煮麦片要用量杯量好水,用量匙量好麦片等等,这着实让我们无奈。

不同的是,中国人更多几分含蓄,习惯把个人感情融入处事,言谈中总带有婉转的语调,生怕伤害对方情感。对于脱胎于“诗书礼易”的中国人,人情冷暖是生活的主题之一,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没有那么多的机器规则。对待客人时,“随便”“随意”是口头禅;对待家人亲友时,揣摩对方情感,维护双方关系是重要课题。这就使得中国人显得更加柔和,更加温文,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总能赢得“好客热情”美誉的原因。

试想,如果让我重复这样的日子——早晨手忙脚乱,拿着片面包钻进汽车,中午啃个三明治打发过去,晚上听着烘干机的声音入睡,难以想象生活会变得多么疲惫。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到厨房里新鲜的蔬菜,而不是冰箱里包装好的冷藏生菜;更喜欢经常单车出行或结伴散步,而不是寸步离不开汽车;更喜欢衣服上有阳光的香味,而不是烘干机里拿出来的香精味道。

Peggy家

谈到居家,不得不提Sarah可爱的房东Peggy。Peggy是香港人,1991年移居美国。Peggy年轻时曾在机场做地勤,有空便四处旅游,走过大半欧洲,如今谈起来,依然是最美丽的记忆。来美国后,她遭遇婚变,带着儿子Elliot独自生活。这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家庭。除了Sarah和Catherine,还住着一个韩国女生和一个日本女生。美中日韩在同一屋檐下,其乐融融。

在家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厨房的大门永远敞开。与Peggy及Elliot共进晚餐是Sarah和Catherine每天的期盼。Peggy既会做东方菜又会做西方菜,橱柜里的各色调料令人眼花缭乱。鉴于房客们的好胃口,Peggy很乐意每天变花样地做晚餐。所谓花样并非简单地从超市买来各种半成品塞进烤箱了事,而是基本上全部亲手做,美国菜、墨西哥菜、意大利菜。Peggy是一名营养师,因此很注重营养。每顿饭荤素搭配,除去主食还有蔬菜沙拉,鲜榨果汁,最后还有花样百出的甜品,简直比国内吃得还要仔细健康。美国的蔬菜基本上生吃,虽然做法简单,但营养流失最少,吃得最多的就是生菜、芹菜、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偶尔还有青笋。水果通常有香蕉和橙子。

加州甜橙名不虚传,能像国内吃橘子一样随便地吃橙子感觉更爽。早餐和中餐自己做。Sarah和Catherine每天琢磨着如何充分利用冰箱里的资源,并笑称这三周就算什么都没学会,回去至少是三明治高手。冰箱里各色奶酪、黄油、果酱等,被她们试个遍,涂在waffle(松饼)或pie(馅饼)或toast(吐司)上自制出最满意的口味。若仍不尽兴,干脆自己做酱。蛋黄酱是最常做的一种。美国厨房用具的设计非常可爱,专门有把鸡蛋割成小瓣的egg cutter(鸡蛋切割器),用起来就像玩玩具一样。Peggy时常会买回一些buns & donut (面包与甜甜圈)给她们当早餐,有次居然还有老婆饼。Peggy出于对Elliot的健康考虑,家里没有放一般小孩喜欢吃的糖或者膨化食品。美国的膨化食品包装得相当巨型,这也是导致美国肥胖症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吧!

家庭生活除了吃饭和休息,还有一大主题就是聊天。Sarah和同为交流学生的日本、韩国女生交流留学经历,闲侃日剧韩剧,分享购物心得。Peggy也会给Sarah她们讲起自己的故事,年轻时的辉煌和低谷、如何成为基督徒,等等。宗教生活在这个家中也占一席之地,饭前一定要祈祷。第一个周末,Peggy带Sarah她们去社区教堂参观,看见教徒们用吉他和贝斯演奏圣歌,令她们十分意外。圣歌也并非那类圣洁的古典音乐,而是美国流行音乐的套路。Peggy说,圣经是一种智慧。

尽管叫作房客,经过21天的朝夕相处,我们俨然成为其家庭的一员,而那个所谓的居所,早已成为我们在美国真正的“家”。犹记Jennifer家“Enjoy a good journey”(享受一次美好的旅行)的木牌,告别时,我回眸凝望,些许伤感涌上心头。三周短暂的停驻,弥漫着饭的香气,回味着床的舒适,夹杂着生涩的文化适应,却也充盈着宽容的人文情怀。家人们风雨无阻的热情相待、饮食起居间的悉心照料、茶余饭后的畅快交谈,已化为明朗的黑白底片,存入每个人的心底,而那份融洽的美满与温馨的情愫,早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每个UCD团员的血液中。

2008年6月2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