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那朵风兰独自香:纳兰性德的悠美伤愁 作者:亭后西栗


序言

曾有一个人,将眼泪洒向天际,将多情写入诗词。他是清代贵族子弟,却倾心汉族文化;他的曾祖父被康熙曾祖父的军队所杀,他却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他便是纳兰成德,也是我们常说的纳兰容若。

纳兰成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即1655年,殁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姓叶赫那拉,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这是关于纳兰最为简单的介绍,他曾避太子保成之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可是不知为何,人们却记住了纳兰性德这个名字。

其父纳兰明珠,为武英殿大学士,这位权倾一时的著名人物,因与康熙的密切关系,在现代关于康熙王朝的各类文艺作品中多有出现。甚至可以说,纳兰明珠已经成为康熙王朝的代名词之一。其母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属于正黄旗,是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纳兰曾祖父金台吉,为女真叶赫部首领,金台吉的妹妹孟古是努尔哈赤的妃子,也是皇太极的生母。从严格意义上说,康熙与纳兰算是表兄弟。

纳兰十七岁入国子监,被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时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成为贡士。却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也就是二十二岁时因病错过了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

其后,纳兰拜徐乾学为师,并在之后的两年内主持编纂了《通志堂经解》。除了这部儒学汇编之外,纳兰还有《渌水亭杂识》《侧帽集》《饮水词》等流传于世。

二十二岁的纳兰,作为进士被康熙留在身边,成为三等侍卫,后又成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他的诗词和著述多次受到康熙赏识,但他本人却早已厌倦官场中的虚伪和功利,一心向往着山泽自由。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感情非常好。三年后,卢氏难产去世,纳兰大悲,这也造就了他无人能及的悼亡诗词。

纳兰喜交友,而且喜交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的友人大多是身处江南的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等。因为纳兰对朋友的真诚,以及他特殊、显赫的身份,引来许多名士才子。他所住的渌水亭,也就是今天北京什刹海北岸,宋庆龄故居中的恩波亭,也因有大量御用文人聚集而著名。

二十四岁时,纳兰将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之后又著《饮水词》,后人将这两部词集整理后,共得三百四十九首,合为《纳兰词》。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在病中与好友聚会饮酒,之后一病不起,七日后逝世,年仅三十岁。

许多著名的作品或艺术品,都是在作者去世后很多年才为人们所知,但纳兰是幸运的,他的作品在当时便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并广为流传。

这是纳兰的一生,众所周知的一生,御前一等侍卫,人间行走三十年,身有千金富贵,心怀千古文章,他本身就是地位的象征,却一心盼望淡泊名利的生活。或许,正是因为陷其深,才能识其真,才会避之而不及。

纳兰的作品,多以哀伤凄婉为主,就像他的人生路一样哀伤凄婉。他将悼亡之声献给爱妻卢氏,却很少提及同样门当户对的官氏,反而是侧室颜氏为他生下了长子,甚至在卢氏之前。

现行的《纳兰词》共有五卷,但因篇幅关系,本书仅从纳兰的三百余首词中遴选六十首进行赏析。

因是选赏,所以在甄选时,尽量涵盖了更多词牌和选题,力求将纳兰的文学成就和精神生活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来。

不过,正是因为力图全面,有些词作未必是纳兰的经典篇章,选其入此书,只是因为它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出纳兰对友情的重视、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前辈的追思、对现状的怀疑以及对生命的感怀。

纳兰的词作中,还有几首非常精巧的回文作品,比如《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回文是指整首词的上句和下句用字完全相同,但顺序完全相反,如“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回文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形式,严格说,它是一种文字游戏,既是对创作者遣词造句能力的考验,也是其想象力和才情的展现。不过,相比其他词作,这种回文作品,并没有太多的赏析空间,故而没有选入本书。

最初接受这本书的撰稿,是源于自己对诗词的热爱,纳兰其人虽然著名,但直到认真坐下来,细读他的词作,想象和模拟他的心情,才真的明白,纳兰为何能得此盛誉,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从古至今,古诗雄浑,律诗严谨,小词清婉,长词奔放,是文学家们最喜爱的抒情方式。

好的诗词,是一张张画作。不,那不是画作,而是一张张彩色的照片,它们能截取最生动灵活的瞬息,写进文字,留成纪念。当时代翻覆,沧海已成桑田,桑田又变为沧海时,这些文字中的画面,还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后人眼前,是为文字之妙,更为遣词造句者之功。

谨以此献给纳兰性德,也以此献给在纳兰之前两千年来每一名在文学世界中各据一位的文学家。

冷飔

2015年8月14日晨

于京宁车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